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变的艺术

点赞:26000 浏览:11917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2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 要 :对现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一些偶发事件的应对进行了探讨,从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分析等两方面进行阐述.

关 键 词 :课堂教学;教师;应变;艺术.

课堂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授、智能的培养,还存在着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存在着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同时还存在师生与外界环境的多侧面、多层次的相互作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客观存在各种“意外”的变化.往往一堂苦心设计的课,可能因此搅得一塌糊涂,一堂枯燥无味的课也可能因偶发事件带来意外生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何灵活妥当地处理偶发事件,不仅关系着一堂课教育教学的成交.而且是衡量一位教师教学机智的一个重要的标尺.它可以反映出老师应变艺术的水准.对学生的反馈信息立即做出反应,予以适当的处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是个有序的动态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直接影响后续教学的进行.及时运用应变技能,认真处理学生思维形成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


一、灵活机智的回答疑问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差异较大,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就会千差万别,再加上外界的环境和教学内容等因素,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是难免的.一个具有较高教学素养的教师,往往能够因势利导,使无序的课堂转化为有序的课堂,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特别是在当今科技文化迅猛发展的时代,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反应灵敏,遇事喜欢分析,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这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加大了难度,它要求教师不仅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修养,而且还要具备灵活运用知识、机智处理问题的能力.

有位老师讲《朱德的扁担》一课,当教师讲到朱德同志在自己的扁担上刻下“朱德记”三个字,战士们更加爱戴总司令,都不好意思再夺他的扁担时,全班同学对革命领袖的崇敬之情,被这位满怀的讲述推向了.这时,一个有趣的问题却提了出来:“老师,那时人们很穷,读不起书,怎么记得‘朱德记’三个字呢”?教师没有思想准备,不能立即作答,却又巧妙地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是呀,谁能答出这个问题呢?”好一个“是呀”,有惊讶,有肯定、有赞赏、有对全体学生思维的激发.全班学生乃至听课的人都随着教师的反问陷入了深思.在学生的心目中,解放前穷人不能上学,这是肯定的;不上学又怎么能识字呢?怎么能认识朱德的扁担呢?对一般学生来说,这一连串的推理是很自然的.然而,广泛的课外阅读,丰富的现实生活终于给同学们打开了智慧之门,回答问题的手一个接一个的举起来,“他们读过函授学校.”一个同学用现代生活中的语句解释.“方向想对了,但说法不对”.精明的教师既作了肯定,又作了否定.“办扫盲学校.”另一个同学的答案与故事发生的年代靠近了些,老师继续启发学生思考.“解放区办农民夜校”.“红军叔叔一边打仗,一边学文化”.同学们终于得出最满意的答案.

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曾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教师讲解《白杨礼赞》,还没讲完,一个女生就憋不住了,马上说“茅盾老讲白杨怎么好,怎么好,我看不见得.楠木是贵重木材,白杨不成材,白杨怎么比楠木好?”对于这意外提问,于老师并未回答,只是说:“你敢于发表这样的意见,是非常好的,你继续学下去,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的.”学完课文,那位同学终于明白了景随情移,课文运用象征手法所讲的道理.在这一意外情况的处理上,于老师表现了高度的教育机智,既调动了学生动脑筋的积极性,又保证了教学过程按执教者的思路进行下去.当然,老师不是无所不知的全人,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的质疑,是教者始料未及的,因而难以解答.于漪老师教《木兰辞》时,学生提出问题:“在于古代妇女都是缠小脚的,花木兰是小脚.怎能行军作战”?于老师被将了军,但她坦然地告诉学生:“花木兰是否缠小脚,我还不清楚,等弄清了,我再来回答.”

诸如此类的教学实例告诉我们:一个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应有应变能力和求实精神.这样才能应付各种复杂局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胸有成竹地处理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愿学习.甚至与教师顶撞的现象,在老师活动中,也常常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这时,教师的应变艺术就表现在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抑制情绪的激动,冷静的审时度势,胸有成竹地寻求妥当适度的解决方法.

电视连续剧《绿荫》里何教师这方面的一个范例:何老师接班的第二天,他上课,未走进教室,只听见里边乱哄的.他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画了他的漫画,并在旁边加注:“不准擦掉”.何老师明明知道是学生侮辱自己,但他仍然冷静说:画画的同学很有想象力,画也切合人物的个性特点,做教师的一靠嘴,传授知识;二靠耳杂倾听同学的真知灼见;三靠眼睛,观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所以画的作者,把这三种器官画得都挺大的.我建议课余时间,这位同学多向艺术老师请教,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我们现在是**课,是不是先擦掉上课?至此,同学们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何老师这样做,不仅教育了学生,也平息了一场风波,胸有成竹地把突发事情转入了正常的教学轨道.反之,如果不能冷静、理智地控制自己,对学生训斥一番,效果一定不理想.

又如,有一个年级的“联欢会”上,主持人向大家报幕,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是:“魏勇献给大家的歌是《阿里山的姑娘》,但是歌词却变成了“你要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你你的妹妹,跟着马车来等”哎呀!这哪里是“阿里山的姑娘”全班学生笑得前俯后仰,想不到呀 ”“联欢会”上会出现这样的笑话!怎么办?批评他不该唱这首歌吗?不行,学生们由于对魏勇的歌曲的好笑,产生的是无意注意,如果一批评,反而会使他们对歌词产生有意注意,只有使唤学生的注意产生转移才行!于是,胸有成竹的班主任微笑着说:“刚才魏勇唱的不是‘阿里山姑娘’,而是‘大板城的姑娘’”.“阿里山在祖国的宝岛台湾,那儿是风光秀丽的好地方.‘阿里山姑娘’是流行台湾的一首民歌,而‘大板城’是在祖国的西北边疆,它和阿里山遥遥相望.这首歌是新疆的一首爱情歌.它很适合已经长大成人恋爱中的年轻人唱,但我们正在学习时期,还没有成家立业的基础,老师不提倡大家唱这样的歌曲;我想魏勇同学再唱一首抒发美好理想的歌曲,一定更受同学们欢迎!”.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小魏同学的歌声又响起.

以上只是以实例的方式给大家总结了教学中遇到突发情况的妥善处理方法,但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情况千变万化,具体情况如何处置,就需要我们逐渐积累经验,将之记录下来,大家共同研讨,那也是提高应变能力的又一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谭青华. 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变的艺术[J]《江西教育综合版》 2008年第4期

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变的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师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未名.教师应变的艺术[N]《》 2007年8月30日

[3]郑培义.从一件小事谈教师的教育艺术和应变能力[J]《北京教育》1995年第11期

作者简介:张洪顺(1969-)男,河南郑州人,现为郑州交通职业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