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家庭音乐教育

点赞:4275 浏览:158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本文从怎样合理地进行家庭音乐教育,慢慢切入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剖析.

关 键 词:儿童;家庭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259-0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身心成长是家长最为关注的事情,在教育方面都倾尽所有为孩子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许多的家长不遗余力地为孩子购写乐器,用重金聘请老师来为孩子进行辅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家长更重视对孩子的音乐教育.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由左半球和右半球组成,左半球控制逻辑思维,右半球控制形象思维.大脑有相对的分工、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保证儿童生理上的健康发展.然而音乐教育,在开发儿童大脑右半球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妙动听的音乐符合生理的韵律和节奏.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有与其生理年龄段相应感受音乐的能力.根据这样的特点,让儿童在家庭中经常接触音乐,大脑右半球就会在音乐的刺激下保持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使大脑获得良好的发展.


家庭音乐教育狭义的指对家庭未成年子女进行的音乐训练;广义的是指对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包括老人、年轻人和小孩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音乐教育活动.西方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曾指出:“音乐对人的性格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净化、美化人的心灵方面,音乐起到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学龄前儿童处于通过认知逐步把握世界的阶段,音乐教育能够同时刺激大脑左右半球,使孩子的活动得到均衡发展.

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认为:“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过程,儿童可以获得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追求目标的热情,这些经验将为儿童终生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音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把音乐要素紧密的结合,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学龄前阶段正是感觉器官发育最迅速的时期,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幼儿的感知觉,通过感知觉对音高、节奏做出各种反应来提高幼儿听觉的敏锐性和对音乐的感受性.伴随音乐的律动,使幼儿的大脑和四肢得到协调发展.

有关研究表明:正常的婴儿生下来就具备分辨声音的能力,能对不同音色建立起条件反射.2个月喜欢听妈妈唱摇篮曲和听悦耳的玩具声音,当4个月的时候就会去触碰床边悬挂的铃铛,到6个月的时候就会自己去创造声音的游戏.如:喜欢听敲击物体发出的声音,表现出人对声音所具有的敏感和喜爱.幼儿在半岁时会学习和模仿大人的语调,这不仅是学说话,而是在玩有韵律和声音的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喜欢唱歌,随着音乐的律动跳舞.其实就是家庭音乐教育中宝贵的教学内容,只要大人能足够重视,那么就能随时在客厅、卧室、院子里得到实施.

家长如何更好的进行家庭音乐教育?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早期教育最初来源父母,家庭是幼儿最早接触音乐的地方,给孩子营造一个充满音乐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音乐修养.从教育的角度来看,家长可以选择旋律优美的音乐,让孩子感受旋律的律动和变化.不要凭喜好只播放同一类型的音乐,这样限制了孩子接触其他音乐的机会.平时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孩子开展简单的音乐活动,如利用曲目编成童话,尝试进行音乐的组合搭配.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文艺晚会,通过各种形式让孩子处于充满音乐的环境当中.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对音乐产生兴趣.

儿童家庭音乐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二、科学的教育方式

(一)合理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

幼儿的特点是好玩、好动,一切从兴趣出发,家长要把握这一心理特点,把音乐同幼儿的生活融为一体,让幼儿在玩乐中受到熏陶.家长应多学习一些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将科学的方法运用到孩子的教育当中去,根据其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选择一些合适的曲目,做到因材施教.

(二)做到多赏识、少训导

家长望子心切,在孩子的音乐学习中,不免心浮气躁,常常过度批评孩子,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那样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因此,家长要用正确的教育观耐心启发孩子,用平和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的错误,适当给予表扬,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三、合理利用生活资源

随着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已经走进每个家庭,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书本获得各种音乐信息,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易拉罐,玻璃杯,碗、锅子等材料制作成简单的打击乐器,在敲敲打打的玩乐中进行教育.

在目前社会上,家庭音乐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盲目的逼迫

父母的思想取代了孩子的意愿,不顾孩子的自身条件,强行逼迫孩子进行学习,这样将极大伤害孩子的心灵,使身心得不到发展.

强制性教育

学龄前儿童还不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然而父母的指令取代了孩子的主动,孩子把音乐学习当成差事,从而影响学习的兴趣.

培养孩子的音乐特长得从实际出发,切勿强行逼迫,否则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