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艺术漫

点赞:9513 浏览:4195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报道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常言道,新闻报道“七分靠采,三分靠写”,便是对采访重要性的评述.新闻采访的特性,决定了它既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也是一门艺术性很高的学问.根据本人多年新闻采访的实践,总结新闻采访的艺术性应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具备“新闻眼”

新闻采访不是有闻必录,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脑力劳动,要善于发现新闻事实,并进一步做挖掘、甄别、选择、串联及透彻分析等工作.能否迅速掂量出事实材料有无新闻价值,或有多大新闻价值是记者新闻敏感性高低或有没有“新闻眼”的标志.具备了“新闻眼”,记者可以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发现新闻,在别人已经报道过的材料中找出新的报道角度,提炼出高人一筹的主题.荣获中国好新闻奖的《国庆放长检测,消费掀热浪》,所用材料都是人们在检测日消费中熟视无睹的一些现象.1999年国庆节,中国第一次放7天长检测,新华社记者到商场、旅游点作了实地采访,又走访了旅游、交通、商贸等部门,然后从大量材料中,提炼出“检测日消费必将给消费市场带来无限商机”这一重大主题.按此主题谋篇布局,使得一堆看似平淡的材料,放射出了异样的光彩.中新社荣获全国好新闻奖的《北京人争赏香山红叶》,也是从看似平常的一般活动中发掘出了重大的新闻主题.

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道理,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新闻”是到处都有的,而我们缺少的则是“发现”.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记者擦亮“新闻眼”.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以一个事物或问题为中心,沿着不同的方向与角度去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的答案.逆向思维,就是遇到事物或问题,从相反的方向或角度进行考察,从中发现过去没有注意到的新鲜事物.上海《新民晚报》一位记者在一个元旦之夜,与各有关部门打招呼,务请他们一有事情立即来电通报,想就元旦之夜本市出现的治安问题作一报道.不料一直等到翌晨5时,居然没有接到一个.记者不得不向外拨通一个个.上海市局交通处值班室称“一夜无车祸”,市局消防处称“一夜无火警”,市局治安处称“一夜无报案”记者不由得心想:这一夜白熬了.突然,记者反其道而思之:有案件,有车祸,有火灾,是新闻;无案子,无车祸,无火灾,不也是新闻吗?脑子一开窍,记者立刻动笔写成一条《新年处处报平安》的消息,发表后引起热烈反响.中新社根据国外读者的需要,把视野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外播发的《钢琴进入中国农民家庭》、《北京流行黄裙子》、《中国逐渐打开性学禁区》、《上海外滩风情》、《泉州街头丽人行》等稿,由于所选角度新颖、独特,也都受到读者的欢迎.


寻找“最佳点”

寻找最佳点,包括选择最佳采访切入点,抓取有特点的事实,选定最佳采访题目,等等.选择读者关心的重大矛盾与热点问题进行采访报道,是记者抱负与事业心的表现,也是记者走向成熟与成功的关键.

选择最佳采访切入点,也就是要找到最佳观察点,选准最佳采访角度.采访角度包括接触事实的角度,观察事实的角度,分析事实的角度及截选事实的角度.笔者2006年参加了青藏铁路全线开通的采访报道.

在动身采访之前,笔者理出几个采访角度:1.青藏铁路建设者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艰苦奋斗的事迹,创下五个世界之最;2.展现高原火车上种种奇闻轶事;3.青藏铁路开通,航空直面挑战.在认真思考之后,笔者又补上了“火车爬上世界屋脊,天路激活西部旅游”.据此所写的稿件播发后,均被港澳和海外华文传媒采用,受到读者广泛好评.在新闻采访中,有意识地抓取有特点的事实,也就是选择有特点的报道主题与各种事实材料,也是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例如,在事件性新闻的采访中,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抓取第一手材料特别是有特色的细节材料,在新闻作品中把这类材料传达给读者,便能把读者带入事件发生的现场,如见其面,如闻其声,使新闻作品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例如,采访数学学术研讨会,内容难免有些枯燥.记者在研讨会现场发现,这些世界一流的数学家,相貌打扮有些特别,便将此感受写在了新闻的开头:“外表不擅修饰仿佛是数学家的天性.当100多位当今中国最杰出的数学家齐聚天津南开大学,举行数学界最高层次的盛会时,他们中仅有5人扎了领带,另有3人还穿着老布鞋.”(见1991年6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定会成为数学大国》)有了这样一个典型的场景作为开头,一下子把数学家与读者的距离拉近了,文章也就容易读下去了.

练就“穿透力”

“穿透力”也就是目光敏锐,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内在因果关系,不仅要发掘新闻事实背后的事实(原因),而且要科学地预见未来,使新闻作品具有振聋发聩的影响力.

