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我国生培养模式的重构

点赞:13289 浏览:567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通过考察国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了国内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利弊,结合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实际和现状,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弊端提出了可能的改革途径.

Abstract:Byexaminingthetrainingpatternofforeignpostgraduatestudents,thispaperanalyzedtheprosandconsofdomesticpostgraduateeducationtrainingmodel,binedwiththerealityandthestatusquoofChina'sneweraofeducation,proposedthepossiblereformwaysbasedontheshortingsofpostgraduateeducationtrainingmodel.

关 键 词:研究生;培养模式;重构

Keywords:postgraduate;trainingmode;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6-0249-02

0引言

在我国,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但是也有不少的问题存在.其中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于2011年3-6月开展了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工作.结果显示:中国研究生教育地区(省、直辖市、自治区)竞争力相对稳定,但也有波动;中国研究生院排名变动较多,但总体变动幅度较小;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前50强变化较多,但总体变动幅度收窄;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排名前20强的高校学科都很齐全,这与我们世界一流大学评价形成的“世界一流大学大多是综合性大学”的结论是一致的;学科、专业分布不平衡.这一调查结果是对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现状的定性分析,相比过去发展很大,但是对比国外我们尚有很大差距.[1]

1国外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及其特点

西方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开展的比较早发展的也比较成熟,它们大致形成了学徒式、专业式、合作式和教学式这四种主要的模式.

1.1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分析学徒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最早源于19世纪的新大学运动,它首先在德国的洪堡大学形成.该模式说白了就是与师傅带徒弟的个别教育形式差不多.它的特点有:首先强调导师的作用,研究生的一切工作都要在导师的监督之下进行,研究生的要学习的内容由导师规定;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科研和撰写论文,对课程和学分没有明确的要求,也没有专门管理研究生的机构;注重学位和职业教育.这种培养模式研究生自己的选择的自主性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利于研究生个性才能的舒展,导师是培养的权威,与此相对的是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

1.2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分析专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形式化、标准化与专门化.它是针对学徒式培养模式的个性化与非正规化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它率先在美国发展成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研究生院的成立.这种培养模式更好的体现了科研与教学的并重,设置一定的学分,不同的课程,不同的管理.因此它使得研究生培养得到了规范.但是它也有自己的劣势,那就是培养主体过于单一,不能够和学校以外的需求相衔接.

1.3合作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分析合作式培养模式又称为协作式培养模式,它克服了专业式培养模式培养主体单一的弊端,强调产、学和研的一体化.走的是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道路,导师仅仅是中间人,在课程的设置和实际的管理当中所体现的复杂性是合作式和学徒式无法比拟的,研究生可以将在学校所学习的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所以该模式下所培养的人才是应用性的和开发性的.但其劣势有显而易见,那就是学生系统知识的匮乏以及学校与企业之间在管理上的冲突.

1.4教学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分析教学式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是前三种的折中和照搬,它主要面向的是具有特定职业的人,其培养目标在于在特定的职业领域而非科研领域培养高层次的实用性人才,极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案例教学法是这种模式的一大特色.在课程上施行压缩制、全日制、业余制相结合;在培养的主体上注重吸收社会力量参与.

2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研究生培养所走过的路程大致经历了效仿德国和日本阶段,学习欧洲及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阶段、照搬苏联研究生培养模式阶段以及再次回到学习欧美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就弊端而言目前出现的问题最主要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2.1由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所引起的研究生人数的剧增与导师人数的有限形成矛盾,从而导致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下降.质量和效率是生产和管理当中的概念,在对研究生的培养当中也存在质量和效率的问题,正确的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对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对研究生的培养总要投入一定的时间,资金和导师的精力等,而这些必需的要素总是体现在投入的过程当中,研究生经过培养之后所具有的能力也只能精力一定的过程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在研究生的培养是一种过程.但是培养并不是无限期的,需要在一定学习年限内来完成,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培养出高质量的研究型人才.


当下研究生的扩招带来研究生在数量上的剧增,而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直接管理者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为每一位研究生做较为全面的指导和培养,这种现实的矛盾就造成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2.2研究生培养“本科化”现象明显.研究生教育本身就是为社会输送高级研究型的人才,由于人数的增加在对研究生的管理上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例如,有些课程的设置和本科阶段重复;学习资源占有和本科阶段差异不显著;授课方式上大班教学,不能够照顾到研究生的专业特长等.它在很大的程度上体现的是本科阶段的普通教育,“中国研究生教育在发生或在其襁褓时代,曾经是(也必然是,包括现在也许还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在恢复研究生招生和培养之后,研究生教育有了比较大的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名副其实的、独立的最高层次,即使这样,高等教育的主体仍然是本科生教育.”[2]

3对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出现问题的分析

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源于对研究生教育本质的理解不到位,合理的评价体系没有形成.研究性的培养急功近利,将研究生的学位当做获取更好职业的凭证.盲目追求结果忽视过程,受国外的培养模式影响明显,我国研究生培养的本土化不够.对研究生的选拔、考核制度还不完善,“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观念依然对我国研究生培养影响较深,良好的学术环境未能很好的形成.

4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议

4.1借鉴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好的使研究生培养模式本土化[3]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的先进文化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吸收借鉴国外研究生培养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研究生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注重先进经验的本土化,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条很好的路子.

4.2更新研究生教育理念,革除旧有观念,形成良好学术氛围旧有的观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反映当今研究生培养发展趋势,它阻碍了研究生教育的前进,在制度的层面上应当革除这种旧有的观念,努力促成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

4.3遵循研究生教育的规律,按规律办事在真正认清研究生教育的本质上,按照研究生培养的规律,正确处理好研究生培养中质量和效率的关系,注重过程,不急功近利,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设置合理的课程,注重实践和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