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电影中的文学改编

点赞:13334 浏览:575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建国后的“十七年”是电影史上一个伴随政治起伏而曲折发展的阶段,有低谷也有,有冰封也有解冻.这一时期是新中国电影开创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新中国文学改编的一个繁盛时期,究其原因,这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这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在此就“十七年”电影的概况,与文学改编兴起的原因,来分析政治这个特殊历史因素对其的影响与作用.

关 键 词:十七年;文学;改编;电影史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179-01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之前的这一段时间的中国电影,习惯上称之为“十七年”电影.在笔者看来,尽管这“十七年”中国电影有曲折、有坎坷、有着浓重的政治承载,但绝不能否认的是1949-1966年“是中国人民电影的振兴时期”①.尤其是政治因素对于文学改编的刺激与影响,更是值得我们所注意.

一、“四起四落”的十七年电影

建国伊始,政治意识形态在全国初步确立尚未稳定,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接踵而来.纵观这“十七年”电影,有低谷也有,大致历程可概括为“四起四落”.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第一次发生在建国初的1950年前后.1949年,随着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在东北电影制片厂完成,新中国的电影事业迅速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东北、北京和上海三大国营电影制片厂及十几家私营电影企业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相继创作完成了一百多部故事片.然而,在1952年,批判了《武训传》之后,情况便急转直下,许多部影片均受到了批判,挫伤了电影创作者的积极性,新中国电影走向了一个低谷.

第二个是在1953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之后,电影产量逐年上升.1956年,在“双百”方针的推动下,电影工作者呼吁电影创作的自由与创新,促进了电影创作的繁荣,使得电影事业有了二次.这一年总数不仅达到了四十二部,而且还涌现出了《祝福》、《上甘岭》、《铁道游击队》等优秀之作.但是好景不长,紧接着出现的1957年“反右”扩大化,使繁荣的局面骤然凋敝.受这一“左”的思潮影响,加之1958年“大跃进”给电影创作带来的一大批质量低劣的“大跃进影片”,使新中国电影再次走进低谷.

第三个也是新中国电影“十七年”中最大的一次出现在了1959年.这一的出现主要由于:一方面,从1958年下半年开始,对大跃进进行“纠偏”;一方面,当时决定在文化领域组织一批重点项目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电影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因此,这一年的影片数量之多,题材之丰富.但1959年之后,“左”倾风日盛,新中国电影再次落潮.

第四次是在1961到1963年间,由于全面纠正“大跃进”以来左倾错误,使得政治气氛有所宽松,为电影事业赢得了一个小回旋.然而,随着1964-1966年,在全国范围掀起的文艺界、学术界为主要目标的极“左”批判浪潮,及日后长达十年之久的“”,最终使新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漫长的沉寂期.

二、政治气候刺激了文学改编

在“十七年”电影的发展历程中,文学改编也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随之沉浮不定.然而,就是在“十七年”电影的后期,我们发现有诸多电影是经过文学作品改编而来,文学的改编似乎成为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学改编在此政治气候下的放光,是有其客观原因和历史原因.

“十七年”电影中的文学改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名著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首先,虽然有着沉重的政治压力,但是此时尚未有经济上的负担,文艺工作者可以平心静气的搞创作.“十七年”中,政治气氛时紧时松,文艺工作受到了严重的束缚,但由于在计划经济时代下,没有商业竞争的压力,文艺工作者可以塌下心来,摒弃浮躁之气,在艺术上追求精益求精,从而有利于创作一批远离商业气息、艺术价值更高的作品.

其次,从艺术创作角度来讲,改编名著虽为创作,但毕竟是基于“二度创作”,对作家心态自由度显然比原创要低.在名著改编成电影之前,已经有一部分受众,他们期待名著搬上银幕,而且,也可以规避掉不利的政治因素的影响.于是,改编文学名著,不失为当时电影工作者的一个好的选择.


最后,在“十七年”那个政治气候多变的时期,独立创作比将已有定性评价的现当代文学改编更具有风险性.于是将歌颂革命斗争的“红色经典”加以改编,则不仅安全,而且其中的一些紧张曲折的情节也能吸引观众.因此,《铁道游击队》、《红岩》、《红日》等文学作品大批改编.由此观之,在“十七年”时期受上述原因的影响文学名著改编尤为突出,当然,这也丰富了电影作品的创作.然而,这也说明了无论是电影创作还是文学的改编,均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响.

总之,“十七年”电影是极具政治特色的一个时期,无论从剧本的改编,还是电影的繁盛与否都与政治息息相关,随着政治的波浪而起伏跌宕.当我们今天回眸这“十七年”电影时,我们不容否认的是政治决定了其发展,政治因素影响了其走向.当然,这“十七年”电影也奠定了新中国电影的坚实基础.“十七年”电影的光辉永载史册,“十七年”的文学改编更值得我们关注.

注释:

①夏衍.《中国大百科全书》前沿[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4月版,第四页.

作者简介:

张智(1986-),男,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创作,现任教于河北传媒学院.

刘亚男(1984-),女,河北唐山人,河北大学艺术学硕士,研究方向:影视理论与创作,现任教于河北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