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阶段的德育教育

点赞:25117 浏览:1178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德育教育在任何一个学校都应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最前线的一个实施者和执行者,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是不可取代的.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尤其是作为大专阶段的德育工作,更应该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

大专阶段的德育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工作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德育教育;德育目标;德育原则;德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238-01

新时期大专阶段的班级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的的现象,一方面是一些学生不好教,自己的真诚付出,往往得到的却是学生的冷漠拒绝;另一方面是学校德育工作与家庭教育的脱节;最后就是现在学校德育工作的滞后,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和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想真正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德育最基本的问题开始做出改变.


一、德育目标的确立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二、需要遵循的德育原则

根据大专学生心理、生理以及培养方向的变化,班主任在德育教育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德育原则.

(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学生的“实际”有三个方面:首先是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都有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在道德行为、道德意识方面有较大差异.其次,是学生的个性差异.再次,是学生当前的思想实际.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所以其思想实际必然会有时代色彩,会随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要深入学生调查研究,做到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

(二)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实践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之一.这要求班主任做到:1、尊重学生人格,信任学生的能力.一些日常班级管理工作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管理,这也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2、要敢于、善于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应在学生原有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要求,要求一经提出,就要坚决执行,不能朝令夕改,以免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影响德育的严肃性.

(三)知行统一的原则

知行统一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学生相应的实际锻炼和行为训练,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联系起来,使学生知行统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求做到:1、联系实际向学生进行道德理论教育,晓之以理.2、指导学生将思想认识落实到实践活动中,导之以行.

(四)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重视和依靠集体,通过集体教育个人;又重视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通过个人教育集体,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相互影响关系.要求做到:1、重视组织和培养良好的学生集体.2、善于把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结合起来.

(五)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对各方面的教育影响要加以组织和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德育内容和要求应循序渐进,前后连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要求做到:1、统一校内教育力量,对学生形成一致的要求.2、争取社会和家庭的配合.3、加强德育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连贯性.

三、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1、树立高校德育工作新观念,确立现代化的德育思想;建立完整而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德育要与时俱进,带有时代性的特点.确立现代化的德育思想,改变传统的德育观念,是我们进行德育实践和提高德育实效的基础.第一、要正确看待现实社会对德育的影响,特别是从市场经济新的利益关系中,考察学生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第二、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让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作用体现在实现德育目标的要求中,培养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第三、树立“德育首位”和“素质教育”的德育观念.同时,我们还要树立“德育效益”、“终身发展”和“个性特长充分发挥的人才观念”等,并在德育实践中加以明确和不断地深化.建立完整而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主张他评与自评相结合;评价的过程要采用纵向性和个体化评价;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评价内容要以注重学生的精神品德,情感态度的发展为主,并给予学生不断的鼓励.

2、推行德育化,强调以学生为重心,构建“主体育德”的现代化德育模式.大专的德育模式建立应强调科学化和高层次.在新时期德育中,要真正把德育重心从德育工作者转向学生,视学生为道德生成的主体,、平等的对待学生.树立“主体育德”的思想,构建“主体育德”的德育模式,即德育的思考从教育者的意愿转换到受教育者主体的学生的愿望.

3、改变和创新现代化的德育方法,实现德育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由传授知识向塑造人格、由封闭式向开放式的转变,增强德育实效.新时期高校的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法,实现由单向灌输向与学生平等交流,由封闭式单一的课堂教学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实践,由简单的传授知识到塑造学生和谐人格的转变.推行多元化、立体化和开放式的德育方法.如利用现现代化设备的功能,建立网上信息库,开展网上咨询与交流活动,进行网上横向联合教育,利用好校园的BBS,创建学生喜欢的德育网站.

4、建设新型的德育人才队伍,实现现代化的德育管理.

德育管理是人们德育思想转化为德育实践活动的相似度检测或渠道,它集中体现了德育主体在德育实践活动中的能动作用.高校德育管理包括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德育计划、德育质量的管理等.要以尊重人,理解人、鼓励人,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作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在校内建立一个完整的德育组织系统.

5、全方位的整合德育力量,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新时期大专阶段的德育要改变过去学校内部及校内外各种德育力量,缺乏有效配合的现象,要正确处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坚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其中,学校教育应起到主导作用,家庭和社会要积极配合.同时,高校要健全领导体制,加强建设,改善条件.同时,努力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学校也要健全教育网络,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怎么写作育人落到实处,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校园风气.此外还要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和优化社会环境.只有形成以学校为核心,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德育大环境,才能最终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的伟大目标.

总之,现代教育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生存,而且还要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人类.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而是创造条件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摒弃那些与时怎么发表展不相称的德育模式、德育方法,以学生为本,使德育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努力增强德育的实效性,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