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一体化的现状与前景

点赞:20796 浏览:942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跨领域之间的合作与融合越来越多的怎么写作于我们的生活.电子科技和计算机的软件技术在机械工业方面的运用越来越多,使得机械工业的结构构造,功能,智能化程度,管理模式以及生产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让他成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同时也暗示和代表着机械工业的发展方向.机电一体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时代必然性,它是机械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传感技术,电脑技术等需要向上发展更大空间的必然结果.本文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和概括机电一体化的现实状况以及未来的前景,希望对我国的机械方面的企业有更多地了解.

关 键 词机械机电一体化前景现状

一、机电一体化的来源与发展

机电一体化在国外被称为Mechatronics是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它是将英文Mechanics的前半部分和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新词,意思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这一名称已经得到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认同,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习惯上把它译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又称为机械电子技术,是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光学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相互交叉与融合,是诸多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装备的基础.它包括产品和技术两方面:光机电一体化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机电结合技术,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角,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二、我国的发展现状

8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技术为中心的新的技术革命浪潮有力地冲击着全球,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力的发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深刻的变革.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高技术的建议.这便是重要的863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动化技术领域,充分的考虑到机电一体化的使用价值和市场期望.许多有志之士为国家机电一体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机电一体化与国际接轨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虽然我国现在的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和欧美国家日本比起来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和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比起来却是排在最前沿的,这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使得机电一体化能够得到优先发展的权利,在这一时期内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

(一)计算机软件方面

20世纪90年代随着cims的推广和运用,我国建成了cims试验工程中心和7个开放实验室的硬件环境,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很多的cims的研究项目,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这个项目上面,并很快在产品设计自动化,网络数据库技术,cims集成技术等方面取得非常丰硕的成果,但是但部分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和绝大部分的小型机械制造企业主要局限于cad和管理信息系统.基层自动化还比较薄弱,国内的大部分数控机床的编程非常的复杂,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与工业相对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等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数控技术方面

中国于1958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在20余年间,数控机床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有较大提高,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培训一批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的人才;通过合作生产先进数控机床,使设计、制造、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技术的差距;通过利用国外先进元部件、数控系统配套,开始能自行设计及制造高速、高性能、五面或五轴联动加工的数控机床,供应国内市场的需求,但对关键技术的试验、消化、掌握及创新却较差.至今许多重要功能部件、自动化刀具、数控系统依靠国外技术支撑,不能独立发展,基本上处于从仿制走向自行开发阶段,与日本数控机床的水平差距很大.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象日本“机电法”、“机信法”那样的指引;严重缺乏各方面专家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缺少深入系统的科研工作;元部件和数控系统不配套;企业和专业间缺乏合作,基本上孤军作战,虽然厂多人众,但形成不了合力.

(三)工业机器人方面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当时经济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发展比较缓慢,研究和应用水平也比较低.1985年,随着工业发达国家开始大量应用和普及工业机器人,我国在“七五”科技攻关计划中将工业机器人列入了发展计划,由当时的机械工业部牵头组织了点焊、弧焊、喷漆、搬运等型号的工业机器人攻关,其他部委也积极立项支持,形成了中国工业机器人第一次.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像日本的FANUC和德国的KUKA那样的形成规模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厂,工业机器人产业目前在我国还仅仅处于萌芽阶段.

三、机电一体化的前景

在未来,利用高新技术对机电一体化进行改造与提升,机电一体化涉及的学科领域很广,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我国应更加注重对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自主开发与技术创新,利用高新技术对机电一体化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推进产品设计的智能化,自动化和快速化,才能赶上或超过世界发达国家机电一体化水平,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机电一体化的前景更趋向于环保化,智能程度更高,体积也更小、更方便的方向发展.

中国机电一体化的现状与前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机电一体化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机械509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