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点赞:16201 浏览:70618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人的健康标准不只是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家长和教育界的人的重视,因为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一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以及维持这种健康状态的措施,而体育教学正是维持良好状态、促进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体育运动能使人处于乐观活跃的状态,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作用重大.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这是一个追求知识的时代,许多的家长和学校把注意力全放在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忽略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健康教育,把孩子们培养成了“高分低能儿”.这种只重视成绩、重视智力培养儿忽视非智力培养的做法,非常不利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随着独生子女的队伍不断扩大,很多的围绕在孩子们身上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家长的溺爱,学校的不重视,许多的孩子自私自利、以自己为中心,甚至有一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势头,完全没有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等的优良品质.

再就是,由于现在思想的开放,网络的发达,孩子们普遍都“早熟”,而年龄偏小,还没有完全辨别良莠信息的能力,以至于胡乱模仿,将家长至于尴尬的境地.还有一些孩子们,具有冒险意识、冒险精神,却没有抗挫折的能力,意志力与心理承受能力都非常差,以至于碰到困难就一蹶不振,悲观情绪久久不能克服.

还有就是孩子青春期的教育,性教育不可少,但是中国的思想还是想对很保守的,面对刚上小学的孩子,很少有家长涉及到性方面的教育,觉得难以启齿,以至于发生本不该发生的事时哀叹后悔.其实,这方面的教育不用如此隐晦,早在鲁迅先生的时代,他就给孩子们讲述这方面的知识.越是理解就越是不走偏,相反的,孩子们的好奇心不被解决就很难满足.

二、科学的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2.1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身体素质,也为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基础,因为体育锻炼强身健体,身体正常发展,充满力量,增强自身吸引力.

2.2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体育运动项目是需要一定能力,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自身肢体的协调能力要好.比如说,篮球项目需要参与者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既要防止对方进攻,又要找准时机带球跑跳投篮,还要时刻注意场上每一个成员的位置变动,快速准确的判断出自己的队友,平时做起来很连贯的动作是需要一定能力的,而体育项目所需要的能力与参加者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形成了一对矛盾问题.所以,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都需要毅力、需要坚持,要有不怕困难的勇气,从而加强了心理的承受能力,促进了心理健康的发展.


2.3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一个人的人际交往程度是有这个人的热情程度决定的,每天心情愉快、笑容满面的人人际关系比那些郁郁寡欢、愁容满面的人的人际关系要好的多,也许是有些人天生就不善言谈、冷若冰霜.体育运动能够很好地改变这一现状,在运动中,身体动作与手势要占多数,不是靠语言为直接传播媒介的.而且,在集体活动中,要服从组织者的安排、尊重观众的态度、与同伴们并肩作战,在这个时候就会自然的注意自己的形象、约束自己的行为、加强自身的义务感与责任感.以上方面都做好了,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被别人友好对待,人际关系自然改善.

2.4调节起伏不定的情绪

体育运动使自身的细胞都处于活跃状态,直接带给人愉快的感觉,能够降低颓废情绪的影响.成败乃兵家常事,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积极面对的,当紧张、不安、烦躁等情绪来袭的时候,运动一下是不错的放松方式.成功与失败,无奈与释然,烦躁与高亢等情绪交替体验时,丰富的情感融合是一个人性格检验的良好时机,也是完善性格提升心理健康程度的不可多得的时刻.这种情感的体验,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

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有逆反心理,觉得有自己独特的眼光看问题,用自己的思维辨析事情,不用家长时刻的提醒牵绊.受到表扬了,得到同学们的追捧了就洋洋自得,觉得自己是天才,认为自己多么了不起,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教育,很可能有成为仲永的遗憾隐患.还有的孩子在课程上做的差一些,就因此自卑,对自己没有信心,失去读书的乐趣,对于这样的情况,就要教育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可以自暴自弃.教师们要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调整心态,积极乐观的面对困难挫折,适当的控制自己的脾气,做一个有涵养的人.

小学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心理健康与体育教学完美融合

3.1体育课加强心理教学

大多数的体育课只是教学生们如何打篮球、踢足球、掷铅球等等体育项目的规范动作与技巧,很少提到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体育只是一种实际动作课程,很少有理论的教授,同学们对枯燥的理论也不感兴趣,对于这一理论薄弱环节,学校应该加以重视,将理论的考察归入期末成绩里面.

3.2因材施教更专业

不同的孩子的身体状况不同,业余兴趣与特长也不同,通过体育教育可以看出孩子们在哪些方面有特长,以及这些特长的体育项目与他们的身体状况是不是相适应.对一些性格比较内向、孤僻的孩子们,可以安排他们拔河比赛;对于易爆易怒、性子急躁的孩子们,可以安排他们下象棋;对于优柔寡断、一直不定的孩子们,可以安排他们打篮球;对于缺乏自信心、自卑的孩子们,可以安排他们长跑、游泳等等.让体育教学推动学生们人格的发展,针对性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学校要多举办一些体育运动游戏,提高小学生的上学兴趣.篮球赛对于小学生来说不怎么现实,但足球赛、兵乓球赛都是很好的选择,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不仅劳逸结合,利于孩子们成长,还能培养学生的课外兴趣,发掘潜能.举办一些亲子体育活动项目,也有利于孩子们和家长亲密关系的培养,增进感情,减少家庭矛盾的发生.

3.3合理负荷更健康

负荷运动是一项非常锻炼人意志的项目,我们在平时看的军事类节目中,负荷跑步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负荷慢跑属于有氧运动,这种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改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控制好锻炼的时间对学生们的意志力是一个很好的检验与锻炼.

四、总结

体育运动可以让学生们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性格方面的不足,对自己的优缺点做出准确的评价,能够可观公正的认识自己.同时,体育活动能让学生们与他人融为一体,增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他人和谐相处、互帮互助.体育还能使学生们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端正心态、平稳情绪,健康发展.除此之外,体育能够发散思维,促进智力的发展,体育运动中肢体协调的要求可以使左右脑一块开发,促进人身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