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辩艺术的不朽经典

点赞:10179 浏览:442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过秦论(上)》是一篇奇文.奇,体现在文章的论点有失片面,文章的论述逻辑亦存在明显的漏洞;但是,作为文论却具有超越历史的价值,至今仍然是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所谓论点有失片面,指的是把秦灭亡的原因仅仅归结为“仁义不施”.实际上,论定秦是亡于法家的严刑峻法,属于汉初儒生,不仅在后世,而且在当代颇有争议.有学者指出秦之国祚短促,许多政策恰恰是法家所否定的,如《韩非子》中的《亡征》有一百多种,秦始皇就占好多条.如秦始皇过于勤政,也就是过于集权,正是法家所反对的.秦究竟是亡于法家,还是没有彻底遵循法家,至今在学术上还存在争辩.比较折中的看法是,秦亡是内外多种原因造成的,不能简单认定为违反儒家的仁政原则.《过秦论》的论点,无疑有片面性.

再来看其论述逻辑存在的明显漏洞.文章题旨是总结秦从崛起到灭亡的原因,结论是秦亡于“仁义不施”,亡在为政之暴.从逻辑上讲,其兴起乃至统一全国,应该是实施仁政.但是,整篇文章论述秦之兴,连仁政的边都不沾.

题目是“过秦”,可文章主要部分却并未从秦之“过”着眼,而是称秦之兴为脉,系统分析秦自孝公至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据崤函之固”,地形易守而难攻;“窥周室”,有政治上统一全国的雄心;内政上“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交上实行连横政策,对诸侯分化瓦解,各个击破,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西河之外”的土地.从这里可以看出,根本没有仁政.相反,商鞅变法,所用的恰恰是严刑峻法.而文中所提及的六国著名的四公子,却不乏儒家仁政色彩:“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文章还正面写到秦国和六国的战争:“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这哪里有什么仁政的影子?

虽然如此,文章仍然是经典,读者很少感到疏漏,无不享受着作者高瞻远瞩气势如虹的雄辩艺术.下文对其雄辩艺术展开具体分析.

一、

其雄辩艺术首先得力于语言的概括和渲染.这里的概括和渲染,不是直接归纳式的,那样容易片面化,而是和矛盾的揭示结合在一起,在对立面的分析中,揭示其转化的条件,这就不但看起来全面,而且给人以深邃之感.

文章一开头写道:“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几句就透露出矛盾:一方面是说地形有利,但地盘很小;另一方面,则是说政治上野心很大.中国诗话讲究诗眼,要读出文章的好处,也要讲究字眼.像“窥”这样精粹的字眼,用暗喻构成了以小窥大的形象,无疑精练之至.“窥”的内涵,对秦之崛起有重大意义,因而接下来用了三重对仗性排比句,“囊括四海,席卷天下,包举宇内”,这就不是以精练为特点,而是以渲染为务了.这种渲染显然带着汉朝正统赋体的风貌,但还是与其有一定差异.第一,不像汉赋(尤其是大赋)那样一味作景观的平面、静态的铺排,那样有碍于思想的发展,这里是用来发表议论,不是一般的议论,而是大发富丽堂皇的宏论;第二,汉赋铺排繁复,叠床架屋,不知节制,且流于空疏,贾谊则对赋体句式节制使用,间之以散句贯穿之.这里就三个四言短句来说,极其精练.但是,从句子间的关系说,一个意思,三重反复,不但不嫌重复,反面显得很有情采和文采.这种情采和文采,没有流于空疏,原因是思想有力度,故亦不乏智采.作者在宏大的视野中概括了矛盾的各个方面.首先是空间从有限(崤函、雍州之地)到无限(宇内、八荒、四海);其次在语言上对无限的空间以三个同义所指(席卷、包举、囊括)统一起来;接着从时间上概括,惠文、武、昭襄,是三代君王的业绩,从公元前337年到公元前251年,八十多年,仅以一言以概之.至于“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从空间上说东南西北地盘全面扩张,可只用了四个动词(取、举、割、收),同义所指,对称句法,使得结构有机紧密.

