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与思想政治教育对大众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作用

点赞:10437 浏览:370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文化价值观下,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发挥其在人格塑造中的调节作用.大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方面必须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怎么写作,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对大众文化建设进行价值导向.本文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众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的理论依据与必要性.

[关 键 词]十八大;思想政治教育大众文化;价值导向;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152-03

在去年结束的十八大报告会议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怎么写作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文化同世界上众多事物一样,有着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先进的、科学的文化催人奋进,而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则使人意志消沉,萎靡不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特殊的文化实践形式和意识形态活动,是社会精神文化生产的重要方式.

十八大与思想政治教育对大众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拥有先进文化,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命运.在十八大报告第六部分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他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怎么写作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艺术,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特殊的文化实践形式和意识形态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生产和建设的重要方式更是大众文化传播和整合的重要手段.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条件下人的价值理想、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选择,并不只是经济表面的装饰物,而是内在于经济的精神力量.所以,在面对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时,要求建立起与新的经济转型结构及形式相适应的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的转型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在人类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文化的种类和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其中大众文化是文化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它指的是社会成员中大多数成员的文化样式.这里的“大多数”既可以指某种文化的可接受性,即大多数成员可接受,可理解从而可以享受的文化,同时也指社会大多数成员集体创造的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的文化样式.按照这样的理解,大众文化的实质是可接受、可理解、可享用的文化成果.如果从这种文化的生产途径来看,那么,它不仅包括如上所述的集体成员的生产,也包括文化精英们所生产的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的文化.在这后一种形式的大众文化中,知识精英的文化意识与大众生活经验互相融合,获得了大众化的表达形式,人们常说的知识性与趣味性,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统一,就是其典型表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特殊的文化实践形式和意识形态活动,它对大众文化的建设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大众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特殊的文化实践形式和意识形态活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生产的重要方式.对其文化价值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而且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国家软实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精神性存在,归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同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构成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归属于社会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发展融为一体,在文化发展中发挥着价值主导作用,标识着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发展水平,在现代社会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社会文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产生的教育功能,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化选择、文化整合、文化传播、文化创造四个方面.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传递和选择文化,并通过文化的传递和选择去实现其培养人的本体功能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其文化选择即是指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对现代社会存在的多元文化进行撷取与吸收或排斥与舍弃.“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导向性.意识形态是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指同人们的社会经济基础、利益、立场和主张相适应的思想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信息和思想观念的活动,而是要求教育者在‘信息输入’时自觉按照社会主导的价值体系进行文化选择,过滤文化环境中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运行相抵触的文化要素,同时输入积极的文化要素,以保证文化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在本质上,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是一种文化选择的引导工作.其对文化选择的结果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被尊崇、强化并大力宣扬;而相反的则被压制、淡化乃至清除.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导向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坚定的阶级立场、鲜明的价值取向为核心,论证、宣扬、倡导符合国家政权统治的意图和要求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为巩固国家政权和维护社会秩序,在意识形态领域实现价值观的统一与控制,是一种国家统治力量在精神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一方面,统治阶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从政治认知和政治参与的角度,培育出符合统治阶级利益要求的公民个体来参与国家和政府的政治生活;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和弘扬一种意识形态的权威,以便说明和论证权力存在和国家统治的合理性,促进社会和谐安定.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社会个体成员灌输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形成一定的政治意识、政治觉悟和政治信仰,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和维护国家统治与利益.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权益关系的多样化会导致社会个体观念意识和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边性和差异性的增强.在这样的社会前提下,要维持社会整体的稳定和谐,国家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加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观统领.大众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理应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重视.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对大众文化建设导向的必要性


“纵观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河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从经济的角度来认识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只看着是一种经济活动方式或经济现象,这在经济领域无疑是正确的.但从广义上讲,经济行为也是人类特有文化实践的表现形式.”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条件下人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选择,并不只是经济表面的装饰物,而是内在于经济的精神力量.所以,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要求建立起与新的经济转型结构及形式相适应的文化背景,实现文化的转型与创新.在全球化日益频繁的影响下,人际交往关系的普遍化和经常化,进而大大地增进文化交流的普遍化,缩小民族文化上的差异,使各民族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在文化上可以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内容越来越多,人们可选择接受和吸收的文化种类也日益丰富.在这么一个多元文化紧密交融的时代,特别是对一个正处在发展和转型中的国家而言,其影响和作用就像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有正有负.我们既要看到多元文化发展给我国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同时也不可忽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十八大报告会议上,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关键是要加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艺术,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而建设人们所共同享有的大众文化正好映证了这一思想方针.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大工程,它需要多个部门和组织的建设和配合,需要有凝聚一心的精神斗志.因此,大众文化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下服从并且怎么写作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事业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而一个真正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是体现在社会物质文明的健康发展更应体现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上,这两者应同步推进和完善,才能向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新目标更进一步.这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众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围绕着有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两个中心来展开.

(一)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营造健康合理的社会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影响下,对于我国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大众文化的指导和建设可以说是利弊共存.我们应当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立足于国情,立足于本民族大众文化,清醒地选择和正确地引导我国民族大众文化的发展.采用正确的文化宣传和教育方式融入到以人民大众的文化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从而推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方面而言,因为社会主义时代人民大众的文化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由它所在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整体结构所规定的.因此,它一方面必须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的目标为指导,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为宗旨,这是它的本质规定性之所在.而另一方面,它又同时承担着特殊文化形式和一般文化传统的角色,这就使它内在地要求自己时刻关注世界文化总体格局的发展,不断增强自己对现代人类文化精神的包容性.而大众文化因其通俗易懂,形式丰富多样、受众广,人民参与性障碍少因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于国民文化素质和国民思想道德的提高意义重大.但由于中国的大众文化是一个内容繁杂的结构体系,呈现出一种传统与现代,精华与糟粕共存的局面.“因此,当代大众文化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营造良好的观念环境过程中,就必须有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流价值观进行引导.一方面,既要对不适应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结构转型的腐朽的观念进行最彻底的批判,另一方面,又要对与完善现代市场经济建设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新思想、新观念进行不遗余力的宣传教育.”

(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求公民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与此同时,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一个国家是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势,对于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历史条件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中心,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大众文化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里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一部分,二者互相依存.所以大众文化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确引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人民群众热切希望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享有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生活.应当看到,虽然目前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已经大为改善,但还是存在大部分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参与热情还不够高能让人民真正享有的文化成果还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加大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众文化的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大众文化不仅是一种关心人民命运,反映人民心声,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更要贴近人民生活,在人民生产生活中挖掘素材,在人民的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

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可以引导大众文化建设过程中在当前充分利用蓬勃兴起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社会文化等大众文化的具体样态,发挥影视、通俗文艺、通俗音乐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的形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在经过改革开放,全球化不断加深各种类型的文化不断碰撞和融合的宏观社会背景下,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引导人们的思想,也是新形势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政治优势,在各种多元文化蓬勃发展的新世纪更加突出了其倡导社会主流的大众文化的功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它要求市场经济服从于怎么写作于社会主义事业总体价值目标,这使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生产必然接受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制约,抵制不利于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价值观,遏制并且抵御大众文化中反文化隐含的价值观的流行与扩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大众文化的积极正面能动的调节作用,让人们通过大众文化的传播和实践认识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意义,分清文化环境下的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和反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建设一个“以人为本”为基础的良好社会和谐氛围,抓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个大变革、大发展、大跨越的战略机遇期迎接挑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大众文化的灵魂,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健康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