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团结协作中新闻传播教育

点赞:8320 浏览:33468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邱沛篁的身上有着典型巴渝人的性格:热情爽直,豁达勤勉,人情味重.作为中国西部新闻传播教育重镇的开拓者与创始人,邱沛篁的学术履历几乎映射了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一路风尘.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实务能力,开阔的办学思路,强烈的协作精神,邱沛篁的个人学术风格与川大新闻传播教育的优良传统相得益彰、水融,难怪有人说他是“西部新闻界的传奇”“新闻教育的永动机”.

从未满17岁就考入梦寐以求的天府名校,到提前毕业留任校报记者、编辑;从积极参与母校新闻专业的筹建,到历任专业副主任、主任、新闻学院院长;从当年东进复旦虚心取经的进修生,到如今弟子云集、桃李天下的知名博导;从打通产、学、研、政,成立新闻学咨询委员会,探索“请进来,走出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到加强省内院系合作,创立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以及四川省老教授协会新闻与传播专业委员会等邱沛篁的名字始终与四川大学这座德渥群芳的巍巍学府紧密相连.岷峨挺秀,锦水含章,这里既是他一生耕耘的事业乐土,更是他起步追梦的精神家园.

在团结协作中新闻传播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传播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7岁圆梦川大”

1939年的初冬,邱沛篁出生在重庆市海棠溪,“我的父亲最早做过药材生意,书法很好,小时候领了新书用白色厚纸把封面包起来就交给父亲,让他帮我们写书名.我上面有4个姐姐,我是家里年纪最小的.我大姐在重庆,今年已经91岁了;二姐在山东东营的胜利油田当干部;三姐在军事科学院做医生;四姐比我大一岁,后来去了新疆八一农学院学农”.因为与四姐年龄相近的缘故,邱沛篁4岁多时就被父母安排与四姐一同上小学.“父母一是希望我早点上学,二是跟姐姐一起上学可以方便照顾我.我和姐姐一起上的小学和初中,都是走读.初中时从南岸三公里鲤鱼湾山坡上我的家,走到位于罗家坝半山腰的十七中学,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每天来回走两趟,虽然比较辛苦,倒也十分愉快.”

1953年7月,从重庆市南岸区第十七中学初中毕业后,邱沛篁又顺利考取了重庆市第七中学.“重庆七中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著名中学,我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三年高中生活.能够从十七中考入重庆七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记得录取名单都是在当时重庆最大的报纸上公布的”,这段过往令邱沛篁兴奋不已.正是这所始建于1758年的百年名校,为邱沛篁奠定了扎实的人文基础,打开了启蒙之门,邱沛篁日后优异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文字表达天赋,也是在这里初试锋芒、崭露头角.

“跨进七中,我很快就感受到了这里的确名不虚传,体会到了它优良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学校坐落在沙坪坝嘉陵江畔,有宽阔的操场、整洁的教学楼和幽静的校园.同学们常在树下背英语生词、诵唐诗宋词,琅琅书声回荡在花丛树间,校园显得神圣、安宁.”重庆七中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给了邱沛篁很深的印象:“记得当时每周举行一次全校学生的周会,听校长陈祚璜、冯泽生作报告.从国际国内形势、学校的任务与发展、学生品德修养,到要爱护学校一草一木、不要随地吐痰等都讲到了.虽然每次报告不到一个钟头,却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明确了方向,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受益很大.”不仅如此,邱沛篁的文学志趣也在这里得到了锻炼:“我所在的卅七级一班成立了一个文学兴趣小组,几个人在一起办了名为《十月》的墙报,不定期地出版,张贴在教室外面的教学楼走廊的墙壁上.大家又是采写、又是画画、又是编排,忙得很有乐趣.高中毕业前,我写了一篇将近5000字的《黄山游记》,描写了我在检测期回到家后与朋友一起登重庆市南岸黄山时所领略到的雾重庆、雾黄山的美妙感受.后来这篇文章刊载在墙报《十月》的显著位置上,当时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

