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农药污染是减少农业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点赞:7088 浏览:228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农药污染现状

农药主要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鼠害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已由温饱型逐渐转向保健型,无公害农产品越来越倍受人们的亲睐,但农产品中农药等有害物质污染现象时有发生.

如:2013年5月4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记者在山东潍坊地区采访时发现,当地有些姜农使用神农丹种姜,神农丹的主要成分是涕灭威,是一种剧毒农药,50mg就可致一个50kg重的人死亡.涕灭威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被植物全身吸收.当地农民根本不吃使用过这种剧毒农药的姜.还有2011年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万寿桥工商所执法人员在辖区一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内查获两个使用硫磺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1000kg.2013年5月6日上午,在南京众彩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一车来自潍坊的生姜被查出农残“氨基甲酸酯”超标,市场已将这批生姜进行封存,并将取样送有关农残检测机构进行定量检测.

农药污染事件屡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少数农民对农药的认识不强,施用农药时,没有按照农药操作规程施药,甚至明明知道是有毒农药,为防治病虫,为了高产,为了赚钱,还在喷施.还有的农民盲目混用多种农药,这样反复不合理使用农药,使病害虫抗药性增强,致使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超标,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进而破坏了农业环境.

二、农药污染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农业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施用农药会有三种途径进入农业环境.

1.施用农药污染了大气.

农药多数是以液体形式喷洒使用,在喷洒过程中或使用后,30%~40%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耕地及农产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大气中的农药还可能随着气流漂移,扩散到附近地区或更远的地方.空气中的除草剂浓度较高时,还会对敏感作物造成药害.污染一旦达到一定程度,势必会对人体健康及整个生态平衡造成威胁.

2.施用农药污染了水环境

水体中农药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向水体直接施用农药,如防治鱼、虾病喷施农药;农药随雨水落入水体;植物或土壤粘附的农药,经水冲刷或溶解进入水体;生产农药的工业废水或含有农药的生活污水等进入水体等.农药对水体的污染,不仅可造成鱼、贝、虾等水生生物中毒死亡,同时还可能污染饮用水,威胁人体的健康.

3.施用农药污染了土壤

土壤中的农药来源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农药直接进入土壤,如除草剂的施用;第二种是防治病虫害喷撒农田的各类农药;第三种是随着大气沉降,灌溉水和植物残体.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通过生物链形式进行转移和传递而蓄积于食物链顶端的生物体中,人类处在食物链的顶端,最易受到农药残毒生物富集后的危害.据文献报道,农药利用率一般为10%,约90%的残留在环境中,造成对土壤的污染,受污染的农产品,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对人体身体产生间接危害.


三、保护农业环境,减轻农药污染的对策

用沼液防病虫,减轻农药污染.

沼液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氨基酸、微量元素、植物生长刺激素、B族维生素、某些抗生素等.其中有机酸中的丁酸和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吲哚乙酸以及维生素B12,对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沼液中的氨和铵盐、某些抗生素等对作物病虫有直接作用.实践证明,沼液防治病虫害,无污染、无残毒、无抗药性.同时,沼液对粮食、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等13种作物中的23种病害和14种害虫有防治作用.

据资料显示:用沼液喷施果树,对红蜘蛛成虫杀灭率为91.5%,虫卵杀灭率为86%.用沼液防治玉米螟一般每年可造成产量损失5~15%.取过滤后的沼液1份加水3份,混合均匀后叶面喷施黄瓜,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效果可达90%以上.用浓度为50%以上的沼液处理黄瓜能有效地抑制病.喷施沼液防治番茄早疫病.取过滤后的沼液1份加水3份,混合均匀后叶面喷施番茄,可防治番茄早疫病,效果可达80%以上.因此,大力提倡用沼液防病虫,可以减轻农药污染.

合理使用农药,正确诊断,对症用药.

当农田中发现病虫时,首先,要了解田间发生的是病害还是虫害,是什么病或是什么虫.其次,还要了解所购农药的成份、特性、用途.如菜青虫选用阿维茵素防治;蚜虫、飞虱、叶蝉选用吡虫啉防治;菜青虫选用敌百虫防治;病选用粉锈宁、烯唑醇防治等;总之,在施药前,我们必须根据防治对象选用适宜的农药,切实做到对症下药,这样才能避免盲目用药,方可充分发挥药剂本身的效能.

搞好预测预报,适时施药.

一般防治病害要掌握在发生初期,防治虫害掌握在低龄阶段,防治草害掌握在杂草萌芽期或幼苗期,结合田间实际调查,搞好预测预报,适时施药.同时,还要根据病虫害发生为害不同的特点和不同药剂的性能,抓住关键时期,及时用药防治.如在防治虫害时,应在害虫3龄期以前,利用害虫幼龄期抗药性弱的特点,施药较合适,效果会更好.

4.交替施药轮换用药.

对同种作物长期、反复使用一种农药,害虫易产生抗药性,久而久之,这种农药就达不到它原来的防治效果.因此,对防治对象要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可延缓产生抗药性,充分发挥农药药效.同时,要注意长期使用一种或同一类农药防治某一种害虫或病菌,易使害虫或病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因此,要尽可能轮换用药,防治效果达到最佳.

5.科学混用农药.

科学地进行不同农药混用,可以起到一定的增效作用,兼治多种病虫,降低毒性,增强人畜安全性,延缓病虫抗药性,节省人力和用药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防治效果.但有些混用不科学,将会降低药效,如托布津、多菌灵、代森锌、苯菌灵、福美双等不能与铜制剂混用.

同时,注意混配农药一定要掌握混配原则,即混合后药效降低的不能混用,碱性农药与酸性农药不能混合使用,混合后产生化学变化或引起植物药害的不能混用,混合后产生絮状物或沉淀的不能混用.

治理农药污染是减少农业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业环境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总之,只有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保护农业环境,治理农药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