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绘本体会感恩

点赞:29975 浏览:1421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育,使人学会知恩、报恩、施恩,增强感恩意识,强化感恩行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不断寻求和尝试运用各种载体,以期让孩子能够通过活动有效地对“感恩”这种抽象的概念生活化、情感化、行为化.在逐步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绘本的出现逐渐使得感恩教育不再仅仅落实在表象上.

一、借助绘本认知恩惠,接纳认可

儿童的思维形式是具体形象.利用孩子最喜爱的绘本作为媒介,则非常有效地缩短了抽象到具象的距离.比如,在谢尔·希尔弗斯坦的绘本《爱心树》的教学中,通过提问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借鉴作品中的人物动作行为引导他们正确辨识所获得的恩惠,产生认同.这是儿童情感体验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引导孩子们仔细阅读绘本《爱心树》,并且逐一提问.

师:小男孩向大树跑过来的时候,大树是怎么样的?

生:好像张开双手要去抱他,好像妈妈来接我的时候一样,很开心很高兴等

师:你觉得这时候大树会说什么?

生:来吧来吧,到我这里来,欢迎你来玩等

师:小男孩和大树一起做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男孩说我要好多好多的叶子做帽子,大树就给他很多叶子.

生:小男孩爬树的时候,大树的手好像在保护他一样.

生:还把自己身上的苹果给他吃.

生:把树枝变成秋千给小男孩荡着玩.

生:会陪他捉迷藏玩.

生:还把叶子盖下来像雨伞一样遮住太阳,让小男孩睡觉.

师:男孩渐渐长大了,他从大树这里拿走了什么?

生:拿走树叶做帽子.

生:摘苹果吃,还拿去换钱.

生:砍下树枝拿去盖结婚用的房子了.

生:砍下树干做成船去旅行了.

生:用树墩让老了的男孩坐下休息.

通过这样的问答,让孩子们认同—男孩从大树身上一再索取,而大树无怨无悔地给予着;大树就像妈妈照顾孩子一样,照顾着男孩.这一过程看起来是教师在引导孩子细致观察画面、想象事件的经过和人物之间的对话,实际上是教师通过提问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把这些与画面中是情景结合起来,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二、通过绘本丰富情感,转化意识

情感是在体验中得以激发的.借助绘本中形象的画面,通过讨论,能够激起儿童对已有的情感经验的回忆.同时,让儿童借助经验共享的方式获得更加丰富、真实的情感体验,这可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师:你觉得小男孩爱这棵大树吗?

生:爱大树.开始的时候爱,后来不爱大树.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爱大树,因为大树给了他很多很多东西;爱大树,因为他拥抱了大树;爱大树,他给了大树一颗爱心等

生:不爱大树,后来他砍了大树的树枝去盖房子了;不爱大树,他砍了树干做了船;不爱大树,他都很久不来陪大树玩等

师: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生:这是一棵像妈妈一样的大树;这是一棵孩子快活他就快活的大树;这是一棵孤独的大树;这是一棵非常爱孩子的大树等

师:你觉得大树快乐吗?为什么?

生:因为它帮助别人就觉得很快乐;大树有男孩陪伴很快乐;大树觉得男孩经常来看它就觉得很快乐等

想要儿童能够准确地认知情感,就需要把各种情感认知与具体的情境以及行为联系起来,从而使儿童能够在现实情境中确认、体验,表现出适宜的行为.由于环境和个性的不同,孩子在面对各种情感时的体验与反应是各不相同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孩子们因此而累积的情感经验,在适当的时机转化成为感恩的意识.

师:你觉得在你的身边,谁最像这棵大树?

生:我觉得妈妈最像,她总是愿意为我做很多事情;我觉得爸爸最像,他辛苦地工作就是为了写东西给我吃;我觉得奶奶最像,她总是陪着我,送我上学等

师:如果你是这个男孩,你会对大树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生:我会经常来陪它;我会给它浇水;我不会把树枝砍掉做房子;我会说:你辛苦了,我喜欢你等

三、结合绘本加深体验,转化行为

如果儿童既能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经验,又能在此基础上获得新的经验,这样的活动无疑是高质高效的.但是如果这些经验仅仅只停留在同伴的交流上,那么当活动结束,这些宝贵的经验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出他们的记忆.感恩教育活动的价值也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要使活动真正发挥功效,教师必须在活动结束后提供儿童更多运用这些经验的机会.因为孩子是在活动中成长的,孩子的发展是通过活动实现的.

