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艺术风格探析

点赞:25286 浏览:11802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通过陕北安塞腰鼓艺术详细分析了当地原生态艺术的发生、发展与艺术的流变,试图以安塞腰鼓的分类及形式和艺术风格特征加以分析,得出安塞腰鼓这一艺术形式在人民大众与社会的影响力的必然性.

关 键 词 :安塞腰鼓 艺术风格 形成因素

一、引言

安塞腰鼓代表陕北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安塞腰鼓在新秧歌运动的推动下,继承了传统陕北腰鼓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具有现代意味,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曾在建国两周年、45周年、50周年的天安门广场国庆庆典上精彩表演.改革开放30年来, 安塞腰鼓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以独特的民间舞蹈形式,多次展示在世界人民的面前.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安塞腰鼓多次荣获全国性大奖,在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的精彩表演,引起中外各界人士的关注.特别在今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庆典上,安塞腰鼓以1020名的独立方阵再次在天安门前的精彩表演,向世界充分展示出新时期中国农民蓬勃刚劲、虎虎生威的风采,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安塞腰鼓的分类及主要形式

安塞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陕西省延安市北部,延河源头.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梁峁遍布的自然环境,养育着世世代代吃苦耐劳的安塞人民,孕育了粗犷豪迈、刚劲奔放、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

首先,根据地域分布可分为文、武和文武混合三种类型.安塞腰鼓主要分为北川腰鼓和南川腰鼓两种.北川腰鼓,即“武腰鼓”,是由谭家营、化子坪、镰刀湾和郝家坪、平桥、王家湾两道大川形成.“武腰鼓”则欢快激烈、粗犷奔放,富有力度,较大的踢打、跳跃和旋转动作,尤其是鼓手的大缠腰如猛虎下山、腾空飞跃、转身踢腿等动作给人们以英武、激扬、奔放,具有秦汉将土驰骋于疆场之气势.南川腰鼓即“文腰鼓”,是由楼坪、高桥、西河口大川形成.“文腰鼓”轻松愉快、潇洒活泼,动作幅度较小,给人们以欢快、热烈、喜庆丰收、欢庆胜利的感觉.以真武洞镇为中心的安塞腰鼓,吸收并融合了南、北腰鼓不同的艺术风格,形成了文与武、刚与柔、动与静、粗中有细、流畅敦实、高亢而的艺术特色,特别在表演中,又有机地揉合了民间武术和秧歌舞动作,如:蹦、跳、翻、跃、踢、蹬、踏、跷,千姿百态,加上演员即兴的摇头摆尾、抖肩颤胯,使整个舞蹈显得雄浑强健,挥洒自如.

其次,根据表演性质分为自娱性、祭祀性和集会性三种类型.自娱性表演多是随意性的,村里人遇到谁家结婚、生子、白喜[1],大家聚集在一起,婆姨女子扭秧歌,小伙子打腰鼓,老汉举伞头,自编自唱,抒发心情.祭祀性表演都在民俗和宗教祭祀活动中进行,带有祭祀神灵,祈福消灾的含义.祭祀活动都在庙宇进行,也叫“谒庙”[2],由会长组织祭祀活动,腰鼓队在伞头的带领下,敲起锣鼓,吹着唢呐,抬着整猪整羊和其他供品烧香敬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集会性表演是指规模较大的集体活动.一般指乡里、县里组织的秧歌会演,所有乡镇的秧歌队都参加,包括打腰鼓、扭秧歌、跑旱船、踩高跷、耍扇子等.

