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转换

点赞:28599 浏览:1318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 】在我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历代文化中得到传承是不容置疑的.而如何传可能是我们如今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传承不是一味地照搬、挪用,而是要进行视觉转换.要找到转换的方法,就要借用书法外在的形态和内在的精神,正所谓“形似意到”,这也正是我们平面设计教学中一直要探寻的课题.

【关 键 词 】书法艺术 平面设计 文字 转换

何为书法艺术?首先我们要讲讲中国文字与书法的关系.古有“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在《说文解字·叙》中解释了文字的来由.众所周知,中国文字是由甲骨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历经许多朝代的演变,慢慢发展成庞大的文字艺术体系.中国文字先有实用,后才有审美,在文字艺术中最值得研究的是中国书法艺术,因为只有书法艺术超越了文字最初的信息交流功能,讲究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以及文字意象之趣.“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这样说道.“唯观神采,不见字形.”此为司马迁的美学见解.

那么什么是书法艺术?书法本身是一种书写艺术以及对书写的研究,书法希腊语的意思是“漂亮的书写”.我们说书法艺术是以文字为载体,通过用笔、结构和章法的表现来体现主体精神和内在意象的抽象艺术.书法的本源是写字,逐渐演变成非理性、非逻辑的艺术符号,其以“形”为主,借助不同字“形”来表现某种内在精神气韵,形而下的字体和形而上的书道构成了所谓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思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道家讲究的是“天人合一”的绝对自由以及对俗世的超脱,而佛家则强调悟,讲究空灵流转、超越自我的境界.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借助形而下的书法来表现,书法艺术在其表现形式上注重的是“势态”以及“神韵”,可以说书法艺术是一种有生命的符号,一种生命的物化,苏轼认为,“书心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也证明了书法有血有肉的生命特征.应该说书法一直是以一种“诗意”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生活中.

平面设计起源于19世纪晚期的欧洲,特别是英国,开始将平面设计从美术(fine art)领域中分割出来.皮特·蒙德里安被誉为平面设计之父.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这个概念才传到中国,最开始是叫工艺美术,因其与商业联系紧密.平面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通过多种方法和技法将图形、文字、色彩等要素合理地安排在一起,传递某种观念和信息的视觉表现形式.平面设计涉及的范围很广,有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平面媒体广告设计、VI设计、DM设计等.其中文字和平面设计的关系密不可分,可以说文字是平面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文字中的点画规律和字间结构实则为平面设计中的结构原理,所以写好了字就能掌握平面设计中的基本规律,比如对比关系、协调关系、韵律关系等.平面设计大师陈绍华曾经说过:“汉字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设计课题,值得每一位设计师深入研究.在中国做平面设计,汉字是基础.”

在中国文字艺术中占重要地位的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汉字本身既表音又表意的特征,决定了设计者会考虑在设计中用到汉字,因为这解决了平面设计中要求一形多义的问题.由于书法的形式多样,不同的书法体呈现不同的式样,同样也彰显不同的内在意蕴,那么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转换,实则是用有中国韵味和文化气息的文字元素与现代结合,结合现代的观念以及集合现代信息的一种艺术处理手法.

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转换,一个是象,“象”可作“形象”之“象”解,亦可作“象征”之意解,形和意义的问题也是平面创意中所强调的.杰出的创意需要简洁精准的手法表现,怎样把众多的概念集中到一个简洁的形中,需要我们恰如其分地表现,书法本身的形以及作为汉字其独特的表意特点使之成为可能.另一个是墨,借助传统书法中运用的材料墨和宣纸,体现其独特的笔画层次和笔势特征,借以表达汉民族的历史属性以及传递文化信息.这种手法在中国香港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我们说任何一种视觉艺术的革命,都不可能离开古典传统的规范,离开了其传统的历史属性,就如同人类没有了灵魂.

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视觉转换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书法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既是视觉转换,就涉及如何转的问题,如何转也是我们平面设计中表现方法的探索.既然是转化就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原封不动地照搬只会使创意陈旧、老套、毫无新意.强化作品的视觉效果,是书法艺术向现代设计转化的核心.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也是平面设计中对形的要求.转换的手段多种多样.第一,同构.可以对文字进行同构手法的处理,也就是将不同的文形、不同的文字种类进行组合、拼接,所书写的文字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个手法在现代艺术家徐冰的作品《新英文书法入门》中得到充分体现,作者用标准的楷书笔画对应英文字母,采用汉字的方块字型和间架结构书写成新型“文字”,这是一种新语义的转化,也是对传统文字样式的颠覆.在平面设计中所不同的是我们还强调文字的可读性,在可识别性的基础上进行语义的转化,来达到平面创意中所要求的信息传递的功能.第二,求异.可以在表现形式上,采用新材料、新工具来达到新的视觉效果,借用现代表现手法改变传统的工具表现,保留书法体本身的字形特点.传统的书法材料是毛笔、墨、宣纸,那么在平面设计中的书法可以是除毛笔之外的任何工具,木棍、塑料,甚至是电脑都可以与书法来结合,这也是运用新材料、新工具与传统书法的结合.既传承了书法本身的文化属性,又结合现代手法,这也是平面设计中所提倡的打破常规的思维习惯达到求异的效果.第三,借用.运用书法体本身运笔特点,借用局部书法笔画来结合现代图形,借用的是书法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属性以及书法笔画潇洒恣意的形态.结合其他有现代感的形来产生鲜明的对比关系,这种手法在一些标志设计和包装设计中都有很好的表现.第四,意象.用书法本身具有的气韵体现内在的精神气质,注重的是“势”,势有形势、姿势、态势之别,就其整体形来说关注的是整体形的精神面貌.是厚重少文的稳势?是典则俊雅的雅势?是质而不野的拙势?是如痴如狂的狂势?还是解发佯狂的癫势?此时文字的视觉形象超越于其可读性之上,我们需要解读的是整个态势所呈现出来的视觉张力,这种态势在草书中呈现得淋漓尽致.所谓“意在笔先”亦是如此道理吧.在平面设计中有很多巧用这种态势的例子.

任何设计都应该有其文化本源,没有文化本源的设计如同没有根的树,无论如何是活不久的.善用本民族的一些艺术符号永远是我们设计艺术要探寻的课题,就像本文提到的书法艺术,这种带有明显的民族印记和文化属性的视觉符号是我们一直要传承下去的,那么运用到平面设计中来,视觉转换和如何转换更是我们此课题重中之重.

(注: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课题《汉字符号的造型特点与审美意象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7C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