高中三年,对邱沛篁影响颇深的,还有重庆七中的老师们,而这其中最令他感念不已的,便是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许怀玉.“许怀玉老师高瘦的身材,净白的脸庞,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他讲语文课声音高昂,洋溢,给学生极大的感染力,我很喜欢.”正是在许老师的建议下,邱沛篁为自己做了一个重要的人生抉择:“高中毕业前夕,许老师在学校大操场上与同学们谈心,亲切地问我打算考什么专业、什么学校.他评价我善于讲演、爱好写作,于是明确地建议我把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第一志愿.我采纳了老师的意见,并且夜以继日地积极准备高考.不久,我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四川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就这样,1956年的秋天,邱沛篁以第一志愿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四川大学中文系,成为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我就是喜欢中文,就是想上川大,当我第一次坐上火车,离开家乡,奔向天府之国成都平原的时候,真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激动和喜悦.”

在川大求学的几年中,邱沛篁一如既往地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求学问教.“我得到了许多老师的教诲和指点,像张默生、曾君一、陈志宪、杨明照、华沈之、石璞、周菊吾,等等,受到了他们功底深厚的学识和严谨治学精神的熏陶.我们几个同学还成立了课余文艺评论小组,成了省、市报刊的积极作者.母校四年的学习生活丰富多彩,师恩及同学间的友情永远美好而难忘.”

愉快、难忘、兴奋、高兴、激动、喜悦、美好,这些形容词似乎与那个物质贫乏、生活拮据的20世纪50年代相去甚远,但正是它们成了邱沛篁回忆过往时闪现最频繁的词语.家庭的精心呵护、良好的教育基础、顺利的学业之路、常伴左右的良师益友,邱沛篁潜藏却浓重的浪漫情怀在这些成长背景下逐渐化作了乐天达观的性格与主动热情的处世方式,这位当年满怀憧憬走出山城的少年正一步步地朝着他的人生舞台越走越近.

“我在校报工作了19年”

1960年,邱沛篁从四川大学中文系提前毕业,被分配到了四川大学校报担任记者、编辑.“我是提前毕业的,我们那一届的本科学制改为五年,因为上一届还是四年学制,所以到我们四年级的时候就出现了没有毕业生的情况.而学校那时候又需要干部,所以就选择了一些优秀的本科生提前毕业.这在我们那时被称为‘吃青’.”邱沛篁接着说,“我们当时不兴个人选择,是学校决定把我留下来的.当时提前毕业的包括我一共有三个学生,我留在了学校党委宣传部,另外一位同学到了成都日报,还有一位同学去了省文联.”就这样,21岁的邱沛篁开始了真正的职业采编人生,从1960年留任到1979年调离,校报工作的经历为他其后的学术生涯做了重要的铺垫.“我在校报工作了19年,校报可以说成了我另一个更加丰富的大学校与课堂.第一,在校报编辑工作中,我深刻地学习与体会到从事新闻工作坚持党性原则、真实性原则的重要性;第二,在校报采访工作中,我有幸采访了校内外许多著名学者、专家、教授和普通师生员工,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第三,在校报工作中,我们还承担了对外报道和宣传川大的任务,在校党委宣传部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对外报道组,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从而得到了更多的新闻业务学习机会;第四,校报工作使我与党委宣传部、校报编辑部的同志们结下了深厚情谊;第五,我们成立了学生通讯组、采访组、秘书组等,让学生为办好校报做贡献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

实际上,19年的校报经历,带给邱沛篁的还远远不止这些,娴熟的采写经验与频繁的业界往来其实更深层次地打开了邱沛篁的工作理念与思路,并对他日后的新闻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他所言,“这19年的采写经验对我搞新闻教育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为什么后来川大的新闻教育模式改革能够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这与我在这19年的新闻实践中积累了经验,跟业界、政界都建立了很自然、很友好的关系有关”.

