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与实践

点赞:13765 浏览:58733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传播学课程因其理论性较强,抽象难懂而使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就成为该课程改革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加强案例引入,指导学生参与各类传播实践,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

关 键 词:传播学;理论教学;案例引入;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14-01

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与新闻学、信息科学、广告学、社会学等学科都有很密切的联系,其知识面较宽、理论性较强,又因为传播学理论起源于美国,属于舶来品,使得该课程内容更抽象难懂.长江大学广播电视专业及文案策划方向的学生开设传播学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如传播学中的人际传播、符号互动等理论都对学生都有着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如能让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各类传播实践,是传播学教学追求的终极目的.


一、传播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播学》课程是长江大学文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专业内所有学生都必须选修;是文学院中文系文案策划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广播电视系与文案策划方向的学生在《传播学》课程设计中,均以大课的形式上课.学生人数众多(长江大学传播学课程上课人数通常在75人―85人之间).这样的现实导致教师通常采用“满堂灌”的讲授法,不太关注和学生的互动.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是大量的理论知识,教学评价也以考试为主,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这样的授课与评价方式使得理论教学居于主导地位,基本上都是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学习动机,甚至会有学生觉得学传播学无用.通过对长江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及文案策划方向的160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或访谈,学生大多希望“增加师生互动、多举新案例、渴望参与实践”.

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鼓励和支持学生亲自参加到各种传播机构或组织的传播活动之中去,以亲身的实践验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同时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新思路.

二、提高“抬头率”,需要师生互动

理论课堂上,太多学生成为“低头一族”,看手机看书成为课堂习惯.而传播学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互动.首先可以考虑课前设置思考题,恰当的思考题设置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考.同时,要注意问题需设置的小而具体,过大的题目让学生有畏难的情绪,难以调动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其次在课堂上可以考虑安排针对理论的讨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理论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与见解.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这些抽象难懂的西方理论的理解.讨论式教学可以把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信息交流,转变为双向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由被动的接受转为主动的汲取.这种汲取使得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与记忆更深刻,也将更持久.在学生们参与讨论的过程中知识的脉络也变得逐步清晰起来.最后,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来讲解理论,充分挖掘学生潜力.通过学生亲身搜集案例并讲解分析,继而让其他同学补充分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也能增加学生对理论的印象和对理论的深入理解能力.

要想做到师生更加充分的互动,《传播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还应该是开放的,教师除了应想办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要注重课下与学生进一步地交流.数字化和新媒体层出不穷,使得师生网络传播的内容体现着新媒体所特有的优势.互动与沟通充分是网络媒介强于传统媒介的地方.在互联网上信息受众主动寻求信息并参与到创造信息的活动中.网络等新型媒介的出现,补偿了以往传统媒介的不足,突出表现在其开放性与互动性.受传者和传播者没有了明显的界限.新型媒介使师生信息互通的空间更大,时间性也更广.如教师可针对该课程开设博客空间,做课程的延展与案例展示,邀请学生参与等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实时与完全的互动.

在《传播学》课程教学中,还可考虑借助其他新兴媒介扩展教学空间.以微博为例,与传统博客不同的是,写微博不需要长篇大论,每次最多只能发送140个字符来发布信息.微博主通过手机或电脑上传文字或者图片后,他的受众能及时查看该信息并发表评论.在微博的世界里,人人都可以成为博主,人人也都是受众.教师可考虑组织学生建立课程学习微博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将学习问题及学生们在微博里的讨论上传到网站,进而展开积极讨论.其中腾讯微博是人际传播最为活跃的微博平台,教师可以考虑利用腾讯微博发起微博群.中国大学生人人都有,而且但凡上网,大家必登录腾讯.在微博上,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哪怕平时很难被关注的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微博关注每一位学生,这一传播过程充分实现师生互动、多向互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使用微博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除了微博,目前微信也成为较为活跃的互动沟通平台.这些新兴媒介可让课后师生之间能自由互动,这些新兴媒介也更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理论的抽象性需要案例引入

案例教学是增强师生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最初提出于19世纪80年代的哈佛商学院.因传播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很多研究集中于总统选举、军事宣传等目的,与21世纪的中国学生实在相距甚远.因此引入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讲解教科书中的传播原理很有必要.

在案例准备上,教师首先要考虑案例本身的针对性、新颖性以及与课堂讲授理论的契合度,其次案例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重要的就是注意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比如在讲授“使用与满足”理论时,可以让学生分析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是出于怎样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满足了什么需求.可以举当前比较火爆的电视节目为例,如《超级演说家》、《爸爸去哪儿》、《变形计》等.还可考虑用点击率高的微电影作为案例进行讲解,如《老男孩》、益达的《兄弟篇――酸甜苦辣》等微电影广告、腾讯游戏的微电影广告“快乐家族”等.通过对微电影受众需求的分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使用与满足”理论,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讲到“议程设置”理论时,教师可引用2012年奥运会媒体之前的造势以及由此带来的奥运会公众关注,或者引用长江大学2009年“10.24”英雄群体形象的塑造,让学生明确认识媒体在人们日常行为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如培养理论,大众传媒通过反复重复一个模式,就会不知不觉培养大众的认知,让人们接受这个模式提供的因果判断,实现大众传媒营造的“符号现实”掩盖“客观现实”,从而影响大众的“主观现实”.社会要作为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建构“符号现实”,来帮助人们培养有利于社会和谐统一发展的“共识”.这些鲜活的案例使得枯燥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具象化,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传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与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传播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事实证明,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能自觉地将传播学原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由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就可看出这一点.最近几届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有“关于SNS网站的使用与满足研究”、“网络暴力的传播学观察”、“微博的话语权分配与议程设置研究”、“一汽奔腾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研究”、“微时代社交媒体营销传播策略及效果研究”等,关注的视角都涉及社会的热点问题.

四、理论运用于实践,延伸课堂教学

传播学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必须参与社会实践与应用.教学的深化要以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传播素质为目标,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生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均能得到提升.为了更好的了解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电视台或者报社进行短期实践,比如让学生跟踪该媒体一天新闻编排的整个过程,指导学生注意分析电视媒体新闻的编排顺序,每条新闻长度的不同要求;报纸每条新闻所在的版面和字数要求等等.同时让学生对受众进行一个问卷调查,分析一下受众看了当天的电视新闻或者阅读了报纸新闻以后,认为什么是最近的“大事”,从而对照媒体新闻传播的预期效果,验证媒介进行议程设置的功能与效果.

长江大学传播学教学小组的老师们充分考虑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去亲身体验传播,学会将传播符号真正运用到社会实践与各类作品的创作中.如鼓励学生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各种传播现象,将传播理论作为工具解决传播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整理成论文发表;鼓励学生参与人际传播实践,学会与社会中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底层百姓沟通并整理成访谈系列集,体现出学生人际传播的技巧与传播知识水平;鼓励学生运用各种传播符号表达自己的广告创意――尽管他们的作品还较为稚嫩,但也已显示出一定的符号运用能力与传播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与时俱进、优化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创作,才能真正发挥理论课程的指导性作用,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些理论并能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过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基金项目:1.长江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2

010017;2.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2012Q0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