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与重构的

点赞:30999 浏览:14333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本文在梳理《旅游地理学》课程发展基础上,通过对1988年以来《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分析,将教材内容体系划分为系统论、部门论和资源论三种类型,并指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存在问题.基于笔者长期的《旅游地理学》教学和社会文化地理研究的实践,提出对《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重构的思考.

《旅游地理学》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其他相关学科重要的选修课之一,在教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旅游地理学》的教学研究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多集中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探讨.教材是教学实践的重要依托,可是《旅游地理学》教材可谓五花八门,关于《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研究还比较鲜见.本文拟在梳理《旅游地理学》课程发展基础上,选取典型《旅游地理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并以社会文化地理学等视角思考《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建构.

一、《旅游地理学》教材的发展

国内旅游地理学发展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1979年底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学科组成为国内系统地开展旅游地理学科学研究的标志.中国高校旅游管理教育也起步于1979年,1980年杭州大学招收了全国首届旅游专业本科学生,而地理学是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重要学科背景之一.1982年中国最早的两部有关旅游地理的文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印的《旅游地理文集》和北京旅游学院编印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面世.与此同时,旅游地理开始走进高校,后者就是陈传康在北京旅游学院授课的讲义.1988年卢云亭编著的《现代旅游地理学》和雷明德主编的《旅游地理学》,以及1990年孙文昌、陈元泰编著的《应用旅游地理学》,成为《旅游地理学》的教材建设的开始,并逐渐推动了《旅游地理学》课程作为地理科学、旅游管理等专业的专业课程步入大学讲坛.1993年由保继刚、楚义芳和彭华编著的《旅游地理学》成为高校旅游地理学教育的标志性教材,该教材的评审委员认为,该书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内容新颖,系统清晰,综述了国内外很大比例的文献,又有独立开拓和深入浅出的特点,是一部成功的教材.陈传康先生认为“该书的出版不仅会推动高等学校旅游地理学教学的发展,而且也将促进旅游地理学其他方面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增设旅游专业,由此催生了对旅游教材等的旺盛需求,作为旅游教育基础课程之一的旅游地理类教材也开始陆续出版.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旅游业得到飞速发展,不论是在地理科学专业,还是旅游管理及其相关专业,《旅游地理学》已经成为主干课程,同时,对《旅游地理学》的教材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据笔者统计,截止2013年,国内共出版了高等院校《旅游地理学》教材(不包括高职高专)31本.1988年至1999年的12年间,出版《旅游地理学》教材10本,2002年至2013年的12年间,达到21本,出版教材数量比之前增长了1倍.特别是翻译出版了国外《旅游地理学》教材,有助于拓展国内高校旅游地理学教学的国际视野.

二、《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材内容体系的类型

StephenWilliams(2010)将国外《旅游地理学》教材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种是区域旅游的主要模式和发展趋势,从欧美国家到发展中地区;另一种是关于不同区域旅游地理的问题及讨论.在国内,由于教材编者的学科背景、编写目的和教材使用对象的不同,各个版本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存在差异.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本文根据教材内容结构的视角,将《旅游地理学》教材的内容体系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系统论、部门论和资源论.

1.系统论

从地理学角度来看,旅游是一个空间系统,以系统论视角构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结构,被很多《旅游地理学》教材编写者所采用.Leiper(1979)旅游空间体系模型具有代表性,如图1所示,旅游的地理空间要素有三个:旅游客源地(tourist-generatingareas)、旅游目的地(tourist-receivingareas)和旅游通道(transitroutes).这些要素置于不同的自然、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环境中.Leiper旅游空间体系对于后来的地理学者认识旅游的空间性产生深远影响.保继刚、楚义芳在国内最先采用了该系统构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框架.在旅游客源地方面,包括旅游产生的条件和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旅游流预测;在旅游目的地方面,包括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特殊旅游地(城市、主题公园等)、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区划和旅游规划等;旅游通道的内容主要是旅游交通.该教材所建构的内容框架体系对以后编写的教材影响很大,如吴国清(2007)、李悦铮(2009)、崔庠(2006)、陶犁(2007)等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见图1)

另外,还有一些《旅游地理学》教材从系统论的不同视角进行教材内容的建构.在李永文主编的《旅游地理学》(2013)教材中,编者强调旅游系统的地理学分析,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旅游系统思想为指导,从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开发者、旅游管理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和旅游媒介(旅游业)入手组织教材内容;张林等编写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基于系统论和新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借用李蕾蕾(2004)从新文化地理学角度提出的从属性(attributes)、空间(space)、时间(times)、方法(approaches)和世界(worlds),构建的人文地理学ASTAW研究框架,建构教材内容系统,包括旅游需求系统、旅游地域资源系统、旅游媒介系统和旅游地域系统等;谢双玉、胡静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则借鉴皮尔斯(Pearce,1989)关于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的论述――“旅游地理学主要研究供给的空间模式、需求的空间模式、旅游地地理、旅游流、旅游影响和旅游空间模型”,同时根据旅游要素的特点,将旅游系统分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四大子系统,即旅游供给、旅游需求、旅游流和旅游影响,讨论它们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其时空分布规律.2、部门论

地理环境是由各地理环境要素构成的系统,地理学向来有部门地理学的传统,即分别研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一系列分支学科.按照地理学二元划分,又有部分自然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显然旅游地理学是部门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从旅游地理环境各要素考虑,同样也存在部门旅游地理学.因而,部门论也成为一些《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建构的视角.在冯学钢、黄成林主编的《旅游地理学》中,以旅游者(T)、资源(R)、环境(E)和发展(D)为主线,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形成部门旅游地理学的内容框架――旅游行为地理、旅游资源地理、旅游环境地理、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和发展等;冯淑华、田逢军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分别从旅游行为地理、旅游资源地理、旅游文化地理、休闲旅游地理、旅游景观地理、旅游环境地理等不同部门地理要素的角度和领域构建教材的内容体系;朱创业主编的《旅游地理学》基于旅游地域系统的相互作用,以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为主线,采用部门地理学的思路,将全书内容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旅游资源地理,第二部分旅游环境地理,第三部分旅游经济地理,第四部分旅游社会地理.

