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比较

点赞:20448 浏览:9320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是“三位一体”的艺术,这是他们的公共点,但戏剧表演局限于舞台剧场,而影视表演无所限制,其表演任务又是基本相同的,表现力在本质上也是相同的.

关 键 词:戏剧表现;影视表演;表演任务;演员

中图分类号:J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033-02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一样都是一种“弄检测成真”的艺术.20世纪初,国外的戏剧艺术传入我国,为中国大众所广泛接受、吸收并发展,称为话剧,成为与戏曲并行的一种表演艺术.本文谈到的戏剧表演,主要是指话剧艺术.而影视表演的一种特殊表现手段.指特写、近景镜头揭示人物面部细微表演的一种理论.以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词等直接或者借助技术设备以声音、表情、动作,公开把剧本中角色人物的各个细节或特性或者作品中蕴含的内容通过电影,电视等媒体形式再现出来.

不同的艺术品类自然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美学素质.在戏剧表演中,演员追求的是舞台表演美,而影视表演中演员追求的则是画面造型之中的镜头美.试着把影视表演和戏剧表演进行一个比较,相同之处,首先是戏剧表演和影视表演都是“三位一体”的艺术,就是说,演员既是创作材料也是工具,同时还是创造者,三合一.称“三位一体”,也叫做二度创作.不同的是,影视表演是莹屏上的,他们的情绪需要慢慢的积累,再爆发出来.感觉上要静、柔一些,戏剧表演主要是舞台上的,也注重舞台上的调动,而且他们的情绪看起来比较激动、夸张.影视表演强调细节,如表情神态等因为影视表演者的所有细部都可以被镜头放大戏剧表演强调肢体,因为舞台和观众的限制,表演者的神态对于观众是模糊地,所以肢体和动作就相对要夸张.如今,影视剧演员和戏剧演员已经没有明显的划分了,很多舞台剧演员,像人艺的演员徐帆《唐山大地震》,杨立新《我爱我家》,他们拍摄的影视剧早已深入人心,可是鲜有观众知道他们是戏剧演员.再说说那些个回到戏剧舞台去过把瘾的影视剧演员,如:黄磊《暗恋桃花源》、张丰毅《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等.因此可以证明,演员们利用自身内外的条件创造角色的途径是一致的.戏剧表演和影视剧表演都需要检测定性.众所周知,戏剧表演是在“第四堵墙”内进行的,这道“墙”外面是真实的现实世界,为了让观众进入置身于戏中,“墙”内的演员必须做到”真看真听真感觉“,而这个表演前提就是检测定性,举个例子.教学期间,即将让学生期末汇报演出,我和学生就去学校附近的河边排练,在有花有草的林子里,我们开始排练,虽然周边环境和舞台布置很相象,可是在那儿,我们却感觉不到丝毫在舞台上的自然,当时很诧异,为什么我们努力把舞台布置得真实,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表演却没有舞台上的信念感,真实环境的空间大,我们的声音很微弱,人也很渺小,身边还不时溜达过几个遛弯的大爷大妈.没有舞台下的观众,甚至是排练时台下一排排的空椅子等因此特别的别扭,我们的表演显得不合时宜的虚检测,表演与现实发生了矛盾.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比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影视表演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谈到影视剧的表演,屏幕形象的一个特点是比舞台形象具有更丰富、更细腻的心理描写.影视特写(包括近景)善于摄取极其细微的动作、极其微妙的细节以及细微变化的面部表情,包括眼睛的闪动、睫毛的颤抖、甚至眼球的变化等,并能揭示出面部表情后面潜在的感情和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从而造成一种心理效果,使观众看到可见面部表情以外更多的东西,“感悟”到表情以外更多的含义,如人物复杂的遭遇,人物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人物与周围人物细致微妙的复杂关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等.在实景拍摄中,不可能做到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许多有难度的表演,必须借助分镜头,后期剪辑来完成.甚至场景,如1985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紫色》中,为了在夏天拍摄下雪天的场景,拍摄现场铺满了白色的泡沫颗粒,近景中的衣帽,远景中的屋顶.演员则在七月酷暑天,穿着皮袄,哈着气,努力体会寒冬的的感觉.各类影视拍摄基地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棚里搭景拍摄的影视剧也比比皆是,因此,无论影视剧如何淡化检测定性,也不可能让它消失匿迹.因此,演员们从最初开始,就进入了检测定性的规定情境中.两者不同之处在于,首先,戏剧表演和影视剧表演在核心问题上是不相同的.戏剧表演依赖的是行动的技巧,舞台表演以可以视听的形体动作和语言行动为主导向观众传达舞台角色的信息.而影视表演则是依赖演员心灵的技巧.

