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提问艺术

点赞:2684 浏览:81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课堂提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针对有关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向学生提出具体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回答;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疑问,向教师提出问题,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解答.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被动回答的多,而学生向教师提问,教师作出明确解释的极少.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向学生提问更为恰当,很少思考如何使学生向教师提问.这种现状严重妨碍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抑制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不但要注重对学生的提问,还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从文本中帮助学生寻找提问的突破口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有时候,文本过难,学生读不懂,自然发现不了有价值的问题;而文本过易,又会觉得平淡,不知问题所在.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突破口,同时为学生作出示范,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生物的特征”一课时,对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学生能如数家珍一样讲述出来,对文本内容也不难以理解.那如何让学生产生兴趣并发现问题呢?我的教学突破口是让学生掌握怎样用这些知识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课后有一段关于介绍珊瑚的短文,我让学生阅读此文并把其中的每一句话都转化为思考题:①藻类给珊瑚虫提供氧气是为什么?②珊瑚虫建造外壳是为什么?③藻类靠珊瑚虫排出废物又说明什么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已内化的知识再外化,通过信息反馈和知识运用巩固所学,从而更深入地培养学生将已知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整理的能力,达到透彻理解和系统掌握的目的,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

二、通过常见生活现象诱导学生提问

学生有疑而问是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裸露心声的表现.单纯的师问生答往往不是平等的对话,所以教师要营造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提问,点拨提问技巧,使学生善问.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主动地把问题提出来,而是要诱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例如,教学“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时,教师提出一系列思考


题:“在生活中,当一个人连续嗑瓜子或吃过咸的食物时,他的口腔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有什么办法解决?”“当你把韭菜剁碎准备做包子馅时,常常要放一些盐,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看见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来的?”“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又会有什么变化?”要求学生回答出以下内容:有口干舌燥难受的感觉,是因为口腔细胞失水,这时及时喝水可以缓解口渴;韭菜渗出水分是因为韭菜细胞失去水分,这是水分的输出;菜叶又重新变得硬挺起来了,这是水分的输入.结合这些例子,教师引导学生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进行探究.同时,教师提问:“你注意过生活中有关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事例吗?说说看,结合这些例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如下问题:①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什么情况下失水?②水分是如何进出细胞的?③菜馅渗出水与红细胞失水有什么相似之处等

三、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创设情境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更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这就为上好一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生物学的特点是实验较多,教师精心设计的演示实验,往往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的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进而产生疑问,积极地对未知领域探索.

例如,在学习 “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当学生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理解了渗透作用的原理之后,有学生就向教师提出了以下问题:“为什么要选择紫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用白色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可以吗?”“如果把蔗糖溶液的浓度提高时,又会看到什么现象?”随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状态,从而顺利得出结论.利用实验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得到启发,积极动手,认真观察和思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能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同样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四、有计划地组织小组讨论

课堂上适时组织讨论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组织讨论之前,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越是核心问题,越要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特别是生物中的一些概念,仅靠教师的讲解和简单地下定义,学生不但印象不深,而且对概念的认识也较肤浅.

生物课堂提问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例如,教学“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课时,光合作用的概念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教师若直接问“什么是光合作用”,然后让学生自学讨论,这样学生难以理解,对概念的认识也较肤浅.教师若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并讨论“绿色植物是怎样制造有机物的”“它们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什么”“光照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吗”等问题,然后归纳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物质转换和能量转化的特点等,就能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这样能使学生对所学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掌握更加牢固.实践证明,鼓励人人参与小组讨论,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增加学生动口、动脑的机会,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举一反三的能力,淡化学生对教师的依赖.

此外,对一些问题,学生已有了自己的看法,但没有深入到本质,故难免产生争执.这时教师可以停止讲课,让学生各自陈述理由,然后组织讨论,以求同存异.当然,教师还可以另外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使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前者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但课堂管理与教学时间掌控难度较大;后者更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使问题集中且易于解决,但学生的自主性容易受到教师的限制.

总之,恰当地把握提问时机,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效率.但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时机与学生的兴奋点是稍纵即逝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因势利导,及时引导学生提问,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和作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责任编辑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