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

点赞:4173 浏览:125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但随着市场机制对社会各领域的强力渗透,信息渠道的快速拓展,社会道德价值观的空前嬗变,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呈现弱化趋势.本文通过厘清大学生道德榜样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弱化的主要表现,从道德榜样的产生、宣传、保护三个层面探索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的途径.

关 键 词: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

通过道德榜样效应,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大学生道德榜样与其他同龄人享有很多共同的特质,他们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道德榜样效应应该更突出.但随着市场机制对社会各领域的强力渗透,信息渠道的快速拓展,社会道德价值观的空前嬗变,大学生道德榜样的影响力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其道德榜样的道德性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如何提升大学道德榜样效应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道德榜样的内涵及特征

关于道德榜样的内涵,不同学者从各自角度有不同的理解.从道德理想主义角度看,道德榜样具有崇高性、理想性和先进性;从道德教化角度看,道德榜样对社会公众产生教育、激励的作用;从道德阶级性角度看,道德榜样必须符合特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从道德实践的角度看,道德榜样来自生活实践,也将回归实践,影响实践.因此,道德榜样可以理解为来自生活实践,具有崇高的道德理想、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对社会公众产生重大的教育和激励作用的先进人物.值得注意的是,道德榜样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常常就在身边,因此是可亲、可敬和可学的.大学生道德榜样就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的道德榜样,以自身的道德魅力令大学生们崇敬、学习和模仿,从而提升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素质.大学生群体具有相近的年龄、学历水平、生活经历、兴趣喜好等,大学生道德榜样相比社会其他道德榜样,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特征:

1、形象亲和性.大学生道德榜样来自大学生群体,他们与其他大学生共同生活在校园中,这种近距离的形象让大学生感到道德榜样就在身边,并非高不可攀或可望而不可及,从而产生一种榜样形象亲和感,淡化传统道德教化带来的抵触心理.同时,大学生能够以朋辈身份与道德榜样交流,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直接感受道德榜样的优秀品质.

2、观念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道德要求不断更新,对选树道德榜样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大学生道德榜样的先进事迹体现不同社会时期社会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主流引导,更能表达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潮流及价值取向.对大学生道德榜样的观念从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拓展到关注其对社会的奉献、传播和影响,从树立高标准的“完美圣贤”到宣传人性化的“英雄有泪”,从接受单向性的道德教化到要求双向性的成长互勉等变化发展,引领了新一代大学生勇于探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奉献社会、追求卓越.

3、群体感召性.大学生道德榜样具有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能够让大学生内心深处产生敬佩和信服的心理体验,赢得最广泛的情感认同,其道德事迹可以通过校园各种宣传教育渠道在大学生群体中迅速传播.这种群体感召性主要是由两种因素决定:首先是源于大学生道德榜样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他们及他们的事迹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其道德行为来自内心真实情感,唯有真实才能产生力量;其次是由于大学生群体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突出的群体心理影响效应.大学生道德榜样在大学生群体中树立了主流形象,其他大学生会根据群体氛围自觉调整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寻求群体归属感.

二、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弱化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通过道德榜样生动、鲜明的形象,理解道德榜样身上蕴含的道德精神实质,在思想上受到深刻的教育,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鼓舞,在感情上引起强烈共鸣,并付诸道德实践,这就是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①大学生道德榜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发挥着引导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巨大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文化的交流,大学生道德榜样教育也受到了很多冲击和挑战,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呈现了逐渐弱化的趋势.


(一)大学生道德榜样树立底线化

大学生道德榜样的感人事迹承载着高校主流道德的价值取向,大学生道德榜样的树立体现更多是对社会的价值意义.道德榜样树立底线化实质上就是把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从道德评价中抽离出来,降低道德榜样在精神上的要求,缩小道德榜样在义务范畴的范围,让每个人都能够达到道德榜样的高度,使道德榜样失去崇高性和引导性的价值本质,而沦为一种日常行为规范的工具标尺.在树立大学生道德榜样时,一些高校出于制度规定、任务要求、活动需要、工作表现等方面的考虑,选树标准不够严格,缺乏实际调查考核,只要学习成绩好、外出参赛获奖、担任学生干部就可以当道德榜样,甚至有些学生出现考试、生活作风不检、挑拨离间同学关系等情况也被直接忽略.这种低层次的大学生道德榜样大量存在,不仅不能起到模范带动作用,反而造成大学生对道德榜样的鄙视和反感.