无论是戏剧还是电视剧都要求演员创造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并使之具有审美价值.在塑造形象时都要求演员“化身成角色”,即演员以其自身为载体,使之变为剧本中之人物,表现出另一种性格,成为另一个人物.戏剧演员一般是按照时间和剧情发展的顺序来创造自己的角色,在这个顺序之中努力使人物性格的发展连贯、有层次、有起伏,而且前后和谐统一.戏剧舞台上表演喜怒悲哀,可以借助形体动作和声音形式的夸张,可是在影视表演中,再的表演也只能是用心深入体验的结果,因为人的外部行动永远是以人的心理作为依据.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创作过程自然也是有区别的,比如,像我国的样板戏《沙家浜》中,戏剧演员在镜头前的表演,往往会让人觉得表演痕迹过重,带有很明显的舞台痕迹.刚从电影学院毕业时,在校演惯了戏剧小品,初次拍摄影视剧也会非常不适应,经常厌烦电影的间断性,适应舞台的间断性.我在拍摄影视剧的过程中,喜欢一个镜头一条过的感觉,但是,因为各种原因,不断的被要求重来,自然越到后面感觉越不好,总是前几条的状态是最佳的.有位美国演员说过:“我认为演员最好先上舞台,然后在去拍电影,因为在剧场幕布升起之后,演员就全靠自己了,所以从此学会如何在那种条件下处理自己的行动,并队自己的行动负责,这是演员们都必须具备的控制能力.”关于两者之间的异同,历史上曾有过争议,有人不认同它们是同一种艺术,理由是两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主要是认为由于两者表演形式,体现方法,供给观众看的方式不同等等.而认同两者是同一种艺术的说法的理由是,它们的表现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艺术在创作任务上应该是共同的.它们最重要的特点是为了创造、塑造更好的角色,以至化身成角色的艺术.而且两者都是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影视表演的制作过程又与戏剧表演有所不同.影视主要是依靠画面来表现的.由画面构成的艺术语言是它们的第一要素,它主要是以“导演为中心”而演员在整体的屏幕或银幕中只是起到一个元素的作用,景物、道具、灯光等部门都可以参与剧情,能够独立的表现其内涵和寓意,在影视剧中“景物”已经改变了它们的从属地位,而是和演员的表演一样是屏幕与银幕造型中的重要元素,和演员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塑造屏幕与银幕形象的任务.这就形成了电视与电影艺术不是以演员的表演为基础,而是以整体画面的造型为基础的美学特征.影视表演是活动的造型艺术.演员在无限的现实表演区里要考虑到摄影机镜头里构图的要求.表演时要适应摄影师、灯光师从摄影技巧上对演员的要求.不同摄影技巧的处理,推拉摇移、俯仰升降、长短焦距等对演员的表演有不同的要求和限制.在拍摄《家园》的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拍戏,我疯狂的投入角色创作中,在现场拍摄中完全忘我,根本就无心去找镜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拍摄近景,什么时候是大全景,大全景时则情绪饱满,哭得稀里哗啦的.而拍近景和特写时眼睛早已哭肿,再想找感觉却已疲惫不堪了.并且,在人群中的戏,我也不会下意识的去找镜头和光源,常常被人挡脸或挡光.因此,影视演员在摄影机前的镜头感不像舞台演员对舞台和观众距离那样能明显感觉和易于掌握,所以影视演员一定要掌握好对摄影机具体感受的本领.

当然,影视剧里的表演已经不能简单地用真实、自然去作评判了,也不是靠演员的经验和演技,就能够打动观众的表演,应该是来自演员内心的一种力量,被角色所紧紧扣住,全力以赴,把诠释好角色当作对自己的挑战.作为一名演员,要想在戏剧和影视剧表演中创造出让观众满意的作品,就必须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并充实自己,总结过往经验,展示自己的特长与才华.在了解戏剧与影视表演异同后,取长补短,为日后创造出完美的角色形象而奋斗不止,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亲缘关系是割不断的,也无须去割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