安塞腰鼓艺术风格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腰鼓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再次,根据表演形式分为场地鼓和过街鼓两种类型.“场地鼓”是指腰鼓队在固定场所进行表演的形式.场地鼓分为“大场地鼓”和“小场地鼓”.“大场地鼓”是集体的大型舞蹈,有彩旗队、锣鼓队、伞头、腰鼓队、秧歌队组成.开始时由伞头挥伞号令,顿时鼓乐齐鸣,众舞者随伞头翩翩起舞.踩开场地,拉开架势、载歌载舞进行表演.“小场地鼓”是由腰鼓手在场内单独表演.一般有表现个人特技的“独鼓”、表达感情的“二人鼓”和表现两军将士对决厮杀的“四人鼓”和“十六人鼓”等.在腰鼓队表演的过程中,还穿插表演“跑驴”、“搬旱船”、“踩高跷”等其它形式的小场节目.节目规模和形式的多少,要根据各村的人材和条件而定.过街鼓也叫“路鼓”是行进中边走边舞的一种表演形式.一般由伞头指挥,腰鼓队在头路鼓子的指挥下击鼓狂舞,后面跟着“红绸队”、“扇子队”、“跑驴”、“搬旱船”、“踩高跷”和扮成“蛮婆”、“蛮汉”等丑角人物[3],常用的队形有“单过街”、“双过街”、“单龙摆尾”、“双龙摆尾”等.有时两支秧歌队在途中相遇,一般都由伞头互唱秧歌,共贺新年,让道而行,但有时也会出现互不让道的情况,此刻就要竞技赛艺争个高低.两队锣鼓大作,唢呐声、腰鼓声、呐喊声,好似春雷滚动.鼓手们尽情击打、跳跃,如疯似狂,打至,鼓乐暂息,由双方伞头出场对歌,直到对方阵角先乱,动作不齐,或对歌对答不上时,就算输了,于是主动让道,让胜者先走.

三、安塞腰鼓艺术风格的特点

1.安塞腰鼓的体态特征,概括为“稳、健、张”三个字.“稳”即稳当,是指腰鼓手不论是双腿分叉,跳跃分叉,还是腾空飞跃,落地都讲究“稳”字,给人一种坚韧的感觉,“健”即健壮、健美,是指腰鼓手打出来的动态姿势,给人健康、强壮、优美的感觉,“张”即动作向外,给人一种很强的张力.总之,安塞腰鼓的各种动作都突出了身体的晃、摆、转动作以及手臂和腿脚向内向外的力量,从而展示了一种稳健、富有张力的、威武挺拔的气势.

2.安塞腰鼓的形象特征,似虎似牛.虎是百兽之王,虎啸山冈,震慑百兽.百十个腰鼓发出的锵锵鼓声和腰鼓手的呐喊声,汇成一片,震天动地.腰鼓手精神抖擞,气宇轩昂,打出了虎威.安塞腰鼓一捶子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那个打呀,蹩呀,踢呀,转呀,全身使出一股子“牛劲”[4].

3.安塞腰鼓的动作特征,概括为“狠、蛮、猛”.腰鼓手挥槌击鼓有股子狠劲,无论是上打、下打还是缠腰打,双手都要将鼓槌甩开,用力的狠打.做踢腿、跳跃动作时,无论是大踢、小踢或蹬腿动作,都要有股子“蛮”劲[5].在舞蹈中凡做蹲、踢动作必须有转身,转身时必须要猛,特别是做腾空跳跃落地蹲,边转身、边起步的一套动作组合时,必须在固定的节拍里,运用迅速地猛劲才能完成连贯动作.“狠、蛮、猛”形成了安塞腰鼓粗犷豪爽、刚劲泼辣的风格.

4.安塞腰鼓的动律特征,动律形态复杂,跳跃幅度较大.表演随着节奏的加快,脚步便开始复杂的踢踏跳跃,并加大身体左右摆动的幅度.如:做“马步蹬腿”、“连身转”、“马步跳跃”等动作时,舞者运用弓步向后连跳两次,然后左腿大步前跨,右腿发力蹬地而起,势若龙腾虎跃,显示出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

总之,安塞腰鼓最终体现在“能劲”上.“能劲”是腰鼓手的技能、性格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一方面表现打腰鼓的才能和水平,另一方面表达腰鼓手的内心.腰鼓手击鼓时情不自禁地摇头晃肩,狂奔狂舞,使内在感情与外在的动律有机地结合,达到神形兼备、和谐自如的忘我境界.

