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教学反思”为载体进行师德建设

点赞:4074 浏览:102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12年年初,德州市北园小学(以下简称“北园小学”)创新工作思路,践行“以德导能,以能表德”的管理理念,开展以“教学反思”为载体的师德建设活动,并通过“反思日志”“反思周记”“反思小结”和“反思论文”等形式寻找、发现教育规律,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而增强他们的职业幸福感,最终整体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寻找载体

在过去,北园小学的师德建设未能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后来,在“以德导能,以能表德”和“向师德要质量,向细节要师德”的理念的倡导下,北园小学意识到深入推进师德建设,将师德建设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并使师德建设真正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可评价和易操作的工作,应成为学校亟待研究的课题.

经过深入思考,北园小学的领导班子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学校要帮助教师发展,使教师享受职业幸福.于是,通过听讲座和查资料,北园小学准确把握了四个理念:一是“师德是专业道德,它与教育教学密不可分”;二是“进行师德建设必须要有一个载体”;三是“要建立一个与载体相配套的完整体系”;四是“师德建设应成为有生命力、有序列性的活动”.根据这四个理念,北园小学决定以“教学反思”为载体进行师德建设.

“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它不仅能优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更能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习惯.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习惯,才能创造良好的业绩.

二、建立体系

1.反思形式

为了具体呈现教学反思,北园小学确立了五种反思形式:一是反思日志,即教师每天对教学进行反思,并形成一段完整的文字;二是反思周记,即教师每周对教学中的一个具体问题或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创新点和艺术点进行反思,并形成一篇短文;三是反思总结,即教师每月对教学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进行反思,既要表达感悟,又要阐述理论,并形成一篇相对较长的文章,旨在丰富教学思想,促进专业发展;四是反思论文,即教师把每学期的反思日志、反思周记和反思总结进行梳理与整合,总结其中的教育规律,并形成一篇论文;五是反思收获,即教师总结每学年的反思日志、反思周记、反思总结和反思论文,以发现教育规律,创新教学方法.

2.反思平台

为了将“教学反思”落到实处,北园小学为教师提供六个反思平台.一是每月组织一次反思日志、反思周记展评;二是每学期组织一次智慧实践活动,例如“春华杯”“秋实杯”等讲课比赛;三是每学期组织一次“我的教学艺术”论坛;四是收集优秀的反思周记、反思小结和反思论文,汇编成《教学思想文萃》;五是每学年举行一次反思成果展示,包括教学策略汇编、课题研究等;六是每学年评选十名教师为“教学思想先锋”,并进行表彰奖励.

3.管理方法

北园小学在校委会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与五种反思形式相对应的积分制管理办法,从定位、要求到积分的量化,都有具体的规定和详细的流程.最终,积分制管理办法经过全体教师的讨论与修改,并形成试行稿.


4.目标规划

北园小学的目标规划有两个.其一,教师团队建设目标.2012年被定为“主导反思年”,2013年被定为“自主反思年”,2014年被定为“习惯反思年”,并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能力目标和效果目标.其二,教师个人成长目标.教师通过系统的“教学反思”,养成六个职业习惯(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笔、及时总结、善于交流和互助合作),成为三种教师,完成两次转型(反思型教师——发展型教师——成就型教师).

5.工作室

师德建设工作室既是“教学反思”资料的档案室,又是《教学思想文萃》的编辑部,既是“教学反思”的展示台,又是学校的荣誉室.总之,师德建设工作室为表现突出的团队和个人搭建了展示的平台,并激励全体教师在“教学反思”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三、实践探索

北园小学“教学反思”的实践探索有六个步骤.其一,推荐文章,引领反思.学校为全体教师推荐多篇相关文章,引领教师学会反思.其二,调动骨干,做好示范.学校召集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进行讨论,使他们深刻理解“教学反思”的内涵,并要求他们做好示范.其三,抽查积分,提高实效.学校以年级组为单位,每次每组抽查2至4人,被抽查人按实际得分计分,年级组其他成员的成绩为组内被查人成绩的平均分.这样,既减轻了工作量,又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还提高了教学实效.其四,认真考核,公平公正.负责考核工作的相关教师分工明确,严格把关,认真答疑,一视同仁.其五,正面引导,积极评价.学校对教师进行正面引导,以鼓励他们克服畏难情绪,积极参与“教学反思”,最终步入良性轨道.其六,善于发现,及时积累.学校应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反思”中的闪光点,不仅要认真记录,更要总结表扬,最终形成颇具价值的“教学反思”材料.

四、初见成效

两年来,北园小学既帮助教师找到了科学、高效的发展之路,又通过“教学反思”将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转化为师德建设的过程.

1.“教学反思”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青年教师具有新颖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创新思维,但缺乏教学经验,不能轻松驾驭课堂.如果养成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那么他们的教学能力就会不断增强,最终有效掌控课堂.例如,青年教师庄绪艳,在教学工作中,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反思”活动,并不断将反思收获应用于课堂实践,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青年教师褚艳杰,在教学“小数点移位”和“带有括号的四则运算”等内容时,她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采用了拟人化的教学方法,最终提高了教学实效.

略“教学反思”为载体进行师德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反思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教学反思”提升中年教师的创新意识

中年教师具有较多的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但缺乏创新意识,而“教学反思”恰好为提升中年教师的创新意识提供广阔的平台.例如,中年教师付春晖,虽然她从教近30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骄人的教学成绩,但她仍然积极参与“教学反思”活动,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中年教师王正奇,尽管他担任班主任20余年,可他依然积极参与“教学反思”活动,最终总结出增强学生课堂注意力的三大策略(精心候课,唤起学生注意;引入竞争,使学生保持注意;体验紧张,让学生享受注意).

“教学反思”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其实,“教学反思”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炼总结、自我内化和指导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教书育人的责任感、爱岗爱生的敬业精神等),而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必然促进教师工作质量的提高.于是,教师既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又增强了职业的幸福感,还提高了生命的质量.所以,“教学反思”的真正目的在于: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从而提升道德境界,享受职业幸福,最终体验生命价值.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北园小学)

(责任编辑: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