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点赞:5049 浏览:1631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也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生命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感恩教育,对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自身发展、增强社会的信誉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大学生;感恩;教育

大学生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然而,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却日渐为当代大学生所遗忘[4].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这种现象折射出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育的缺失[1].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

“别让中国现在孩子成为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这是某政协委员在上的观点,建议中国设立自己的感恩节.

一、大学生缺少感恩情素的表现

从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开始,接触到比较多道德行为不规范的学生,也常会看到学生随地乱丢垃圾,尽管不远处就是垃圾筒;学生在课堂上做与上课无关之事,甚至顶撞老师;学生不服家长的管教,要离家出走等

身边所见让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缺少了最基本的感恩之心,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和义务来培养学生的感恩心,于是暑检测前我在班级里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让学生回家洗一检测期的碗,体会一下做家务的辛苦,也让学生了解家长们的感受.本学期开始,学生们带回的答案各不相同:有家长看到孩子在洗碗,第一句话就是:“你是不是做错什么事了?”;也有学生说他们家的规矩是,每做一次家务就有相应的报酬,他又赚了一笔;有学生说:“父母还是不需要他们劳动,嫌他们的劳动还不如自己做的放心.”;只有小部分家长觉得这样的作业很有必要,他们难得看到大学生主动要求劳动,并对他们的劳动加以了肯定.这样的结果让我大失所望,也没有达到我之前想要的基本教育目的.


可在他们的回答和对完成这一任务表现中也不难看出某些事实:(一)在家里,学生们所承受的家务是少之又少,很多家长都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念书拒绝孩子劳动.(通过了解我发现:除了个别,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用洗自己的衣服,更有甚者,有些家长必须把早餐端到孩子面前,他才会吃上几口).(二)他们觉得家务是家长理所应当的事,与他们无关,他们参与家务是额外劳动.(三)家长和老师在大学生的心里所占的比重实在太少.那些自认为为了孩子而付出了很多的家长和老师并未能得到大部分大学生的认可,那更不用说要让他们去体会付出的辛苦了.

二、学生缺少感恩情素的成因

以上的事实不禁让我怀疑现在大学生的感恩心在哪呢?我们的社会是怎么了?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说明动物尚且知道感恩[7],何况我们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呢?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现在大学生的冷漠呢?

1.家庭教育成了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提供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只要儿女过得好,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根本不求什么回报,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行动”.在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强烈愿望需要去博弈实现的背景下,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学习成绩优异.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似乎就能“一俊遮百丑”.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领域,尤其是缺少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父母的过度溺爱,使不少孩子对来自长辈的爱麻木了;孩子过分依赖父母,使他们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现在有许多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唯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父母的溺爱使他们成了不懂感恩、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父母应教育子女不能只会接受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从小培养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家庭教育的必备内容.它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现代文明的体现.

2.学校教育沦为升学和就业的工具.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更多地是在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惟一追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更加微不足道,感恩教育很难实质性地进人中学教育教学范围.学生在考人大学后,又将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关心最多的是就业问题.一些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3].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这与高校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感恩教育本来应该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普遍的情形是感恩教育在中学、大学校园中被忽略甚至被遗忘了,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既然中学感恩教育没有落到实处,高校德育理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高等教育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培养“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这是高校德育的重点所在,也是感恩教育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

3.社会教育变为和功利的工具.现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的增加,社会风气的败坏,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答,给涉世之初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社会应掀起一股感恩教育的热潮,倡导、弘扬感恩文化共同营造知恩报恩的好风气,从而使人们在感恩的氛围同走向和谐.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激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才会多一份阳光、少一点冷漠,我们对年轻一代的教育才会更加有效.

总之,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感恩教育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只有实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做到“三位一体”,互相衔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合力.三、培养学生感恩情素的措施

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刻不容缓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感恩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大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思想的完善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我们没有权利去责怪现在有道德缺陷的大学生,但我们有义务去改善和挽救正在渐渐淡化的道德观念和日益冷漠的心[3].只有社会的各个部门都行动起来,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重视起来,我们的和谐社会关系才能建立起来,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1.首先,作为孩子最初教育者的家长们,应该以身作则,从小就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6].如,在家里安排孩子一定量的劳动要求;有机会带孩子深入贫困山区,体会那里孩子生活的艰辛;暑检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辛苦等.爱的规矩,是需要从小训练的,不要让孩子觉得,所有的人为他怎么写作,都是理所当然的.爱孩子要让孩子懂得体验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中国家庭教育形象大使柴洁心说的话值得我们深思:“父母们,当你们为孩子付出一切时,你有没有想过,你付出的爱是否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如果一个孩子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爱,以后他还会爱谁?爱孩子要爱得科学,不浅薄,让他们对帮助他们的人拥有感恩之心.当他们长大后,就会爱自己的亲人、爱工作、爱周围的人.”

2.作为大学生接受正规教育的学校和老师要清楚基础教育固然重要,道德教育更不能松懈.思想道德教育从感恩教育开始,结合实际,开展一些能让学生体会到感恩必要性的教育活动.1、在班会课中结合社会中的感恩典型事例(这些典型事例都要求由学生自己去寻找)展开讨论,在班级中树立感恩的基本意识.2、寻找身边值得感恩的小事,并予以肯定,这正是大家值得感恩和学习的鲜活事例.3、感恩从身边小事做起,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责任与义务.要对帮助自己的同学感恩,多说谢谢;要懂得体会批评自己的老师和家长,因为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好.4、在周记中回顾和记录自己的感恩心得,发现身边的感恩事件.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对感恩教育的接受程度[2].

3.社会正面感恩教育必不可少.第一,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赋予感恩教育的内容.第二,在舆论方面造成正面的宣传,发扬二十四孝等传统思想中好的一面的教育,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等与感恩之心背离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打

击[6].

感恩是中国人的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试想,一个不懂感恩的人,何谈对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性?一个连感恩意识都不具备的人,何能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呢?孔子曰:“仁者爱人”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懂得珍惜,才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5].感恩教育是培养孩子责任感的重要基础.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有了感恩之心,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参考文献]

[1]祝国超.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张为红.于莹如.何进一步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5):13.

[4]任现品.略论儒家文化的感恩意识[J].孔子研究,2005,(1):93.

[5]陈治国.儒家“孝”观念的原始意义及其近代以来的多重命运[J].孔子研究.2005,(6):20.

[6]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9.

[7]吴春明.关于“感恩”与“孝亲”的思考[J].中国德育,2006,(1):36.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