如何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大学生道德榜样感召低迷化

在道德榜样学习中,大学生积极性不高,大学生道德榜样的感召性呈现低迷化.表现其一是对大学生道德榜样的信任性降低.即使大学生道德榜样出于大学生群体中,但一部分大学生对道德榜样事迹的第一反应不是感动、敬仰、学习,而是深究宣传报道中的某些细节,甚至怀疑其真实性.这种对大学生道德榜样的不信任是大学生对社会公共力量不信任反映,也是社会诚信缺失的一种表现.其二是对大学生道德榜样的认同性降低.一方面学习和效仿道德榜样的目的日趋现实化,对道德榜样的认识从感性价值判断向理性价值判断发展.他们不再盲目绝对服从权威,对道德榜样的态度带有鲜明的实用主义色彩.另一方面大学生的道德信仰相对缺失,道德情感逐渐麻木甚至消失,对好人好事不再热情,对坏人坏事避而远之.

(三)大学生道德榜样保护边缘化

对大学生道德榜样的保护是发挥道德榜样效应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延续性的关键所在.目前,大学生道德榜样保护方面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削弱了他们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地位,打击了新道德榜样的产生.首先,疏于关心大学生道德榜样的继续发展.出于嫉妒、逆反或抵触心理,有些人对道德榜样苛求或冷落,带给道德榜样沉重的心理负担.其次,忽视大学生道德榜样的个人利益.大学生道德榜样被附上“道德人”身份后,往往只被要求作牺牲奉献,其正常、正当利益需求和学习上的实际困难却被忽视,这使道德榜样陷入有苦难言的尴尬境地.最后,缺乏大学生道德榜样权益保障机制.现阶段除了社会热心人士和团体的捐献救助,尚未有健全的权益保障机制补偿和维护道德榜样的权益.特别是大学生因见义勇为而受伤或丧失劳动能力,除了治疗负担,还要面对今后能否重返校园和前途被改写的实际困难.大学生出于担心吃亏倒霉,不去践行道德榜样行为,让道德榜样后继乏力.三、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的途径

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的弱化引起了高校教育的广泛关注,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有效切入点.我们可以从道德榜样的产生、宣传、保护三个层面探索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的途径.

(一)道德榜样产生:合理设置评选环节,提高榜样道德要求

目前,大学生道德榜样产生方式最常见的一种是由所在组织推荐成为大学生道德榜样.在现实情况中,高校的组织推荐方式一般由大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院系的辅导员推荐符合评选条件的候选人,再由候选人填写事迹材料报送,学校根据材料情况进行筛选后确定榜样名单,随即进行公示宣传.这些评选环节缺乏性和广泛性,这种方式产生的道德榜样难以得到大学生的认同与信任.为了保证大学生道德榜样的先进性和感召力,应合理增设一些必要的评选环节:1、师生提名.由大学生所在班级的教师和同学联合提名,结合教师与朋辈两种评价;2、.包括所在集体的匿名与网上公开,充分反映大学生道德榜样的道德吸引力和群体感召性;3、随机访谈.由评选组委会对道德榜样候选人的家人、同学、老师等进行随机访谈,全面了解道德榜样的为人处事,保证道德事迹的真实性.

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发挥程度如何,很大程度上受到榜样自身道德性的制约.道德性越高的榜样其影响力越大,对大学生越容易产生感染力,激励大学生自觉学习和实践.道德性不高的道德榜样,不仅产生不了激励作用,甚至会造成反作用.要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就要对榜样的道德要求逐步提高,但并不是要求榜样本身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要强调作为道德榜样的先进性和理想性.只符合一些外在硬性条件,缺乏内在道德自觉和实际道德行为,自然不能成为大学生道德榜样,道德榜样必须坚持宁缺毋滥原则.

(二)道德榜样宣传:保证榜样的真实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

道德榜样宣传是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的关键环节,其中榜样的真实性和大学生的个性是影响道德榜样宣传的两大重要因素.因此,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必须重视这两方面工作.