不仅如此,在调离校报转为一名新闻专业教师之后,邱沛篁依旧保持着记者的本色.“1981年,四川大学新闻专业正式开课,我主讲新闻采访课,当了老师我也不忘自己还是记者,并把新闻实践看作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新闻教育工作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与途径.”邱沛篁继续说道,“1979年7月,我有幸在北京采访了著名作家茅盾,发表了通讯《手浇桃李千行绿》.1980年8月至1981年7月,我在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进修学习期间,7次登门到著名作家巴金家里采访,发表了《金秋时节访巴金》《巴金谈文明》《三访巴金谈体会》等专访与文章.1981年6月,我又受《文学报》委托专程到广州采访了著名作家秦牧,发表了《花城访秦牧》的通讯.”不仅如此,唐弢、牛群、魏明伦、倪萍、谢晋等文学艺术界的名人都曾接受过邱沛篁的专访,在他的实践生涯中,这些经历已然传为佳话.

同时,在各种教学、科研活动中,只要有机会,邱沛篁就会把自己亲历的事情、见闻、故事采写并报道出来,先后发表了《二进中南海》《聚会新华社》《眉山新貌》《莫斯科掠影》《澳大利亚见闻》等文章.他说:“正是在这些难得的新闻实践活动中,我从被采访者身上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知识和素材,从许许多多的地方和事件中受到宝贵的文化熏陶与感染,并得到终身受益的教育与鼓舞,进一步尝到了新闻实践的甜头.”

对新闻工作的热爱,让邱沛篁有着乐此不疲的劲头与动力,在教师与记者的双重身份中游刃有余地行走.丰厚的新闻采写经历,又让邱沛篁充满了乐于分享的自信与,在勤勉与钻研的工作风格中开拓探索,不止步、不守旧.毫无疑问,这种积极实干的精神既受益于他的过去,也将施益于他的未来.

“我乐意从事新闻教育工作”

谈起四川大学新闻专业的创建史,邱沛篁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川大新闻专业的诞生,要追溯到三十多年以前.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学校就曾有过创办新闻专业的考虑,并在1960年从复旦大学要来了两名新闻系本科毕业生作为师资的基础.但由于当时客观情况的变化,新闻专业没有办成.1979年,教育部正式发文(79教高字第044号文)批准成立四川大学新闻专业,学校多年来的计划和愿望才变成了现实.”

1979年,为了支持新闻专业的筹建,四川大学党委将邱沛篁从校报编辑部调回了中文系,“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同当时的系党总支副书记程述章同志一起,到北京、上海等地学习取经”.就这样,邱沛篁开始了一段全新的事业征程.

“从1980年3月9日出发,到4月11日返校,历时一个多月,我们由重庆坐船顺江而下,先到南京访问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学院以及新华日报社、南京日报社.3月23日,我们拜见了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王中教授,又连续用了三个半天的时间,分别到了复旦大学新闻编辑评论、新闻采写、新闻摄影、基础写作等几个教研室,听取了叶春华、夏鼎铭、林帆等老师的介绍.在上海,我和述章同志还到文汇报社、解放日报社就新闻教育问题求教、取经.4月初,我们又北上首都,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请教,受到了系主任罗列、副主任秦硅的热情接待和支持.随后,我们又去了北京东郊外的广播学院,学习参观这里的广播电视教学,新闻系主任康荫同我们就广播电视教学的特点和任务进行了探讨.回到川大时,我们手头已经初步形成了《新闻专业筹建计划》.”1980年5月,在学校专门召开的新闻专业筹建工作校长办公会议上,邱沛篁与唐正序、吴梦楠三人由校方任命,正式组成了四川大学新闻专业筹备组.

为了更好地参与川大新闻专业的筹建,1980年9月2日,邱沛篁再次来到复旦大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进修生活,这段经历令他对复旦充满了感恩,并称之为“心中的第二母校”.在不懈努力之下,四川大学新闻专业首届本科生和干部专科生100多名学生于1981年9月正式入学,邱沛篁陆续承担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名记者研究、新闻采写研究等实务课程的主讲,完成了从记者向教师的转变.