接下来意脉就深化了.邦国的崛起,光有三代君王的雄心,还只是主观愿望.客观的根源,还在于内政上的改革和外交上的策略: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内政的改革,本来是很复杂的历史悲壮的过程(商鞅自己就作法自毙),文章只用了十一个字“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交上连衡路线也经历长期曲折斗争,也只用了“连衡而斗诸侯”六个字.特别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把外交上的纵横捭阖,纵则帝秦,横则王楚的搏斗,上百年的战争,地居僻远的秦国扩张到黄河以西,用“拱手”两个字总结,似乎没有动手、没有流血就扩张了土地.话说得这样轻松,自然是语言的高度概括力,但更是夸张了胜利的唾手可得.其实,贾谊的说法并不符合史实.六国合纵,与秦作战有五次.第一次,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楚五国合纵攻秦,秦军取胜.第二次,公元前298年,楚、齐、韩、魏联合攻秦,苦战三年,击败秦军,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等地.第三次,公元前287年,齐、赵、魏、韩、燕五国联军攻秦.五国各怀鬼胎,进至荥阳、成皋即互相观望,不肯首攻.秦为破坏五国联盟,主动取消帝号,将前占之温、轵、高平归还魏国,将王公、符逾归还赵国.联军遂撤走.第四次,公元前247年,魏、赵、韩、楚、燕五国组成联军攻秦,大败秦军,尾追至函谷关后撤军.合纵攻秦获胜.第五次,公元前241年,赵、魏、韩、燕、楚五国联军,秦集中兵力进行反击,联军不支败退.由此可知,先后合纵与秦五战,秦两胜两败,其中一次还是在外交上重大退让,才使对方撤军.可是,贾谊却将之说成不战而胜战略性的压倒性的胜利,对方“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这只能说明贾谊把五次互有胜负的战争概括为一举成功,目的就是构成一种戏剧性气势.


雄视时间之长,俯视空间之广,动词之精,排句之华,散体与赋体开合自如,这就构成了文章气势宏大、词茂而思精的风格. 二

对于全文来说,这还只是个序曲,当然是个很有气势的序曲.

文章至此,虽然驾驭矛盾,气魄宏大,但是,所述矛盾,只限于从秦国方面,就当时五霸七雄的局面而言,也还只是局部,虽然能自圆其说,然而,忽略了与秦相对的六国(实际上是九国)而言,则不可能不是片面的.要全面,作为论述深化的方法乃是从反面揭示矛盾.对于不利自己论点的因素不但不回避,而且加以强调,再使之转化为有利于自己的论点.这就是说,高水平的议论文,不但要自圆其说,而且要它圆其说.在辩证术中,叫作主动树立对立面.

接下去是文章的第三个层次,所树对立面,不是一般的,而且是突出强大的对立面.讲敌方(诸侯会盟而谋弱秦)的状况,夸张其优势.第一,论土地“十倍于秦”;第二,论军队“百万之众”;第三,实行了针锋相对的“合从缔交”联合抵抗的政策;第四,不惜重金,罗致贤才,最著名的是孟尝、平原、春申、信陵“四君”;第五,以乐毅为代表的政治家“通其意”,以孙膑为代表的军事家“制其兵”,联盟攻秦.大笔浓墨,显示不论是人才还是军事,九国的优势和秦人的劣势对比十分明显,似乎战端一开,则秦国必败无疑.

从议论文的写作来说,对立面树立得越强大,化解的难度就越大,但是,化解如能成功,就越是雄辩.

在九国来犯的严重威胁下,秦人却并不抵抗,相反“开关延敌”.是不是设有埋伏,诱敌深入呢?并不是.战争却没有打起来,“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不费一一弹,对方就失败了.不战而屈人之兵,九国“争割地而赂秦”.不但如此,而且是势如破竹,“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文章采用的不是一般的对比模式(一国与九国),而是采用把矛盾推向极端的对比(军事上、国土上、人才上)强化模式.强化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强弱悬殊,但斗争的结果却是力量对比的倒转.悬殊对比走向反面的结果乃是另一极端,极强转化为极弱.

