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变化对美术欣赏教学的影响

点赞:6252 浏览:211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美术课程内容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其中“欣赏.评述”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础,是美术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美术欣赏教学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美术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了解审美心理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分析审美心理的变化对美术欣赏教学的影响.

关 键 词:美术欣赏;审美心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205-02

美术欣赏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对于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现今艺术界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认为作品是主动的,决定了欣赏者的态度与情感;第二种认为欣赏者是主动的,作品只是起到次要作用;最后一种则认为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的,作品对于欣赏者来说具有特定性,同时欣赏者对于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具有主动性,这一种也是现今普遍被大家接受的阐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学”的概念也有所变化,从以前单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到现在注重师生的相互交流,以一堂美术欣赏课为例,教师是否了解在欣赏过程中学生的审美心理变化,安排的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策略、选择的沟通方式是否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这些成为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的必要条件.

审美心理变化对美术欣赏教学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美术欣赏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国内外对审美心理学的研究现状

审美心理学的概念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因此说它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也不为过,到20世纪时出现了各种心理流派的研究学者,如“实验美学”的支持者瓦伦丁,他认为审美有四种不同的类型,即性格型、客观型、联想型和主观型.以特奥多尔.立普斯为代表的“移情说”是指“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它是一种位于人自己向上的直接的价值感觉,而不是一种涉及对象的感觉”.1953年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提出的“符号论”也是审美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她认为“通过最基本的理性活动,即的基本理性活动来认识艺术符号的意义.但这种理性活动并不属于对‘物’的认识为实际属性的‘理性’范畴,柯勒律治把这些属性称为‘最基本想象力’,这是我们与高等动物共同具备的属性”.

以上列举的一些流派及其各异的审美观点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其影响却可见一斑,在我国也得到了相应的传播,如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一书中就较详细的解释了审美的距离说、移情说等流派理论,李泽厚先生所著的《美学四讲》中对审美的过程和结构、审美形态等做了进一步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内的审美心理学再一次出现了研究,并陆续出版了一批自成体系、影响较大的审美心理学专著,如王朝闻的《审美谈》、滕守尧的《审美心理描述》、邱明正的《审美心理学》等.审美心理学研究在国内的发展蓬勃,有学者做过相关调查,就美术欣赏而言,随着学生逐渐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拥有分析问题和理性思考的能力,并能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这种表现被视为欣赏能力在逐步成熟,而这个阶段我们一般认为是小学高年级开始,也就是四年级以上的学生,这些学生能不同程度上体会出美术作品中的情绪、气氛等,对写实性的作品兴趣更大.那么根据这阶段学生的审美心理,此时的美术欣赏课就应该从多角度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例如分析不同材料不同画种所造就的不同的形式美感,在认识到不同美术形式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初步学习美术专业术语并能正确的运用到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中等等,而不能同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所设计的美术欣赏教学内容相类似.

二、美术欣赏的心理阶段

美术也被称为视觉艺术,美术欣赏教学也就毋庸置疑的是一门探索并发展视知觉能力的教学.格式塔审美心理学的代表鲁道夫.阿恩海姆曾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这样解释:“视觉不是对元素的机械复制,而是对有意义的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也就是说通过眼睛在捕获信息的同时思维也在同时进行.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我们大致会经历几个阶段的心理过程:感知、理解、想像和情感,这些阶段实际心理活动中往往会相互关系并可能同时出现.第一,感知: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必须首先以视觉的方式去感觉作品的色彩、形状、线条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对象进行综合、整体的认知判别.第二,理解:理解的一般意义是在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认识新事物、接收新知识的过程.审美心理学中的理解是指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而美术欣赏过程中,其特点表现在通过直接欣赏美术作品,感知作品题材、造型、色彩、类型和表现手法,最后体会出作品的意蕴,并内化为自身独有而特别的体验.第三,想象:想象在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不仅能让欣赏者产生新的意象体系,还能为他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最后,情感: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在《论艺术》中谈到:“艺术家自己心理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情感,在唤起这种情感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辞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情感,使别人也体验到同样的情感”.在美术欣赏中,情感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因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它与感知、理解、想象都在相互影响.基于这四个审美心理阶段,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形式语言的理解,如感知笔触、韵律、色彩及不同表现形式的特点,还要依靠所学的知识、了解艺术家的情感经历,加深学生对作品象征意义的理解,促进学生审美心理的建立.

三、审美心理的变化对美术欣赏教学的影响

随着美术教育界逐渐认识到审美欣赏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美术欣赏教学的课时比重在增加,但是如何更好地开展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依旧是美术教师要面临的主要问题.现阶段我国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式,最多的还是使用电脑多媒体设备放图片给学生看,然后由老师讲述作品背景、作者生平等信息,但因为部分教师的教学过程完全照搬教参或备课本的内容进行,缺乏对不同年龄层的学生有不同的审美心理这一认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学生的审美能力有限,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会直接导致他们缺乏对作品的直观感知和审美想象,无法满足学生审美心理的需要,这样的教学只会抑制他们欣赏能力的发展.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除了美术教师自身水平和教学方法存在缺陷之外,还有因不了解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规律所引起的.有相关研究表明,小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心理特点是:喜欢的美术作品风格依次为卡通风格、写实主义风格、抽象主义风格、抽象与写实相结合的风格;喜欢的作品色彩依次为暗色调、暖色调、冷色调、亮色调;喜欢的作品题材依次为风景、建筑、动物、植物、人物题材、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喜欢的表现形式依次为工笔国画、水墨写意、油画、拼贴、雕塑.而初中生则处于审美能力形成的关键期,由于知识面扩大,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加上情感上的丰富,其审美心理发展就有以下一些特点:(1)审美范围日益扩大.到了初中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大量的文艺作品,丰富了美学知识,对美术作品也能较好地欣赏,能够领悟到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内涵或意蕴,能较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情感特征;(2)审美价值的形成.由于自我意识的形成,他们的审美观逐步摆脱成人的左右,这种自我意识表现为自觉地选择审美对象,自觉地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流露出与其它人不同的美感追求;(3)审美感受增强.这一阶段的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就是感受强烈,在精彩处时会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对崇拜的对象极其虔诚,对喜欢的作品爱不释手,对丑恶的形象恨之入骨.中小学两个阶段的学生心理差异较大,通过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审美心理特征,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从多角度带领学生认识与欣赏美术作品,并尽可能多的展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达到情感上的沟通与共鸣,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健康的审美心理.


四、总结

正所谓“艺术教育是艺术施教者、艺术品和艺术受教者共同的活动,艺术受教者更是艺术教育活动的能动力量,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审美活动,艺术教育的效应便无从实现”.面对现今全球化的中国美术教育,不能依赖说教和灌输,更不能强求学生对艺术只能有一种统一的理解,这样只会泯灭学生对美的情感和想象力,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越来越低.在帮助学生构建审美心理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让学生自主的体验、思考和鉴别,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美术欣赏教学是让学生与艺术作品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通过正确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审美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提高他们对艺术美的理解,为将来具有高度发展的审美心理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