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基础教育的

点赞:2957 浏览:92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小提琴声音优美,音乐表现力很强,是弦乐家族里的主要成员之一,学习小提琴能够使人们更好的认识音乐、理解音乐和欣赏音乐.本文从认识小提琴、学琴年龄问题、小提琴音感和音准的培养、重视演奏小提琴的姿势、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小提琴基础教育的几点看法,为教师和家长们辅导孩子学习小提琴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小提琴;音乐;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J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114-01

随着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学习小提琴的学生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早,我国也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小提琴人才和教师.小提琴是弦乐家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里的主要成员之一.弦乐是最能直击和打动人类心灵的音乐,声音十分优美,音乐表现力很强,学习小提琴能够使人们更好的认识音乐、理解音乐和欣赏音乐.本文提出了小提琴基础教育的几点看法,以更好的帮助教师和家长们辅导孩子学习小提琴,不要走弯路,用最正确、最直观的方法以把孩子自身潜能完全挖掘出来.

一、认识小提琴

小提琴起源于欧洲的意大利,至今约有五百年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中期,到1600年左右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乐器.小提琴由30多个零件组成.琴头呈漩涡状,附有四根弦:1弦(E弦)、2弦(A弦)、3弦(D弦)和4弦(G弦).弦枕上的四个勾槽,用于确定弦的位置.指板固定在琴颈上,并从弦枕端开始增加宽度,以便运弓.演奏时,左手手指在纸板上压弦控制音的高低.能否使琴声优美动听,取决于琴弦及其张力、琴马质量以及演奏者运弓的压力与速度.


二、学琴年龄的问题

一般而言,儿童期的身心发展可分为六个主要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17、18).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越早学琴越好,实际情况是,童年期之前的孩子容易活波好动,虽然很多孩子喜欢音乐,但是坐不住或站不住,而且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所以笔者不提倡6岁之前的孩子学习乐器.

三、关于小提琴音感和音准的培养

音阶虽然比较枯燥无趣,但却是小提琴演奏技术的基础.小孩子从小一定要重视音感和音准的培养.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个10岁拉小提琴的孩子,从5岁就开始学琴,可是到了10岁拉莫扎特的《小星星》音还拉不准.小提琴是个比较特殊的乐器,不像键盘乐器,不需要掌握音准音高,小提琴演奏者的首要功课就是学习音准,在每一个音符都“靠谱”的基础上才能谈到音乐表现之类的问题.还有音感――音乐感觉,有的教师认为先学好基本功再练习音乐感觉,可是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随着孩子越来越熟悉拉琴技巧而完全忽略了音乐感觉的培养,一旦有一天我们再和孩子们讲音乐感觉,这个乐曲应该怎么表现,孩子已经不太适应了,因为他(她)已经习惯了不带感情的去拉琴.

音感和音准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基本功的练习.目前,传统的国外基本功练习教材有两套,一套为《什拉迪克》,另一套为《塞夫契克》.我国也有一些小提琴老师编写的基本功教材.例如,上海音乐学院丁芷诺教授编写的《小提琴基本功强化训练教材》,适用于不同程度(高、中、低)的琴童使用.

四、重视演奏小提琴的姿势

小孩学琴从小就培养好良好的小提琴演奏姿势,包括站姿、持琴、坐姿、左手持琴手型、右手持弓手型等.以持琴为例,琴与身体中线的夹角为45度左右,但也不完全一样,因人而异,可根据右臂的长短而定.左手持琴时,左手腕与小臂自然形成一条直线,微微向外弯.此外,为了使左手在换把时得到最大的自由和放松,琴头尽可能高一些,做到琴弦与地面保持平行为最好.

五、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

笔者经常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到这样的学生,弓法和手指完全是错误的或者夹琴姿势不正确让孩子形成了高低肩诸如此类的问题,这都是因为教师本身对于小提琴这门乐器缺乏专业的认知和了解或是忽略了教学的个体性而造成的,所以教师必须要自己先装满一桶水才能教好学生一杯水,如果自身都欠缺就应该多学习多弥补,毕竟如果学习了不正确的姿势或者方法再去改正就很难,也给学生和家长学习音乐和乐器的道路带来坎坷.

综上所述,教师的责任重于泰山,孩子都是一张白纸,你在白纸上面画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教师对于小提琴基础教育不要小看,说不定哪个孩子就是未来的盛中国、吕思清、宁峰等.教师要多多提高自己自身的教学和专业水平,这样必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