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点赞:21209 浏览:95747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研究对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重在研究课程体系、专业方向等方面与社会体育专业的差异,从中找到关联的因素.从而对休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专业方向设计进行科学合理规划,旨在提升专业水平及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 键 词]休闲体育课程设置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96-03

休闲体育的要素概括如下:1.精神状态.个人参加活动的全过程所持有的态度、兴趣和由此产生的自由感、从容感、满足感、愉悦感等.2.以身体练习为基本的活动方式.3.自由时间.这个时间是指个人可以随意支配的时间,亦即指工作(生产性)和生活(生理性)必需时间以外的时间.4.活动空间.即没有压力的活动场景.5.经济能力.社会与社会中的人所具有的获得生活资料的手段、方法和技能.上述五种要素彼此联系,形成休闲体育的一个完整的内涵结构.其中,精神状态是休闲体育的关键所在,身体练习把休闲体育与其他休闲活动区别开来,自由时间、活动空间、经济能力是休闲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休闲体育专业近几年在体育院校开始兴起,随着社会经济与市场需求的同步发展,该专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国有十几所体育院系开设了休闲体育专业,对社会培养出专业人才1000多人,为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储备与供给.但是,随着该专业的快速发展,相应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阻碍了该专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本研究基于此,尝试从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角度出发,对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以期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够体现出体育与现代休闲的特色,同时不失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学科特点,确保能够为社会培养出真正满足需求的休闲体育人才.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一)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以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等关 键 词进行查阅有关休闲、休闲体育等方面的专著和论文,以了解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整理归纳有关休闲、娱乐、休闲体育、开设、设立、增设、专业等方面的资料.

(二)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走访了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有关休闲体育、教学改革、专业设置方面的学者和专家,同时调研人员根据需要深入到相关体育旅游度检测村、俱乐部、社区体育管理中心等部门访谈体育管理者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

(三)研究对象

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

二、高等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自2007年开始,上海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和山东体育学院陆续申办了休闲体育专业并开始招生.只有两所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和体育管理放在一起,上海体育学院单独成立体育休闲系.其中,精神状态是休闲体育的关键所在,身体练习把休闲体育与其他休闲活动区别开来,自由时间、活动空间、经济能力是休闲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休闲体育专业近几年在体育院校的开始兴起.例如,休闲体育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在备考教师资格证.其次,大多数运动技术与社会体育专业、体育教育相关性很强,不能有重点地突出休闲体育课程专业技术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很多院校只是一味简单移植体育教育专业的运动技术课程和理论,没能有效地和休闲专业课程的特点紧密结合.这些都使得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在运动项目的课程上没有特点,学生不能很好地怎么写作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与社会衔接性不强.

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休闲体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针对性不强

当前,体育专业休闲课程的设置中,依照课程的类别划分为学科理论课与专业技术课两种,理论课主要注重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教授,主要阐释该学科涉及的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和事务间的相互联系及其知识体系的构成规律.术科教学则是运动技术性教学,教学内容是关于各个教学中的术科教学内容和其他专业的术科教学内容差异很小.首先,在休闲体育指导方面,既要考虑到当前运动项目中的社会普及程度及其时尚因素,比如当前非常流行的轮滑、攀岩、滑板等极限运动项目.同时,又要兼顾各个健身俱乐部、机构中会员对健身项目的需求,比如年轻人喜欢瑜伽、沙狐球等休闲项目;中老年人则喜欢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休闲项目,比如健身秧歌、木兰扇、太极健身球等项目.因此,体育院系休闲专业的课程设置就要考虑这些社会因素,要经过较为细致、广泛的社会调查,要具有地方特色、社区特色、俱乐部特色和群众特色,结合各个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地域特色,制定全面的、与社会需求接轨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同质化倾向

休闲体育的要素分为精神状态,个人参加活动的全过程所持有的态度、兴趣和由此产生的自由感、从容感、满足感、愉悦感等;以身体练习为基本的活动方式;自由时间,这个时间是指个人可以随意支配的时间,亦即指工作(生产性)和生活(生理性)必需时间以外的时间;活动空间,即没有压力的活动场景;经济能力,社会与社会中的人所具有的获得生活资料的手段、方法和技能.上述五种要素彼此联系,形成休闲体育的一个完整的内涵结构.其中,精神状态是休闲体育的关键所在,身体练习把休闲体育与其他休闲活动区别开来,自由时间、活动空间、经济能力是休闲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休闲体育专业近几年在体育院校开始兴起,各个体育院校都在专业建设上深挖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空间,努力积极申报,目前全国有十几所院校已经成功申办了休闲体育专业,培养了大批的休闲体育专业的人才,对社会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在摸索的过程中也不乏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在休闲体育专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没有鲜明的体育休闲特色,没能和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很好的对接,在专业课程的运动技术创新和课程的教学理念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课程设置定位不清,理论体系不成熟

体育院系休闲专业学生体育营销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理论基础和构架上,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之前在课程设置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强调对怎么写作意识的培养,研究中提出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应该物化为能提供给参与者参与其中的快乐、健康的产品.这样的趋势冲淡了应有的体育母学科的地位,使得培养过程中一味追求社会学的理论知识,对体育运动的技术、技能的要求降低了标准.这样的课程设置误导了学生的学习主流和兴趣,发展的过程中学生对技能的练习明显降低,学生这样的发展需求,导致休闲体育专业的发展进入了矛盾、两难的选择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多而复杂,同时错综复杂,这就酿成了课程目标定位不清的现状.