四、安塞腰鼓艺术风格的形成因素

1.与游牧和农耕文化的延续和遗存有关.安塞腰鼓代表陕北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以延安北的安塞、志丹、榆林的横山县、米脂、榆林区一带最为盛行.属于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是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汇的产物.据《尚书•,益稷》记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记述了原始社会人们敲打着石器,模仿兽类形象跳图腾舞的景象[6].据《黄帝内传》记载:“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制夔牛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7]”

在《易•,系辞》中“鼓之舞之以尽神”则说明鼓的出现,鼓与舞的结合,成为农耕舞蹈文化的开端[8].从安塞县招安乡出土的宋代画像砖上看出,打鼓者,腰挎腰鼓、侧身、头向右转扬起,左腿弓形着地,右腿后退蹬出,双手一高一低作挥槌击鼓状,腰系彩带,飘至前下方的典型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以狩猎、畜牧为生的游牧民族洒脱粗犷的风格,又具有中原文化端庄柔美的典雅特色[9].


2.与自然生活环境、习俗有关.安塞人生活在山大沟深的丘陵地带,长期行走崎岖山路,从事放牧和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安塞腰鼓的下肢动作以高抬腿的“踢”和“跳”为主的重要因素之一.安塞腰鼓中手的变化较少,多是双臂摆动,双手击打鼓面,而双腿却灵活多变.主要是走步(“十字步”、“走路步”、“梅花步”、“马步”、“分岔步”和弓箭步),跳(蹲跳、搓步跳、分和跳),踢(前踢、后踢、左踢、右踢、上下踢和旋转踢),腰部(直、弯、转)这些动作特点,正是陕北人出门就爬坡、下沟的行走习惯,使腿部显得灵活多变,进而形成了安塞腰鼓腿部动作灵巧、敏捷、有力的特点.

安塞腰鼓又与人们的生活习惯、习俗有关.过去,多在喜庆节日和庙会中演出,每逢春节来临,安塞人家家户户、老少男女聚集在一起,排练秧歌,当地有句谚语:“锣鼓唢呐直响哩,屁股底下棍撬哩!”群众也都坐不住了.纷纷加入到秧歌队伍.正月初一吃饺子,初二闹秧歌“沿门子”[10],便开始了挨家挨门拜年活动,腰鼓队在村里走家串户,在主人家的院子里、窑洞前表演一阵,伞头根据各家情况,触景生情演唱几段吉祥秧歌,以表贺年之意.主人家则认为腰鼓队进院入户敲敲打打、跳跳唱唱,可以消灾免难、四季平安、新年大吉.初六小年腰鼓队开始村与村、乡与乡互相拜年.正月十五挑灯笼、转九曲,年轻媳妇偷灯笼抢祭品吃后就“生儿子”,等到活动结束,男女老少、婆姨娃娃手提灯笼,有说有笑,高高兴兴回家.正月十六焰火燎百病,正月十七、十八,春暖燕归来,老乡们祭拜土地等各方神后,就安心准备春耕生产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腰鼓的用途不断扩大,“谒庙”震妖驱疫,“踢场子”喜庆丰收.

