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默夫妇》解读女性形象与法律地位

点赞:14272 浏览:5950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以家庭矛盾、法律地位为题材的影片在中西电影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它不仅关注人们的内心情感,更反映一个时代或民族的变化,往往能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影片《克莱默夫妇》以单亲家庭为背景,突出道德观念,反映出以主人公乔安娜为代表的女性自我意识的回归和觉醒,其中关于子女抚养权的问题发人深省,这部经典的家庭以法律为视角对现代女性也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关 键 词]《克莱默夫妇》;女性主义;家庭模式;法律地位

一、影片简介:正视“残破家庭”

电影《克莱默夫妇》根据艾弗利·科尔曼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而成,于1979年在美国摄制完成.影片一经上映立刻引起广泛关注和轰动,斩获五项奥斯卡大奖,天才巨星达斯汀·霍夫曼和梅丽尔·斯特里普的加盟使影片增色不少,质朴、细微、真实的再现西方女性要求颠覆刻板形象的心灵呐喊,引起了时代共鸣.

泰瑞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广告职员,整天忙碌于事业的奔走中,无暇照顾妻子乔安娜和年仅6岁的儿子比利.终有一天,妻子乔安娜厌倦了繁复的家务劳动和丈夫漠不关心的态度,抛下家人离家出走.一团乱麻的泰瑞不得不放下工作亲自照看儿子,在琐碎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建立起了浓厚的父子之情.转眼一年多过去了,泰瑞突然获得妻子的消息,原来终日郁郁寡欢的妻子现在神采奕奕,从事着设计师的工作,实现了自我价值,更体会到独立的快乐和,想要回儿子开始新的生活.法庭上,夫妇二人针对儿子的抚养权问题唇舌剑,法官最终把监护权判给了乔安娜.但乔安娜在最后时刻为儿子的健康快乐放弃了抚养权,一个人离开了.

影片《克莱默夫妇》通过明暗两条主线呈现故事:一条刻画了以男主人公泰德为代表的种茶阶级男人的事业困境和家庭负担,突出婚姻七年之痒所遭遇的家庭与工作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条线叙述的则是以乔安娜为代表的普通家庭妇女从盲目消沉到独立自主,在女性主义的欢欣鼓舞下走出家庭束缚的牢笼,展现新的社会姿态,寻找自我的价值和意义.

二、乔安娜:从家庭走向社会

女性地位往往可以反映出一个时代下社会文明的进步程度.英美文学作品的男性作家大多用男人的视角阐述作品,甚至用父权意识塑造女性人物形象,赋予主人公男性主观审美和评价.

美国女性主义作家总结出了父权意识笔下的两个极端女性形象:一个是恶魔,一个是天使.这两种极端的人物形象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男性文化传统.恶魔形象根源于夏娃,她所犯下的是人类最早的“原罪”,男人承认这些罪恶但把它们归罪于女性,抵赖自己的罪行,充分反映出以男性为中心的权力结构对于具有自我意识和抗争精神的女性充满畏惧.另一个天使的形象根源于圣母,她在人们眼中是温顺、贞洁、慈爱而富有母性的,可以说对男性的世界毫无威胁,因此大受欢迎且一直被歌颂.

实际上,无论是恶魔还是天使在《克莱默夫妇》女主人公乔安娜的身上都有体现.以女主人公离家出走为分水岭,前一段是男人眼中的“天使”,后一段则是“恶魔”.

(一)男权思维下的传统女性地位

“女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是后来才变成女人.女人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命运,是男性强安在她们头上,用来限制她们的自由的.”这是著名女权主义者西蒙·德·波伏娃对传统女性形象的经典批判.

影片中乔安娜毕业于史密斯学院,是当之无愧的高材生,她聪慧机敏、独立坚强,但是结婚后为了丈夫和儿子,不得不回归家庭生活,当起了家庭主妇.在繁复琐碎的家庭劳务中,乔安娜渐渐迷失了自己,不再诗情画意,更不再充满.加之丈夫的漠不关心和极端的不理解,她越来越感到身心俱疲,对丈夫企图困住她的意愿倍感压力,甚至无从逃脱.

《克莱默夫妇》解读女性形象与法律地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人物形象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乔安娜离家出走后,丈夫泰德很是愤怒,不检测思索地对一切加以排除并强烈谴责,发出一连串的质问:“不顾一切地离开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算什么勇气?”“我的工作繁重压抑,家庭劳动又怎么相比?”“每个人的生活就是这样,女人不就是这样生活的吗?”


在克莱默夫妇的家庭冲突中,独立意识是家庭矛盾产生的根源.传统女性形象是相夫教子、与世无争的,埋没自己的个性,一心一意地照顾家庭,成为男人权力的附属品,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二)刻板形象的颠覆与回归

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兴起.此次妇女解放运动除了批判妇女在家庭、社会及法律地位上的歧视和不公以外,更强调妇女的自我意识和特殊之处,极力探索女性的社会本质和文化构成.

肖珊娜·费尔曼认为,女性是沉默、从属的,要打破这种模式就要积极的介入生活、实现自我,在不断的超越中塑造自己的主体形象.完全可以说,女性处境改善的先决条件是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婚后,乔安娜感到迷茫和孤独,与丈夫的交流越来越少,更多的感受到屈辱与不公平,从心灵上难以接受自己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而存在,认为自己应该有追求自由生活和发展空间的权力.最终,乔安娜走出家庭,彻底寻求自我解放,并在社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赢得了尊重.处于家庭和自我矛盾挣扎与压力下的乔安娜把纠结转变成反抗的策略,用自己的行动颠覆男权思维模式下女性的刻板形象.她的成功回归社会是具有独立意识的,是重新找回自我尊严和价值的成功典范.

