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历史的外国描绘者

点赞:5332 浏览:198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18世纪末-19世纪期间,两位英国画家来到中国,用他们手中的画笔对这个陌生的国度进行了深入描绘,让当时的欧洲对中国有了形象上的认识.经过百年的风雨沧桑,中国已走出蒙昧,回看当时的画像,我们又多了一个了解历史的窗户,从中可以知道中国曾经是什么模样.

关 键 词:18世纪末-19世纪;英国画家;清代历史;社会风俗;研究历史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80-01

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末,随着英国殖民者向外进行了大规模殖民扩张,随行的一些画家用水彩画记录了所到之处的见闻,如约翰.怀特(约1577-1593),他多次随探险队前往北美洲,画了大量描绘北美地形、人物及服饰的作品,尤其以印第安题材的人物与乡土风貌的作品最为著名.如《印第安酋长》等.

清代历史的外国描绘者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参考文献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在战争前后的一百年里,中西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诸多领域发生了激烈碰撞.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列强依仗着坚船利炮大规模向海外拓展殖民地.庞大而封闭的大清帝国是他们亟需进一步了解的目标.

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9月26日,为打开对华贸易大门,英王乔治以为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派出以马噶尔尼勋爵为首的英国访华使团.访华使团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WilliamAlexander1767―1816),随团访问了北京、承德、广州和澳门等地,沿途对中国的人物、建筑、礼俗等做了大量的速写和水彩画,其内容涉及中国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诸方面,成为此后西方人关于东方景象的一个重要的创作源.

亚力山大近距离观察了中国军人的军备、训练以及军事设施,描绘清军的画作有很多,如清军弓箭部队的军官、掌旗官、拿火抢的兵勇、身穿仿虎皮衣手执弯刀盾牌的士兵等.在这些画幅中细致的描绘了军官和士兵的军装材质及其颜色,配备的武器等细节.军官和士兵都还穿着冷兵器时代的衣甲,腰刀、长矛和弓箭还是军队的制式装备,顶盔贯甲的士兵手拿看似威武,可是他手中的早已在欧洲被更先进滑膛所代替.古今中外,军队的装备水平是这个国家的科技和军事实力的缩影,是军队威慑力的直接表现.这样的军队怎可威慑当时已进入工业革命的大英帝国!还有一副作品画的是作者在白河见到的兵站.画面中有高高的望塔,士兵在望塔上执勤,还有一座小小的城楼及士兵休息的房子.构图稳定,颜色清丽,典型的淡彩画法.

这些水彩画以细腻的笔调将18世纪晚期的中国军力的落后与衰败传递给了英国.而且这时还是所谓的乾隆盛世时期,之后的中国更为衰败落后.40年后中英战争清朝在军事上的失败,此时已有端倪.

亚历山大着墨较多的另外一部分就是清政府的官吏,如满大人、乔大人等,描绘文官乔大人一图中的乔大人头戴官帽,身着华丽的丝绸官服,一只手里拿着一本书,另一只手摸着胸前悬挂的朝珠,气宇轩昂的站在一块大石之前.这和我们通常印象当中在洋人面前猥琐懦弱的清朝官员形象截然相反.毕竟此时战争还未爆发,清朝还未领教这些金发蓝眼的外国人的厉害.且从此画中也可一窥当时中国官僚士大夫的精神气质,可能在官员眼里这些从万里之遥来到中国的洋人只不过又是一些来要封赏的蛮夷罢了.

亚历山大还画了很多下层官吏和普通百姓,押着带枷锁犯人的官府小吏,背筐捡粪的儿童、卖灯笼、卖旱烟袋的小贩,打铁的铁匠,更夫,剃头匠,抱着孩子的妇女,玩鸟的有钱贵妇,甚至还特别去画了妇女的发型和小脚.完全就是当时社会的市井百态.唯一觉得遗憾的是可能他感觉这些普通百姓长的都差不多吧,所以给人感觉在形象上有些呆板雷同.但从这些画中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中国社会并不动荡,底层民生虽艰,但社会尚还稳定,中国南北各个城市依然井然有序,保持着帝国的体面,大清国依然笼罩在康乾盛世的余晖之下,处于风暴来临之前的宁静中.

还有一位被称为“画报记者王子”的是威廉辛普森(WillianSimpson,1823-1899),苏格兰人.来中国以前就到过世界上40几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印度,埃及,俄国及中国的西藏等.1872年他受《伦敦新闻画报》的派遣来到中国,报道同治皇帝的结婚大典.来到中国之后他才知晓中国皇帝的婚典是严禁平民参与的,连看一眼也不行.但他还是透过窗纸的小洞进行观察,画出了多幅婚典场景.辛普森还将注意力转向中国的社会生活和其它方面,画了一些有关宗教、教育的方面题材的作品.如北京女童蒙学是我国有关女生教育的最早图像.


一百多年前,英国画家的清代图像为西方人了解中国开启了一扇窗,如今中国已经对世界开放,这些图像又成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历史的一块它山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