3.与原始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安塞县流行一种扭秧歌、打腰鼓祭天活动.根据节令时气大型祭天. 二月二,龙抬头,春耕农忙开始,为祈求上苍保佑庄稼丰收,便打腰鼓祭天.每逢年遇到大旱,当地人头戴柳条帽,抬着龙王的神位,从河流到地头,扭起秧歌、打起腰鼓,祈求龙王爷下雨保民.这些祭天活动多在晚上进行,也有白天进行的.一般是有经验的老农在本村周围选择最高山顶或泉水涌动的地方作为祭天地点.夜幕降临,篝火四起,全村男女老幼纷纷出动.高山顶上篝火通红,鼓乐齐鸣.祭天仪式开始,由会长向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各摔一颗鸡蛋,叫“打五方”.随后,伞头代表民众进行祈祷歌唱,鼓手和村民应唱,腰鼓队围着簧火进行一番踢打表演,他们虔诚地祈求神灵保佑这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认为腰鼓有神通威力,定能感动老天爷,驱灾免难,给人间带来吉祥.当农业夺得丰收,农民就扭起秧歌,载歌载舞,庆贺一番.小伙子总要挥鼓上阵,尽情地踢打几下,伞头总要放开歌喉,尽情地歌唱,那欢快的鼓点,是人民群众盼好日子的心声,那铿锵的声音和坚定有力的步伐,是民众对未来充满的信心,那伞头的歌声,是民众发自肺腑的强音.

4.与古代战争有关.腰鼓舞蹈的起源与古代战争有着紧密的关系.由于安塞地处西北要塞,与古长城和内蒙毛乌素沙漠遥遥相望,与北方少数民族融合,由北下南通往中原的咽喉.因此,素有“北国锁钥”、“上郡咽喉”之称[11],自秦汉以来,成为抵御外族入侵的边防要塞.腰鼓作为装备,就成为遇到敌人突袭,击鼓报警,传递信息,两军对阵交锋,以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士卒又击鼓庆贺.唐代诗人卢伦在《塞下曲》中曾有:“野幕琼筵,羌戒贺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的描述.宋代诗人范成大有诗曰:“腰鼓百面如春雷,打彻凉州花自开”.充分证明腰鼓当时在西北边塞腰鼓的盛行.其目的是用以统一意志,提高士气,显示武力.同时也表现北方男子勇敢和强悍的性格.安塞腰鼓手双手握槌,连连击鼓,奔跳不止.大缠腰、小缠腰、踢腿、舞至、群鼓起鸣、尘土飞扬、颇有猛虎下山和万马奔腾之势,犹如一幅两军对阵、击鼓助战,古色斑烂的秦汉历史画卷,流露出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和民族英雄气概.

图版:

巨幅长卷《黄土地的主人•,安塞腰鼓》(局部) 刘文西/2006年作

建国六十周年安塞腰鼓在天安门前表演.图片/据新华社

五、结 语

综上所述,安塞腰鼓在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以顽强的生命力、淳朴粗犷的表演形式,打出了北方民族剽悍、刚健、纯厚、豪爽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安塞腰鼓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就像一朵盛开绚丽的山丹丹花,以独特而精湛的艺术走向世界.

注释:

[1]“白喜”,指在陕北把80岁以上老人去世,称为喜事,其他称呼也有叫“白事”的.

[2]“谒庙”,指村里人外出前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意思是秧歌外出起程或回归时向庙里供奉的神仙请示,或回报有关工作,是一种地方性民俗活动.

[3]“蛮婆、蛮汉”,是指秧歌队的男、女丑角演员,经常做一些喜剧表演.

[4]“蹩”,指脚腕子扭伤了,蹩脚货来解释.而在陕北的方言中却把它作为蹦、跳来理解.说那孩子跳的多高,就说为那孩子蹩的高.

[5]“蛮”⑴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⑵野蛮,蛮横,蛮干,蛮不讲理.在这里指毫无顾及,狂跳不止的粗犷、豪爽的劲儿.

[6]阴法鲁著《阴法鲁学术论文集》第198页,中华书局,2008.

[7]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第3卷,第38~39页,上海东方出版社,1994.

[8]赵俪生著《(易•,系辞传)内容与剖析》,发表于《东岳论丛》,1991.5.

[9]安塞县招安乡岳中庄出土的《宋代腰鼓画像砖》,安塞县文化馆藏.

[10]“沿门子”是指挨家挨门拜年.

[11]安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塞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叶中锋:西安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