这种强大的对立面的转化,不是一般的转化,用西方人常用的话语来说,乃是戏剧性(dramatic)的转化.贾谊的气魄就在树立强大的对立面,展示戏剧性的转化,使得文章本来宏大的视野又带上了雄辩的风格.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强弱转化的原因乃是九国表面上组成了统一战线,但是,并不团结,各怀鬼胎,不能统一进攻,不敢与秦国为敌.秦国在外交上实行连衡政策,各个击破,于是力量悬殊的对比发生了转化,强者崩溃,弱者凯旋.文章为什么省略了“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的原因呢?就是为了直截了当地把强弱胜败结果摆在读者面前,突出转化的戏剧性,增加文章的雄辩气势.

文章做到这里,蓄势已成,意脉面临转折.这里需要一个总结,精彩的是文章只用了一个句子“奋六世之余烈”,仅六个字,非常简洁,干净利落.不过,贾谊为之加上了强化的赋体色彩:“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了四个赋体的排比句,不但有文采、情采,而且有智采.赋体语句,在贾谊笔下是有节制的,适可而止.及至说到边疆的开拓,则以散体为主:“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最后又以赋体作结:“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牧马”“弯弓”从行文上说,两个意象显得精练而生动,作者的笔锋游刃有余,开合自如.

对立面如此戏剧性转化,使文章的意脉高昂起来,达到.

三、

接下去,乃是意脉面临真正的转化.这个层次,和前面略有不同,有点史家笔法,寓褒贬于叙述之中.第一是“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第二是“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第三是“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从思想统一到强将利兵,层层强化,霸主自恋,累进式递增,基业本该万无一失.但是,所有这一切都暗含着反讽,所用之语言,从明显的“废先王之道”到含蓄的“以愚黔首”“弱天下之民”,甚至还有形褒实贬的“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这种反讽到了最后“为天下笑者”,就直接表露出来了),为接蹱而来的戏剧性最大的转化蓄势.最后这么强大的,远比前朝五代强大的秦国竟然灭亡了,而是灭亡于草根百姓甚至罪犯之手: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这是文章意脉转折的关键,戏剧性转化是文章结构的核心.强者,灭于弱者;贵者,亡于贱者.而这些人: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这样的戏剧性转化相当惊人,才者弱于不才者,智者亚于不智者,富者困于贫者,良将败于疲卒.对于这样的戏剧性转化,作者又一次用了赋体来对比渲染.结果已经有了,但是,转化的条件是什么呢?作者在这里暂且不表,而是笔锋一转又进行戏剧性对比:人才不及九国之君,武器都是些农具(锄耰棘矜),不及正规军队的“钩戟长铩”,行军用兵之道不及此前败于秦的军事家.这还不算,又对秦国从兴(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到灭(七庙隳,身死人手)的历史予以对比式的总结,为最后得出结论准备更雄辩的基础.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雄辩艺术的不朽经典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仁政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为了得出这个“仁义不施,攻守异势”的结论,戏剧性的大转折,显然是为了从形式上取得更雄辩的效果.为了这种戏剧性,作者对历史作了省略.对于不可一世的秦国灭亡之原因,仅仅归结为陈涉一人之力,“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显然并不全面.与陈涉同年起义的至少还有刘邦、项羽,在陈涉称王同年,武信君称赵王,田儋称齐王,韩广称燕王,群雄并起,其中有贵族,并非仅仅是草民.陈涉后来屡屡被秦将章邯所败,最后被他自己的驭手杀害.真正把秦都攻克的是项羽,统一全国的是刘邦.为突出极弱战胜极强的戏剧性,展示出雄辩的气势,作者很有气魄地把所有这一切都省略了.

从文章内容上来看,作者的结论“仁政不施,攻守异势”,并不全面.似乎,仁政施,则攻成,不施,则守败.但是,作者所概括秦国攻成与仁政无关,而守败,则与暴政有关.在这一点上,《过秦论(中)》倒是有比较中肯的观点:“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意思是,夺取天下和治理天下,规律是不一样的.可惜的是,《过秦论(中)》也没有作充分的矛盾的分析,没有作雄辩的展开,只是单方面宣称如果施仁政,则不至于灭亡.文章在内涵上,也许对《过秦论(上)》有所补充,但是,在概括力上,在雄辩性艺术上,则大为逊色.故历史古文选本皆其上篇,而忽略其中篇和下篇.

《过秦论(上)》思想上的局限,无疑不是贾谊个人的,而是追求仁政理想的汉初儒生群体.从文章写作的立意以及雄辩的风格来说,则无疑是贾谊不朽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