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艺术

点赞:32851 浏览:1551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问题设置和课堂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怎样设计问题是门艺术,巧妙的课堂提问,不仅能使学生轻松地把握一堂课的重点、难点,更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他们留下许多美好的记忆.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开启他们的思维、激活他们的潜能,有着一石数鸟之功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在强调认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探讨语文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以及课堂提问艺术的多种技巧或途径,认为问题设置的质量和课堂提问的艺术可以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采用问题教学法,认真研究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对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关 键 词 】课堂提问;问题设计;基本原则; 技巧;语言艺术

1.问题的提出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可见,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提问法不仅有着古老的历史,同时也是现代教学中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当注重质量和讲究课堂提问艺术技巧.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改革课堂教学,这就要大力改变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单一模式——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求,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学科课堂教学的方向和着力点,而采用问题教学法则可以较好地实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着力点,以语言艺术为主线组织学科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它通常包括指导预习、问题教学、设问学习、简洁转新四个步骤.采用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在于课堂的提问,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它的重要性也就日益彰显.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注意提问的方法,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2)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 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3)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如“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等.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4)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 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从而真正发挥课堂提问在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富有技巧的提问,具有强化作用,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解决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突破教材的难点.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应怎样设计问题呢?

2.课堂提问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是通过教师设置高质量的问题并采用多种艺术技巧进行提问而实现的,因此在教学改革中,侧重探讨语文课堂提问艺术的多种技巧和途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课堂提问对我们组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它还是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重要教学法手段.但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又会出现“满堂问”的弊病,为此,笔者认为还应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性,使我们的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

2.1课堂提问要新奇有趣以激起学生的求知.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兴趣是提问的第一要素.首要的问题是课堂提问必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注意新颖性,具有趣味性.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他们去钻研课文.当学生寻求到答案以后,就会为获得新知识和能力而激动、振奋,为探索和创造的成功感到愉快.

2.2问题要难易适度,体现教学的启发性.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而设计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一方面,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教师要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的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因为好的提问正是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提出来的.另一方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备教材的同时,认真备学生.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既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如阅读、口头表达等),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


2.3问题的数量要适中,既系统又科学.

除了正确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外,教师对课堂中所提的问题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就要避免问得太多或太少这两种倾向.问得太多了,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对所学的知识就难以理解,因为消化多而杂的问题,只会分散学生的整体思维;问得太少了,学生又缺少参与的机会,最终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2.4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想像力和创造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既是教师职业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的神圣天职.教师应该给每位学生机会,对学生一视同仁,以提高所有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能只盯住几个尖子生,忽略成绩一般的或较差的学生.教师的课堂提问应当既抓住点又顾及面,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并以表扬鼓励为主.提问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联想与创造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已具有的能力去想像、创造,从而扩展知识领域. 3.课堂提问问题的设计

3.1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计问题.

首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设计出真正的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才算问的成功.学生的差异是很大的:不同群体之间有年级差异、班级差异、小组差异,还有城乡差异;不同个体之间又有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等多重差异.尽管我们不可能针对每个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但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将学生分类别、分层次,然后设计出符合各层次学生能力范围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做到全班同学共同发展,不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而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问题,也正好遵循了传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

其次,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设问题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对学生而言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感兴趣的,成为问题的问题.由于这种问题跟他们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迫切想要知道的,所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活教学.

3.2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

首先语文教学内容存在体裁的差异,就中学语文而言,就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小说、诗歌、戏剧等多种体裁,每一种体裁都有自身主导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记叙文有记叙的要素、记叙的顺序和表达方式;说明文有说明的方法、说明的顺序、说明的语言;议论文有议论的论点、论据和议论语言等.各种体裁的文章教学内容相去甚远,教学问题的设计要依此为依据.其次就单篇课文而言,不同段落之间,教学重点、难点亦有变化.教学时要慎重对待,不可一视同仁.

3.3要根据教学过程的变化设计问题.

每一堂课都有初期、发展、和结尾等环节.提问时应遵循每一环节的特点.一般说来,初期时,提问应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发展时,提问开始分化为不同层次,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想要的问题;时,提问向文章的重难点展开,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解决问题中,同时还不断地竞争;结局时,要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探索新的问题,产生对下一堂课的兴趣.这样,久而久之,问题教学会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

3.4要根据教师自身因素设计问题.

教师也是凡人,他们中也存在性别、年龄、个性、经验的差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很活跃,能不断地引导学生去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有的教师则很聪明,给学生一个思路,让学生自己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觉中完成自己的课堂教学,似乎教师参与很少,但整堂课却气氛活跃,效果很好.当然,也不乏教师一堂课问题提出后,课堂一片死寂,最后不得不自问自答.形式上是问题教学,实际上还是“满堂灌”.教师在备课时只有充分认识自我因素,了解自身特点,在渗透学生,渗透教学内容的同时渗透自己,找到符合三者发挥的问题,才有望产生一堂高质量、高效率的问题教学课.

3.5要根据课文“提示语”和课后“问题与探究”设计问题.

课文的提示语(即编者按语)是语文编委根据所选课文特点,而对中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的一种提示或思路点拨,它往往有助于学生走进课文,理请思路,把握主旨.教师在上课时若能充分利用课文的提示语来设计问题,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快速进入课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课后“问题与探究”是编委针对教学精心设计的问题,它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课文重点,巩固对课文的学习.所以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对课后“问题与探究”决不能漠然视之,而是要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学突破口,来贯穿在教学过程中.

4.课堂提问的艺术技巧

问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有研究表明,提问的艺术和问题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阅读教学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和回答问题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呢?

4.1要注意提问的态度.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对某一个问题,学生往往会因人而异,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这不仅是正常的,也是教师所希望的.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可指责和嘲笑,而要加以引导和启发.教师提问时的神态要自然安祥,相信学生能够回答出问题,这样学生就会愿意回答甚至争先恐后地回答;反之,如果教师表情严肃或冷淡,学生就不能专心思考,更不能畅所欲言.另外,提问的面要宽,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

4.2巧选角度,变中求异.

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而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4.3利用矛盾,激发疑问.

对立的事物都是互相排斥的,人们碰到这种情况时,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是如此.教师在提问式教学中可以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4.4化难为易,深题浅问.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降低难度的处理.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几个较容易的问题,以降低问题的难度.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再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就容易解决了.可以化难为易,四两拨千斤.

4.5问在此意在彼,直题曲问.

现行的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力求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而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必须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1)难易要适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把握好难易度,避免问题杂而多、大而空.(2)提问要适时.当学生处于不知道而又急于想知道某事时,或已知道某一问题但又急于进一步探索的心理状态下,才是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最佳火候.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共鸣,产生学习的,引发思考.(3)评价要恰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作出语言或非语言的反应,以不同的方式认真、恰当、及时地评价学生.评价要明确具体,指出学生知识的优缺点;无论是批评或表扬,用语都要恰如其分.总之,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教师应该牢记一条准则:所提的问题必须紧扣课文的重点、难点,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6多层设问,化整为零.

对于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易及难,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要做到这点就要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多层设问,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实质.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采用问题教学法,其课堂教学过程实际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正是新课程改革目标所要求的.课堂上抓住契机、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从而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地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