近几年北京屡屡发生沙尘暴,许多媒体纷纷对这种自然灾害进行报道.然而,多数媒体报道的内容,无非是沙尘暴危害的现状及其原因(生态环境恶化,上风向地区植被较差).而《北京晚报》则派出记者,深入到沙尘暴的源头,了解到当地牧草退化,牧场沙化,主要原因是大量放养山羊.这种山羊不仅要吃草,还喜欢吃草根,这样就把好端端的草场破坏了.当地为什么要大量繁育山羊?因为山羊身上长着一种“软黄金”――羊绒.国际市场羊绒制品走俏,对于羊绒的需求量增加,导致山羊的繁育数量居高不下.植被破坏是山羊造成,这反映出沙尘暴之所以加剧的更深一层的原因,而山羊的大量繁育又是人们无节制的消费需求导致的结果.揭示出这一点,无疑对于人类具有更加强烈的警示作用:人类要保持自己的生存环境,就有必要抑制自己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消费.记者具备了思维的穿透力,就能对于尚未发生的事实作出科学推断.运用这种预测性的思维,可以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作出准确推测,找到重大、新鲜、有价值的新闻选题.

1971年夏天,一位名叫赖思顿的美国记者从中美间开展的“乒乓外交”中,预见到美国对华政策将要发生变化.于是,他一面申请到中国旅游,一面收集中美关系的有关资料,做好采访的准备.果然,他一到广州,正赶上我国外交部秘密安排接待基辛格.这位记者由于准备充分,采访及时,了解到大量有价值的新闻,并由此一举成名.《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梁衡说:“记者的功夫,就在于拉着读者的手,从一个问题的正面走开,绕到侧面、后面;从不同角度停下脚,多看看,指点指点,将读者没有发现、没有注意的地方指给他看.”这是对记者思维穿透能力的最形象表述.

扩充“新闻源”

平时注意培养消息来源,掌握丰富的报道线索,这是做好新闻采访报道的关键之一. 一般来说,获取新闻线索的途径有4条:1.书面材料;2.各种会议;3.各类媒体;4.社交活动.一名成功的记者,总是与社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广交朋友,而且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新闻线索,常常表现为是一种新闻事实的简明“信号”,有待记者敏锐地捕捉并给予深入挖掘.

有一次,广州一家报纸的记者回到家里,偶然听到家人谈起有一个同事,当月移动费高达5万多元,原因是被人盗用了和.这位记者掌握了这一线索,第二天便投入采访,了解到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从而较早地报道了一个以一名美籍华人为首的团伙猖狂盗用移动牟取暴利的重大案件.

另外,各种工作会议,是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场所.然而,在会议采访中,要避免被会议程序牵着鼻子跑,使得会议消息成为空洞无物的程式化的报道.采写会议新闻,关键要把“会议”与“新闻”区分开来,遵循新闻价值规律,选择好会议新闻的报道对象.最好是跳出会议,站在一定的高度整合会议提供的材料,或通过进一步采访挖掘出新的材料,使得会议消息具有更大的信息量.中新社多年前对外播发的《北京市市长焦若愚闻过即改,与会不吸烟》一稿,就是记者从北京市人代会上采访到的.市长吸烟受批评,本是小事一桩,也与会议本身没有太多的关系,人们一般是不会在意的.但记者从会议简报上得悉之后,紧紧抓住,立即采访了焦若愚市长.写作时,又选择积极的角度,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领导干部的精神,作风,这样的稿件就比较成功.

新闻采访艺术漫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新闻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坚持创新性

新闻贵在“新”,记者要牢固地树立起创新意识.在这方面,记者应有明确的追求目标.那些“首次”发生的新闻事实,那些别人没有报道过的新闻事实及其侧面、角度、主题等,应当成为采访的首选目标.标新立异,应当成为记者的一种思维习惯.在新闻采访中,了解的材料越充分,越详细,厚积而薄发,就越便于做到创新.然而,在多数情况下,采访时间有限,不可能细采细淘,这就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抓到够用的材料,并使报道达到最佳状态.

新华社已故社长、著名记者郭超人在谈到什么样的人才能当好记者这一问题时说:“多数人想到的,做到的,而你想不到,做不到,就根本不能当记者;多数人想到又做到的,你也能想到、做到,你能当记者,但只能当一般的记者;唯有多数人想不到,做不到,而你想到了,做到了,才能当一个好记者.” 世界上没有其他职业能像新闻记者这样经常接触大量新人新事.从事采访报道,“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保持永无止境的新鲜感,不断增强自己的新闻敏感,并且在采访实践中不断创新,这是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成功的必由之路.责编:谭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