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市场调查

点赞:18835 浏览:8280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了解未来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当前有必要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在校生、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开展关于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本文对计算机应用人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为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 键 词]计算机应用市场人才需求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097-01

在当前计算机基本技能普及、计算机领域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有必要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在校生、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详实的市场调查,以调整专业教学计划.本调查旨在反馈市场信息,明确培养目标,从而提出今后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策略.

一、调查目的

据了解,当前,“计算机专业人才”是紧缺型人才之一,但社会上有相当一大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专业特色不明显,二是课程设置改革力度不够.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进行市场调查,掌握市场需求信息,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使该专业培养目标更加贴近实际社会需求,更好地进行专业建设,培养出适合行业需要的人才.

二、调查对象

本次我们调查的对象分两部分:一是长春市的一些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公司与企事业单位,主要是对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解调查,二是本校毕业生及在校生,旨在了解学生掌握的专业技能在社会实践中的运用情况.

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市场调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计算机应用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社会调查.拜访本市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公司及企业、事业单位,了解各单位对该专业人员的实际需求状况.掌握单位用人的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另一种是对本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印制调查表发放给毕业生及在校生,并收集、整理.

四、结论及调研后对教学方面的建议

(一)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确立新的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调查,发现中专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很强,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可是由于一些专业课程如办公软件、电脑打字、网页设计、维护维修等安排的教学内容学而不精,学生毕业后还不能马上进入工作岗位,还不能完全独立胜任工作.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的最大不同就是技术更新非常快,现在一般认为技术更新期大概是一年左右,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技术出现,计算机专业如果按照原有教材内容进行授课,技术上必然有些落后,所以课上具体教些什么内容,需要计算机专业教师时刻跟踪技术的发展,会开发课程,能编写校本教材,内容要很好地与就业相适应,使学生毕业走上岗位后能出色完成工作.

(二)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学生水平能力综合测评办法

计算机专业是操作性较强的一门学科,结合现在中专生的学习状态与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实践环节.因为通过社会调查可知,现在的用人单位都是很务实的,用人不是看你的学历、头衔,而是看你在岗位上能不能出成绩,是以实践、实绩和实效作为衡量标准的.所以说,教师可以不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是教学生怎么做就足矣,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完成某个指定的任务的过程即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了解到,他们对现有的专业课成绩评定有不同见解.学生们认为,专业课的评定不能等同于其他文化学科,不能单以分数作为评定依据,应以等级来评定成绩,有利于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三)强化“双证”作用,推行“订单”教育

为适应中等职业学校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改革中强化实践教学.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职业学校将自身的专业特点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突出职教特色,要求学生除学习成绩考试合格外,必须获得相关的等级合格证,然后才能取得书,即拥有和技能证“双证书”.学校应与多方认证机构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可参加的专业认证考试.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保障,使毕业生达到“堂上能讲课,堂下会操作”,“文能上讲台、武能上机台”.

教育需要多条腿走路,教育对象不同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虽然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手持“双证书”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够正常就业,但有时也会出现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的情况,这就需要由用人单位提出人才需求标准,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符合岗位特定需求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到该岗位就业,这就是“订单教育”.由于岗位明确,技能要求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也就明确,教学内容也就有了针对性.学生在校期间就到用人单位岗位实习,对企业的文化有所感受,毕业后可很好地胜任工作岗位.企业也有了满足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避免了到社会上招聘人才的盲目性.这是企业与学校双赢的方式,体现了把就业为导向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特征.

综上所述,学校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可根据市场需求灵活选择教学模式,使毕业生提高就业应变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更好地怎么写作于社会,促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体现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符合新时期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