3.资源论

20世纪80年代,在旅游地理学发展初期,旅游资源开发成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旅游资源导向是高校旅游地理学教育和科研实践的核心理念,这也反映在《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建构中.1988年雷明德主编的《旅游地理学》是国内高校第一本教材,编者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全面评价旅游资源,综合论证其发展条件,为正确开发和合理布局旅游区、旅游点,科学地确定其发展方向,有条件地组织客流等提供理论和数量依据.正是基于这种资源论的视角,该教材内容结构以旅游资源及其开发为主线,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保护、旅游地与旅游观赏、旅游规划等;同年,卢云亭著的《现代旅游地理学》既是一本学术论著,也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被许多高校使用的一本经典教材.全书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的旅游三要素统筹内容架构,但仍以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旅游环境)为主要内容,包括旅游资源概论、风景区与旅游区、观景与构景原理、自然地理造景要素分析、人文地理造景要素分析等,资源导向的内容占全书各章的60%以上.另外,1989年孙文昌、陈元泰编著的《应用旅游地理学》以旅游资源和旅游区规划为主要内容,其内容体系也具有资源论的特点.至今,这种资源论导向仍然影响着《旅游地理学》教材的编写.在2009年郑朝贵、胡善风编著的《旅游地理学》中,旅游资源概述、旅游开发、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仍是教材内容体系的主体.

教材内容体系存在问题

从旅游专业视角来看,《旅游地理学》应是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但在目前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由于许多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重叠,使《旅游地理学》正面临被弱化和被边缘化的挑战.如图2所示,在《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中的旅游者行为、旅游市场、旅游需求、旅游资源、旅游交通、旅游规划、区域的旅游影响和旅游GIS等内容,在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既有概述性质的《旅游学概论》课程均包含了这些内容,还有相应地更深入的课程,如《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统计学》、《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资源学》、《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

从地理学专业视角看,《旅游地理学》只是很多高等院校地理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在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其地位远逊于《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课程,与旅游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现实地位不相匹配.现行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大多内容庞杂,理论性和系统性不足,缺乏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研究新思潮的响应,这或许是影响其在地理学专业教学中地位的原因之一.(见图2)

三、《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重构思考

20世纪90年代,人文地理学出现两大转向:一个是社会的转向,一个是文化的转向,这样的转向将人文地理学进一步拉进人文社会科学的轨道,也使得人文地理学成为影响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的先锋学科和重要基础学科.人文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对空间分析和空间过程的解释,出现人本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研究取向,区域、空间、地方、尺度、移动、时间等成为研究的核心概念.近年来,旅游地理学作为人文地理学分支之一,逐渐摆脱先前资源导向的影响,出现社会转向、文化转向的趋势.从原来被划归为经济地理学,转而归属在社会、文化地理学之列.在StephenWilliams(2009)编著的《Tourigeography:anewsynthesis》(第三版)教材中,增加了旅游对地方的塑造、遗产、旅游的地方认同形式等内容.C.MichaelHall和StephenJ.Page(2006)在编著的《TheGeographyofTouriandRecreation:Environment,PlaceandSpace》教材中以环境、空间、地方作为内容建构主线,并指出新文化地理学对于分析作为生活主题的旅游和休闲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贡献.可见,为了避免与旅游专业中其他课程的内容重复,对于地理学专业来说,响应旅游地理学的社会转向和文化转向趋势,本文思考在Leiper旅游空间体系框架下,如何结合社会、文化地理学的视角构建《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


如表1所示,以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地)和旅游媒介(旅游流)作为内容建构的脉络,采用国外《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第二种模式,即旅游地理的问题和讨论模式,以发展史、旅游者、流动、空间、时间、地方、环境、区域、规划作为各章的核心概念,主要篇章架构包括:导论、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旅游者行为、旅游者的空间流动、旅游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结构、旅游地的时空演变、旅游中的地方建构、旅游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区域旅游协调发展、旅游规划.主要内容涉及到旅游者体验、旅游者的满意度、忠诚度和地方依恋、旅游流空间扩展及对国际旅游系统影响、旅游空间生产、旅游空间与权力、地方与地方感理论、凝视中的旅游地方建构、社区旅游的地方性、低碳旅游、旅游生态足迹、区域旅游发展的竞合、旅游反规划等比较新的旅游地理学所探讨的问题及现象.(见表1)

《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与重构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旅游地理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结语

教学内容是教材承载的母体,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反映形式和集中表现.《旅游地理学》教材由于编著学科背景和使用专业对象的差异,而具有多元性.同时,《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也反映了编著对于该学科内容的理解和实践.本文通过对国内《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的梳理,指出当前教材内容体系建构的系列论、部门论和资源论三种模式.在笔者10余年的《旅游地理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旅游专业和地理学专业,《旅游地理学》的教材内容都存在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叠,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低下,逐渐被边缘化的情况.另外,鉴于笔者长期从事社会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当前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社会转向和文化转向也十分关注.所以,通过上面的研究分析,拟提出以新社会文化地理学等视角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仅为抛砖引玉,促进国内高校同仁对于《旅游地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旅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