1985年6月,四川大学新闻系正式成立,系主任由中文系主任唐正序教授兼任,邱沛篁任系副主任.1990年2月,邱沛篁被正式任命为系主任.1995年,学校成立新闻学院,邱沛篁被任命为首任院长.谈及当年从记者向教师的转变,邱沛篁说:“我很高兴啊,我乐意从事新闻教育工作.因为搞了19年实践工作,我认为要从理论上梳理一下了.而且,我觉得新闻专业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就是缺少教育资源,需要有善于搞教学的人去支持这项事业.”实际上,尽管邱沛篁满腹豪情,但是在新闻专业的创建初期,摆在他们面前的困难依旧是不小的.“当时,我们只有10平方米的一间教研室用房,办公条件急需改善,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省、市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自力更生,白手起家,修建了新闻系办公楼.”从破土到竣工,历时半年,坐落在川大东风楼5幢东面的新闻系办公楼最终于1986年5月圆满落成.这座四层高,拥有400多平方米空间的办公楼确实为新闻系当年的独立、起步与发展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是第一步,我们克服了一个很大的困难,也就是办公环境的困难.”

“另外一个困难,就是我们的师资力量不够.”邱沛篁说.为此,1995年新闻学院建立后,作为首任院长的邱沛篁就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紧了工作.“一方面,从高校优秀毕业生中选留了李少军、姜英、夏泽友、李宜鹏、段弘等青年教师;另一方面,又从兄弟院校教师队伍中引进了周啸天、董天策等优秀人才,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

1998年8月,川大新闻学院再次迎来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决定成立文学与新闻学院,根据干部年轻化原则,我不再担任院长.常言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新闻学院在合并之后有利也有弊,但现在看来,我们合并后还是不断发展的”.邱沛篁谈道,“和文学院合并以后,有利的地方是我们在语言文学功底和师资方面大大加强了,新闻传播学挂靠文艺学博士点,新增了文化与传媒研究方向,并开始招收了博士生.不足的方面是,新闻传播学科在管理机制上不再是直属学校领导的独立学院编制.当然,格局不会一成不变,管理机制也不能说哪个绝对的好,关键在于适合学科发展”.

2006年,蓬勃发展的四川大学获批新闻学博士授权点,继而又在2011年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2012年又再次获批设立新闻学博士后流动站,使中国西部新闻传播教育在研究生培养层次上实现了零的突破.而早已从行政岗位上卸任的邱沛篁并没有解甲归田,除了一直担任文化与传媒方向博导之外,他还先后担任了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和报业发展中心研究主任,在2007年正式退休后又返聘兼任博导,将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与研究工作中.

“川大新闻系的发展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我们创建学院也是通过一批人的努力,我只是他们中的代表.”回顾这段步履艰辛却充满的创业史,邱沛篁强调,“没有学校的重视和领导,没有自身的努力和团结,没有兄弟院校的鼎力支持,没有社会各界的关怀和帮助,我们是不可能成功的”.

“请进来,走出去,我们是开门办学”

在邱沛篁三十余年的新闻教育生涯中,最令他自豪的便是他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探索开展的横向社会联系办学模式——“请进来,走出去”.

“一方面我们邀请新闻传媒单位的老总、老编辑、老记者和社会各界名流来系讲学;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师生到新闻单位参与新闻实践、社会调查和科研工作,认真抓好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实习教学,密切学校和社会,尤其是和新闻传媒单位的联系.”不仅如此,川大新闻专业“请进来,走出去”的亮点还在于,为了使这种办学模式定期化、制度化、组织化,1986年11月15日正式成立了四川大学新闻系咨询委员会,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川任主任委员,省、市一些新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任委员,并进一步建立四川大学新闻学社会实践指导委员会,密切加强了新闻系与传媒业界的合作.

