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学习心得

点赞:19317 浏览:908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观近年来书法作品展览,大部分以行草居之.好像只有行草才能展示书法魅力.写楷书者极少,偶有几人,或小楷,或魏碑,大多取其趣味,或求墨色变化,或求夸张变形,或求颜色琳琅,此皆末技也!真具楷书功夫才能者,少之又少.楷书凋敝莫盛于今!细察历代,楷之能书者,皆不在少数,唯当今能坐下来写楷书的太少.多是心态浮躁,心不能静,想三五日便能成名,想变化,想让人眼花缭乱.忽一日想,真能坐下来静心写楷书,深入下去,定当有得也!


作楷书,执笔要松,“松”则有奇特的效果.其实作任何字,“松”都很重要,松则活,活则圆,圆则通达.老师一日示范大字,手臂开扩.然后说:“你们看看,其实我手上是不用力的.很轻很轻,手是顺着笔走的.”我当下大有所悟.

手腕警觉而圆活,手指放松而灵敏,能感觉到每一个细节.不可写死,须笔活而气圆,用墨清透而笔迹清晰.要能体会到毛笔的每一个面,每一根毫的存在!临帖时,力求更慢,更细,力求每一字、每一笔都尽力到位.不贪多,不求快.力求字字有心得,笔笔不纵意.深入下去自有天地!无论做什么,只要足够地深入,乃可通大道也!

楷书学习心得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楷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楷书结构难,不可有一笔一画之失.其气韵也难,无布局之能力者,则如布算子.其用笔也难,须笔笔精微,粗糙则无用.有一段时间写字,总不能做到精准,总有失误的地方,感觉有一种最重要的东西没有把握到,好像有一种秘密的东西没有解开,我称之为“结构”.有时写久了也麻木了,有时候也没信心,有时候也困惑到写不下去.但知道自己有问题,不论是多大的问题都能想办法解决掉,最怕的是不知道自己有问题.此一想,倒也释然不少.

古人从小写楷书,从几岁到几十岁写,几十年的浸淫,对楷书的结构一定有一个自然、自觉的感知,这个“”在他们心中,可能自然而然就不再是“”了.而我们生活的时代不同,一开始就没有这个结构意识,也就成了“”.所以我写楷书时,结构常常不准,甚至十分难看.观历代的楷书,包括北魏、隋、唐到清,到近代,古人的字结构都没有问题.不论是哪种体,何种用笔方法,它们的“结构核心”是不变的.所以这里面一定存在着“某种东西”.

昨日临摹楷书,颇有所获.先以半透明纸临一遍,然后以之覆盖于原帖之上,细察其与原帖的不同之处.则发现自己毛病的所在:或是中宫松动,则此字不紧结;或是笔画下垂,则字势不挺;或笔画位置不准,则因自身平时书写之习惯使然.然后略作改变,则所写之字全不同于前.其实,也是在用对比的方式找出自己的问题结症之所在,因为我们的眼睛观察,一定是有偏差的,哪怕自己认为已经很准确了,而这只是眼睛所认为的“准确”.如果和原帖一重合,都会有误差.临一个字,先临几遍,自己感觉和字帖对比已经很准确了,再把原帖放在下面一对比,问题马上出现了,自己也觉得很纳闷儿:“怎么我就没看出来呢?”纠正自己的习惯性而不自知的错误.然后再临写几遍,一则改正自己的错误,二则加深新的写法的印象.对比――纠错――再对比――巩固――拓展.

我谨记老师一句话:“临帖的关键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每遍都有所得.哪一遍无所得,哪一遍便是浪费.”想想有多少人每天在做多少遍重复的无用功!

忽然发现我们要想在古人做得最好、最优秀的东西上进行继承学习的时候,许多东西是不能省略的.几千年下来,古人总结的东西一定是有道理的.我们动辙否定古人有些东西没道理,大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深入去体会和领会到这些道理.

比如临摹时勾描字形:用单钩的方式,可以清楚勾勒一个字的用笔路线,也就是勾出这个字的“筋脉”.筋脉聚集中有一个“心”之所在.单钩时每一笔在字的中心流走,真有“通”的感觉,而且会感觉围绕一个中心在流走.如人体血液循环.如果是细致的双钩,可以更深程度上体会字的外形.在这种慢如绣花的过程中,体会古人的妙处.

所以,古人自有古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