第一,增强宣传报道的真实性.有些道德榜样宣传报道为了强化宣传效果,过度使用文学创作手法,在报道中添枝加叶、人为拔高,甚至捏造事实、掩盖错误,造成了大学生对道德榜样产生怀疑甚至排斥心理.道德榜样的宣传报道除了保证事迹真实,还要做到细节真实和人性真实:其一要做到细节描写真实.细节描写是宣传立体化的关键,真实恰当的细节能够使道德榜样活化,而有些宣传者以为编造一些艺术化的细枝末节使道德事迹增光添彩,这种想法只能降低道德榜样的可信度.其二要做到人性描述真实.道德榜样是“人”,而不是“神”,他们具有人性中善恶两面,不可能十全十美.特别是大学生道德榜样本身也是青少年,也会具有普通青少年爱玩、冲动、迷茫等的特点,宣传大学生道德榜样应发扬其道德精神,同时不能回避榜样的缺点和不足.如宣传报道描述的大学生道德榜样面对生活困境曾产生的畏难情绪,不仅不会影响榜样的先进性,反而使他们的人性形象更加丰满,与大学生更加亲近.

第二,注重宣传方式的多样化.大学生知识水平高、价值观多元化、个体差异大,简单生硬的道德榜样宣传方式不能引起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大学生道德榜样的宣传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利用多样的宣传方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在宣传类型上要挖掘多种类型道德榜样的事迹,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孝亲榜样、助人榜样、救人榜样、自强榜样外,还要在学习科研、创新创业、社会怎么写作等领域展现新时期大学生诚实守信、勇敢拼搏、回报社会、敢为人先等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宣传手段上要综合应用校园网、宣传栏、学院广播、校报、校园标语、网络媒体等进行立体宣传,尤其要以声音、视频、文字相结合等方式融入网络,引导大学生进行观看、评论、转发.在宣传方式上要把道德榜样事迹从课堂教育、事迹报告等静态单向模式拓展到党团活动、人物访谈、话剧演出、拍摄电影、制作动画、文艺演出等动态多维模式,让大学生道德榜样的精神深入人心.

(三)道德榜样保护:加强权益保护力度,完善权益保障机制

加强大学生道德榜样保护力度是提升大学生道德榜样效应的重要动力和必要保证.大学生道德榜样在弘扬道德精神、践行道德操守的过程中,往往比其他大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虽然他们的道德行为蕴含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追求功利性的回报,但他们的合法权益应该要受到正当保护.

其一,尊重道德榜样的个人意愿,保护隐私权.有些大学生道德榜样性格内向,为人低调,不愿意接受重复采访和跟踪采访,有些不愿意经常作事迹汇报回忆过去的伤痛,社会及学校相关单位应该要尊重本人意愿,不要以单位荣誉和利益为由勉强他们.道德榜样的树立者和宣传者要强化法制观念,对于大学生道德榜样不愿公开的私生活、家庭成员身份、单位秘密等,都应该给予充分的保护,避免因道德榜样身份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其二,关心道德榜样的切身利益.过去社会习惯注重大学生道德榜样的精神性,认为大学生道德榜样应该事事先进,步步谦让,只讲奉献不图索取,不注意贡献与物质保障同步.一些大学生道德榜样在救人受伤甚至牺牲后,只是受到精神表彰,而本人或其家庭今后要面对的却是巨额医疗费、身体残缺、就业歧视、失去亲人的悲痛等现实问题.这些不仅客观上造成当道德榜样吃亏的印象,连一些道德榜样本身也难免会有难言之痛.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单纯的精神激励不足以维护道德榜样效应的持续性,社会以及高校都需要在物质上给予奖励和补偿,对不幸牺牲者要对其亲人给予必要的安慰和抚恤.

其三,完善道德榜样的权益保障机制.大学生道德榜样的权益保障涉及到社会法律、社会保险、各级政府、社会团体、高校制度等多种力量的整合.一是完善相应的司法保障,在这个“帮还是不帮”、“帮助会不会碰瓷”的社会色彩下保证大学生道德榜样避免因利欲熏心者的反诬而被法律法规制裁.二是建立有力的道德榜样保障机制,尽快运行道德模范救助金基金,通过政府注入、社会捐助等方式筹集资金,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及时救助有困难的大学生道德榜样.三是建立高校道德榜样激励机制,在保留学籍、入党、评优、就业、创业、保研等方面对大学生道德榜样放宽要求、优先考虑,消除大学生道德榜样的后顾之忧,努力营造一个培育大学生道德榜样的良好氛围.

[注释]

①潘明芸,李登叶,徐艳:榜样效应最大化途径探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8月.

[参考文献]

[1]彭怀祖:论道德模范和道德苛求的消解――以提升榜样效应为视角[J],《学研究》,2013年3月.

[2]王颖慧:新时期道德榜样的理性解读与建构[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3月.

[3]熊辉、胡柳娟:大学生道德榜样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7月.

[4]陈丽芬、王哲锋、黄明:高校榜样教育的反思与重构[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9年4月.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广东广州511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