邱沛篁说道:“我们不是闭门办学,而是广泛地开门办学.我们带出来的学生都很成才,许多人都当上了领导.像1981年我担任班主任的八一级新闻班的学生,现在他们30个人几乎都成了各个新闻单位的领导或骨干,其中当年的班长吴健,如今已是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想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用业绩来说话.”

为了进一步坚持和深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模式,1995年新闻学院建立后,于当年又成立了新闻学院咨询委员会,四川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席义方任主任委员,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江任副主任委员,省、市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任委员.而更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邱沛篁作为第三署名作者的《实行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探索文科教学改革新途径》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邱沛篁作为第一署名作者的《开创密切社会联系新思路,探索培养新闻人才新模式》荣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他本人也荣获了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四川省优秀新闻出版工作者称号,以及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全国首届韬奋园丁奖.

“请进来,走出去”的办学模式不仅得到社会各界的不断认可与推广,而且这种横向联系的工作思路再一次给邱沛篁带来了启发与推动.为了加强省内高校新闻院系间的互动交流,共商四川新闻教育发展的良策,2002年,在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新闻学会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在四川大学成立,邱沛篁被推选为会长.在他的组织下,学会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省内高校的新闻院系以学会为平台,定期交流,关系融洽.

邱沛篁说:“我们把新闻学的学科建设抓起来了,但与此同时,很多不足之处也表现出来了.我们每一年都要沟通、讨论,探索解决对策.所以,在新闻教育建立和初期发展的阶段,我们这一代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这一代人的特点就是大家互相帮助,团结竞争,关系都很友好.这一代人把事业发展起来了,对下一代人的要求就是,接下来该怎样提高质量,怎样搞得更精、更好.”

实际上,作为川大新闻教育几十年集体摸索奠定的传统,“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办学模式也渗透了邱沛篁个人从实践到教学水到渠成的思想结晶.作为四川大学新闻教育的创始人之一,邱沛篁的协作精神与整合意识为西部新闻教育事业在中国新闻教育版图中的异军突起、独树一帜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有团结竞争才能共谋发展”,这几乎成为四川高校新闻院系的共识.而对于这一点,热心豁达、勤勉实干的邱沛篁的确功不可没.在谈到遗憾或反思的时候,邱沛篁欣慰地说:“新闻专业的一路发展都是很好的,尽管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相信这都是可以解决的.发展是硬道理,在发展中出现问题都是好现象.新闻传媒事业在过去的时代中从未受到过这么大的重视,正是新闻传媒地位的提升,才带来了今天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能有今天的整体局面,还得益于这个时代.”

“只要生命不息,就要为新闻事业贡献力量”

1981年4月25日,在邱沛篁五访巴金即将结束的时候,巴金先生欣然为他题词留念.“他在一本精美的笔记本扉页上写道:‘学到老!赠沛篁同志,巴金,八一年四月二十五日,上海.’这的确是对我的一种十分珍贵的鞭策和鼓励.”时至今日,三十多年已经过去了,而巴金当年的那句“学到老”还依旧在勉励着年逾古稀的邱沛篁:“实践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人在职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但是他所从事和所热爱的事业是无限的.只要生命不息,我们就要为新闻及新闻传播教育事业不懈奋斗,不倦地学习,不断地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98年8月,刚刚从四川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岗位上退下来的第一个暑检测,邱沛篁就参加了成都驾校的学习,而那个时候他已年近六旬.这位一度被戏称为“汽车教授”的老先生说:“我喜欢开车,这为我后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我也确实感受到了努力学习新事物、新技术的甜头.”

正如邱沛篁在学习驾驶技术过程中所流露出的学到老、不服老的精神,退休后的他依旧热衷于不同的社会活动,用他的话说,“我得以与新闻教育界许多老朋友重聚,并结识全国高校新闻院系的许多新朋友,从而学习和了解新闻传播教育方面的新情况、新经验和新问题,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这对我进一步深入进行新闻教育和新闻学术研究都大有好处”.