(四)社会需求不明确,师资力量缺口大

当前,我国休闲体育的社会需求是什么,很多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至今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在很多学术会议上,这也是学者们谈论的议题,但是所给出休闲体育需求答案各异.导致本质性的休闲体育需求的难以获知,专业课程设置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休闲学的专业老师培养还尚未成熟,尤其是体育相关专业教师的知识体系阻碍了该专业的健康发展.鉴于该专业是体育专业里面的新兴学科,前期组建专业都是由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组成,他们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和训练后就进行授课,学科知识薄弱,社会需求影响了解不深,不能很深入地把握该专业的实质情况.从理论教材的情况分析来看,该专业都是从体育教育专业的教材中移植过来的教材,内容大同小异,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该专业同样对场地的要求甚高,当前,教材中提及的很多项目因场地无法保证而不能很好地开设,这些都是制约休闲体育专业全面健康发展的因素.

三、对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对策

(一)明确休闲体育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休闲体育专业国外有很成功的经验,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专业应不失机会地借鉴发达国家的办学理念,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和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尝试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升格术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以休闲体育的市场需求为方向,重新定位人才的培养模式,以一专多能为目标,怎么写作意识为要求,培养复合型的休闲体育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具备体育专业的基础知识技能,休闲体育专业的知识构架,社会管理学、传播学、广告学方面的知识,宗旨就是用什么方法,教什么内容,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为社会输出怎样合格的人才标准.

(二)明确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设计体系

休闲体育专业应该定位于培养学生的体育指导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应用能力,因此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应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灵活性原则.根据社会对休闲体育人才的实际需要,确定休闲体育专业方向是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关键环节.我国当前的国情和人才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尝试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升格术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以休闲体育的市场需求为方向,重新定位人才的培养模式,以一专多能为目标,怎么写作意识为要求,培养复合型的休闲体育专门人才.

(三)开放灵活的课程设置原则

当前,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中的课程设置学科与术科学习较为脱节,学科与术科之间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状态.从课程观的角度来说,休闲体育专业应强调的是课程目标、任务的实现,学科教学所受的束缚更为严重.为此,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强调灵活、开放动态性,可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同时给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因此,今后我国体育院校的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打通学科和术科之间的隔阂,设置新型的休闲体育课程.

(四)特色休闲体育专业课程的改革

体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人,休闲体育是体育的一个分支,也离不开以各种各样的活动为目的去培养、塑造人格,其具有开放性、休闲性、社会性等特点.那么,具体到高等院校开设的休闲体育专业而言,应该如何开设那些体育项目、设置什么样的休闲课程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地域性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例如,发达城市人们追求的休闲体育项目和内地就有显著不同,少数民族聚集地和汉族地区也会有所不同,结合当地的群众体育、健身俱乐部的项目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凸显出了地域性特征.其次,人口学变量中年龄结构因素,某些城市老龄化现象明显,有些城市年轻人居多,那么时尚型课程、民间传统课程的比例在课程设置中就应该有所区别.最后,课程的改革应加入怎么写作管理型培养目标,这些学生走向社会大部分会投放到各大健身俱乐部、社区体育管理中心等,体育管理、怎么写作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语

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建设应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精心设计专业方向、合理优化师资结构,通过不断提升专业水平,进而提升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怎么写作.休闲体育专业提供的课程一方面应该保证学生学习到一定的休闲体育技能,以怎么写作社会;另一方面,又要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休闲及休闲体育的内涵、特点,构建起动态、开放的休闲体育知识结构体系.建议今后的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市场为导向、课程设置应以不同人群的需求为依据,建立具有地域性、时尚型、传统特色型的多样化课程,同时培养目标中又不失怎么写作管理的素质的培养,力争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在迈向市场后,不但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具备社会需求所具备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玉忠.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未来走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1):9-10.

[2]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改革整体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刘华平.21世纪初的中国休闲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

[4]庄希琛.试论后工业时代体育休闲的人性意蕴[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5):26-28.

[5]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66.

[6]方东.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其反思[J].高教探索,2008(4):135.

[7]王广虎,冉学东.论体育学院学科与术科教学的不同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2):47.

[8]张萍,孙俊涛.对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状况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7).

[9]陈琦,倪依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8(7):7.

[10]徐成立,田静.休闲体育的定位、失位与复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147-149.

[11]钱国英.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78.

[12]郭修金,卫志强.构建长三角都市休闲体育圈的战略设想[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4):53.

[13]罗林.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增设休闲体育方向的设想[J].江西教育研究,2006(10).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