影片中,两人沟通的桥梁建立在法庭辩论的基础上,可叹又可悲.通过这种特殊的沟通方式,丈夫泰瑞终于明白了妻子曾经经历过的痛苦和挣扎,那些孤独和苦闷并不是子虚乌有的,而妻子也体会到丈夫独自一人在竞争压力巨大的社会中打拼是多么不易.最后,乔安娜为了儿子的感受放弃了已经到手的抚养权,也是女性对于自我地位的一种新的定位.

(三)抚养权之争:法律地位可见一斑

女性家庭地位的进步是法律地位升级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对女性的认可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从家庭回归社会,具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和自我意识,才能在更高社会层次的法律层面上获得一席之地.从前的乔安娜在家庭的束缚下变得顺从,甚至懦弱,从未想过奔波于社会,更不要说对自己法律地位的争取了.然而回归并适应社会之后,她变得独立、坚强,对自己想要的地位和权利毫不放弃,甚至公然将丈夫告上法庭,这种勇气在当时男权社会眼中是惊世骇俗的.

影片在法律视角关注的是家庭的另一个问题——离婚后孩子该何去何从.当夫妻间的感情无法延续之后,离婚可以给两个人完全的自由,但孩子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割舍的牵挂.那么,成人摆脱烦恼和痛苦后该如何保护孩子,尽可能地让幼小、细腻的心灵受到最小的伤害,至关重要.影片《克莱默夫妇》中,泰瑞和妻子乔安娜分手后对孩子的处理方式值得人深思.乔安娜作为专职妈妈在离开前与儿子朝夕相处,那种深厚的感情是不可磨灭的,离开后,小比利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妈妈.此时的乔安娜有了独立并且较高的经济收入,认为自己完全能够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环境,但最后,她看着儿子的挣扎和丈夫流露的深深不舍,放弃了抚养权.

从法律的角度看:首先,影片中的法庭赋予女性平等的权利,在财产权、抚养权方面拥有平等的地位,可以争论可以举证,来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其次,法庭最后的判决是合情合理的,一方面承认女性在抚育子女方面具有的母性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更是承认了女性可以在事业和家庭方面获得平衡,工作和家庭是可以兼得的,这是新时代女性的新标准,更提供了一个成功女性生存模式的成功范例.

三、影片女性主义崛起的启示

影片《克莱默夫妇》中的女主人公乔安娜原来是刻板的,在后来的颠覆中展现了女性独特的人格魅力.她所表现的在社会中拼搏、在法庭上争取的自我意识犹如一股强大的潮流,荡涤着所有传统女性的守旧意识,鼓励女性尊严和地位的崛起.

女权主义在现今社会已经屡见不鲜,但真正的男女平等其实没有也很难达到,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一定程度上无法和男人一样在社会上战斗,这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不应回避也不可避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就只能束缚在婚姻和孩子身上,女性幸福的前提是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也就是独立的尊严.只有在这一基本前提实现的情况下,女性才能追求更高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影片的导演正是为了阐述这一认知,才给女主人公乔安娜设计了一场颠覆刻板形象,找寻自我地位的变革之路.

也许,大部分妇女已经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了出来,但看似完美的家庭并不是坚不可摧的.世界性的剧烈变化之一就是离婚率持续上升,现代家庭婚姻关系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为了经济利益、生存需要,而是更多地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由于夫妻双方彼此经济独立,感情在婚姻中的比重越来越多.那么,真正的婚姻保障其实是相互尊重和理解,彼此满足各自的独立发展需求.

从法律角度来讲,新婚姻法的出台很好地印证了新时代地位变化的新形势,关于婚前财产特别是房产归属权的界定备受瞩目,这种新的更加平等的分配其实反映了女性在新社会环境下更强的现象.女人不再依附于家庭,那么男人的经济压力也应该相应的减轻,共同抚养子女、承担家务劳动的同时也将意味着女性在社会工作中比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新婚姻法也极大保护了女性作为天然弱势一方的利益,如离婚损害赔偿权、家务劳动补偿权等,但主体并未限制在女性一方,男女平等的意识可见一斑.

四、结语

人们在谈及女性的形象和地位时,总是更多的甚至全部的和家庭联系到一起.而女性想争取自我尊严和生活的道路上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羁绊.要做到像乔安娜那样抛下一切追求自我的回归和重塑,那种义无反顾是很难做到的.化繁为简的价值理念在当下的压力和诱惑下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影片中女性的魅力深深震撼着每一个观众的心灵.她的追寻之旅,不仅感染着同时代的女性,也启迪着我们.女性要活得有尊严,像乔安娜一样不限于家庭的羁绊,赢得丈夫的理解和支持,才能真正获得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宋辉.《克莱默夫妇》的女性主义解读[J].电影文学,2012(24).

[2]刘小晨.关于女性与自我价值的思考——《克莱默夫妇》的启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04).

[3]蔡红玉,姬振亭.影片《克莱默夫妇》对现代生活的启示[J].电影文学,2012(23).

[4]王瑾.“妻子是什么?”——从《克莱默夫妇》到《时尚女魔头》浅谈美国新女性主义电影的发展[J].科技信息,2009(10).

[5]桑玉萍.从话轮转换看《克莱默夫妇》中的父子关系[J].电影文学,2010(22).

[作者简介]徐慧敏(1978—),女,河北怀安人,硕士,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