邱沛篁继续说道:“1998年以来,我连续几届四川省委宣传部聘为四川省舆论研究小组和四川省阅评小组成员.2008年1月,中国高校新闻教育学会聘任我为该会特邀理事,并邀请我先后出席了于2008年11月在湖南长沙、2009年8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2010年12月在重庆和2011年11月在山东青岛举行的学会理事会.2008年9月22日,四川省老教授协会新闻与传播专业委员会在四川大学成立,我和四川日报社原社长汪兴高共同担任专委会主任,进一步发挥了老教授、老新闻工作者在培养新闻人才方面的优势与作用.2010年5月,我又应邀参加了《四川省报业志(1994-2005)》的编纂工作,定期参加编辑工作会议,具体负责其中一些章节的初稿撰写.”


不仅如此,邱沛篁还继续为党政部门、事业单位承担着各类社会培训的授课任务,“四川省委党校、省、省公务员培训中心,还有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四川大学基地,这些单位前不久都邀请我去给他们讲课.新闻采写的理论与实践,新闻发言人的艺术,党政干部应对新闻传媒的技巧等都是我讲授的内容”.谈到此,邱沛篁不无兴奋.正是因为博洽多闻的学识与诲人不倦的精神,邱沛篁在四川省新闻界拥有着极高的尊崇与赞誉.2013年8月,他的新作《新闻传播教育探索——邱沛篁自选图片集》问世,在9月召开的四川省新闻教育学会暨新书出版座谈会上,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江对其做出了“倾注心血著书立说,学术研究成就大师”以及“满腔热情解疑释惑,教书育人树立标杆”的高度评价,这代表了四川新闻界对这位德高望重却依旧活力充沛、乐于奉献的老先生虔诚的敬意.

值得一提的是,邱沛篁与学生的感情同样融洽深厚.他说:“我很赞同并且倡导‘学生是我师,我是学生友’这句话,互相学习、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是联系我们师生长期友谊的纽带.”从2000年至今,邱沛篁亲自指导的二十余位博士生如今大都毕业成才,在各自的岗位上正在发挥着重要的骨干带头作用.谈到弟子,邱沛篁难掩骄傲,“操慧博士刚刚被评为教授、博导,蔡尚伟博士已经担任博导几年,蔡敏和严功军两位博士已被任命为重庆工商大学和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等”可以说,这些学生的成才也成了邱沛篁向新闻事业不断贡献力量的期许和寄托.

谈到最后,邱沛篁神情庄重,“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对新闻教育事业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对新闻事业能保持满腔的工作.同时,我们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做事,还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与媒体多打交道、加强联系.另外,要注意教学和研究的同步,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要善于研究,研究中解决的问题要回归到教学”.“最后一点”,邱沛篁特别强调,“我觉得所有新闻人都应该团结协作、宽容大量.根据我三十多年的亲身感受,我们川大新闻学之所以能够不断地稳步发展,就是因为我们一直坚持着团结协作,不搞内讧,与人为善.团结协作不仅是一个团队不断胜利的法宝,也是个人不断前进的法宝.我们川大新闻学的发展就是因为保持了这种精神.”

邱沛篁在回忆自己的学术人生时,几乎如影随形着川大新闻专业发展建设的车辙.他将一生的智慧与才干都献给了这里,这里浇铸了他的心血,自然也凝聚了他无法分割的自豪与热爱.这位生于旧社会、长于红旗下的七旬老人,让漫长而艰辛的过往岁月保留了与色彩,他的回忆里没有不堪回首的怨憾与不满,只有真诚恻达的奋斗与感恩.他在不辞辛劳的探索中,将自己的姓名与四川新闻教育的历史无意圈连在了一起,而他呼朋引伴共同筑造的学科殿堂也必将怀着对他的敬重迎来他所坚信并且期待的更大辉煌.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当代杰出新闻学者口述实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0CXW001;特别鸣谢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学生王雪入为本文整理原始录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