1.亲子阅读促亲情

我们不仅要选择以感恩、亲情、温暖、友爱、关怀为主题的绘本作为学校感恩教育的主要内容,更应该把它们作为亲子阅读的首选材料.比如《我妈妈》《我爸爸》《忘了说爱你》《我永远爱你》《猜猜我有多爱你》《别再亲来亲去》《世界上最好的爸爸》《谢谢妈妈》《亲爱的小鱼》《花婆婆》《秋秋找妈妈》《狼大叔的红焖鸡》《爱心树》等

亲子阅读是表达与接受情感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这样的形式不仅能让孩子切实地感受到来自父母安全的怀抱、温柔的抚触、轻柔的话语、愉快的情绪、轻松的氛围,增加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不仅如此,通过这样的方式更能让父母重新思考绘本的内涵,加深理解,反思自己的亲子的关系,与孩子共同成长.

有位家长在做《爱心树》的亲子阅读之后感叹:理解是需要人生体验来支持的!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才更加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那份爱心,才更加理解“给予”二字的深刻含义.学会了反思,绘本中的大树只是希望和我们游戏,就满足而快乐,现实中的我们却要了还想要得更多.像极了普希金写的那个贪婪的渔夫老太太.结果,我们还是不快乐!告诫自己别那么贪婪,还要懂得回报,回报才是快乐的!2.绘本表演促表现

把绘本中展现的动人情节搬到生活中来,设置出绘本所描述的场景、人物动物头饰、道具、服装等,让儿童与同伴、老师、父母分别扮演绘本中的角色,身临其境地体验角色的对话、情感.这不仅能够加深对绘本中人物情感的理解,临摹角色对话的方式、方法,更可以进行情感互动与对话互动的拓展、仿编、迁移,让孩子在绘本角色对话学习的基础上,把感觉体验过渡到生活实践中.

一位母亲在与孩子一起表演过绘本剧《猜猜我有多爱你》之后,同样感触至深:爱实在不是一件容易衡量的事情,原来我们都羞于把爱说出口.但是,爱真是需要表达出来的,孩子从当中学到深刻又直接的表现方式.现在经常可以听到他对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甚至附近的小朋友说:我爱你!这糖有多甜,我就有多爱你;我爱你!有大树那么高,有河水那么长等我们心里的感觉都是暖暖的.

3.角色互换促行动

绘本《谢谢妈妈》的作者来自日本,主人公小水看到小狗宝宝们通过脐带一个连着一个的情景十分惊讶,眼睛瞪得圆圆的.原来自己和妈妈也曾经是这么连着的,是妈妈养育了自己的生命,感恩妈妈的情感油然而生.我们因此设计了“我来做妈妈,我来做爸爸”这一角色换位体验活动.

女孩子来做“孕妇妈妈”,腹前系了一个小气球,体验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时,妈妈的种种不方便及妈妈保护宝宝的母爱之心.而男孩子则是小心翼翼的“护蛋”爸爸”.活动的要求是,不能让自己的宝宝受伤.活动开始的时候,为了保护“宝宝”,孩子们似乎还没有什么感受,但一天下来,孩子们体会到了很多很多等

兔兔“妈妈”说:“做妈妈真的很辛苦,连腰也弯不下了”;悠悠“妈妈”为了保护好宝宝,吃饭端起碗来吃,睡觉也不敢翻身,说是怕碰痛宝宝;平时最爱偷懒的汤汤“爸爸”,也一改常态,放东西轻手轻脚的,睡觉时还特地找了一件衣服垫在“蛋宝宝”下面,生怕它受伤,俨然一副好“爸爸”的样子.溜溜“妈妈”的话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妈妈很辛苦,我要帮妈妈做事,听妈妈的话.”角色换位的活动将孩子们最难理解的“大道理”浓缩成真实的生活体验,变被动为主动.孩子们通过角色换位活动,进行了自我教育,转换了看待事情的角度,把情感体验从意识落实到了行动.

依托绘本体会感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感恩教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借助绘本这个平台,从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小故事里,从一幅幅温馨唯美的画面中,找到以一种容易让孩子产生共鸣的方式,让感动渐渐地渗入孩子的心里,在心里种下一颗感恩的种子.从感恩父母开始,学会关心身边的人,关心周遭的世界.这正是感恩教育的魅力所在.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真诚的付出,让感恩的种子能够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云和县教育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