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苗子:在艺术的宫殿里自由穿行

点赞:6269 浏览:22065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黄苗子,本名黄祖耀,著名漫画家、美术史家、美术评论家、书法家.1913年出生于广东中山.解放前,曾任大众出版社《大众画报》、《小说半月刊》编辑,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国书协常务理事,中国美协理事,中国文联委员,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格里非斯大学客座教授、名誉教授等;系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黄苗子:在艺术的宫殿里自由穿行

吴志菲

2006年8月27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午门城楼举行丹青名家吴冠中历年捐赠作品汇展.作为吴冠中的多年老友,黄苗子及其夫人郁风作为嘉宾出席了展览.面色红润,皱纹很少,眼睛不大但非常有神,略有脱落的头发往后梳着,穿白色短袖衫,外套一件浅色马夹,黄苗子精神矍铄.相比而言,郁风则时尚些,一件深蓝底色织白花上衣、一条藕荷色长裙,最能显现韵味的则是她轻轻搭于颈间的一抹浅蓝丝巾,儒雅、端庄.两位老艺术家出众的艺术气质,如同清新芳香般,氲氤在空气里,直沁周围人的心田.

好了伤疤,就要忘了疼

人能苦中作乐,往往不仅是有快乐的天性,而是要有一双能看到未来的“眼睛”.人对未来没有了希望,不管是谁,都会深陷痛苦之中.这双“眼睛”,让人总能看到曙光,在幽暗时看到出路.

黄苗子和郁风在艺术上互相影响,在家庭生活中相濡以沫,简直是珠联璧合.可是历经大大小小的“运动”及“”,他们又是互受牵连的一对.1957年黄苗子因“二流堂”被划为.

在郁风的回忆里,监狱生活成了一种修炼“坚持锻炼,斗室之内,日行万米,就感到生命的正常存在.因为我相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体被禁锢了,思想却可以自由飞翔,和古人、世界对话,飞向每一个熟识的人,飞向每一处可怀恋的地方.”

忆及往事,黄苗子哈哈笑笑,“这一生做过苦力_当过囚犯,什么苦都吃了.”苦难过去了,黄苗子轻描淡写过去岁月,“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没有一个知识分子逃过去,要是没有挨过整才奇怪了.”黄苗子认为,在过去的岁月里“没有什么不能原谅的,‘’时整过我的人现在又来看我,我也欢迎.因为那不是个人的过错,我把这些事都看穿了.只是希望我们国家将来不要再有这类事情发生”.“”中,黄苗子在监狱里也没有停止过书法的研究与探索.没有纸和笔,但他用意念继续着书法的揣摩,看着墙上滴下的水痕像个字,他就仔细观察其结构与笔法.出狱后,心有所感,黄苗子参透了不少东西.1958年,黄苗子被下放东北.冬日深山老林里零下30%的逼迫,奇寒彻骨,但黄苗子要去拉大锯伐木.一直握笔写字的手,被冻得僵直,虽戴着破棉手套,也难握锯把儿.群山之中,北风呼啸,传送着凄厉的锯声.可黄苗子写诗抒怀:“偶从完达赤松游.”读来轻松悠闲,一种乐观的情绪;但憨厚之情,令人苦笑.

虽然一生之中经历过的痛苦很多,黄苗子认为自己是一个乐观的人,“好了伤疤忘了疼”.说到发配北大荒伐木的那段经历,黄苗子曾笑着打趣说,扛木头我不怕,我个矮,重量压下来先由高个子扛着.在北大荒,黄苗子在居住的马架子前开辟了一个小花园,把挖来的野花全都培植起来,并用树根木段做了桌椅,大家能坐在这个小花园里呼吸春天的气息.在监狱里,黄苗子被单独囚禁,寂寞的夜晚,他感到彷徨与恐怖.但是,后来他从与小小的臭虫作战得到了研究的乐趣,而且他还感到遗憾,如果自己有昆虫学的基本知识,又有观察和培养臭虫的科学仪器,自己也许能完成一篇对生物学界具有重大贡献的科学论文,成为一名生物学博士.

无论在什么状态下,黄苗子那颗热爱生活的心都没有改变,他总是笑着面对强加给他的苦难.黄苗子的笑十分有感染力,他的笑使惜日的苦难荡然无存.

随心所欲,无负无累

人生中,对事业和生活,需要有爱,也需要执著,但更需要收放自如的心态.艺术作品的境界,更得益于作者的心态,那种深远和美丽,源自内心,随心而出,才能永恒.

在黄苗子北京寓所里,除了满屋子的书画、书籍,便是各有来历的坛坛罐罐,以及叫不出名的大小葫芦画,而夹杂在这古色古香的环境中,还有现代化的电脑、传真机.在黄苗子的“安晚书房”里,电脑占据了其中很大一角.86岁时,黄苗子开始学用电脑,之后经常用电脑写稿子.他说,他是他们那代人中最先学会用电脑写字的人之一,现在偶尔还上网冲浪.

被人们称为书法家的时候,黄苗子已年近七旬了.黄苗子的书力深厚,小时候受教于名书法家邓尔雅.邓尔雅写得一手好篆书,刻得一手好印童,是藏大名新授容庚的舅父兼老师.在南京的时候,黄苗子又与书法家于右任、沈尹默交游,得书法大家的真经.他还非常欣赏书画家张正宇的“以画入字”的才气.

黄苗子的书法融众家之长,雄健潇洒,老而弥精,显示了极其深厚的传统功力和艺术造诣.人们评论他的书法艺术:他的作品是发自性灵之作.他不拘绳墨,由工而不工,达到书法的最高境界.没有束缚,没有框框,没有负担,随心所欲,书写的是自己所-喜爱的东西.黄苗子说,“不要把写字看得太神秘.关键是要不断学,互相研究和自己琢磨”.

进入晚年,黄苗子双5兴趣突发,拿起画笔,不过不是画漫画,而是学着泼墨着色.他总说自己画画是跟老伴郁风学的,可郁风却说其实不然:老伴学画乃是“偷用自己所剩颜料”.上世纪90年代初,黄苗子夫妇客居澳大利亚.那时,看到一幅一幅的创作和速写,从郁风笔下如泉涌出,曾被人称作漫画家的黄苗子不免心有所动.他便利用老伴用剩的颜料,也试着拿起画笔来涂抹,坚持多年以来,“抛弃了半辈子的行当,认真去做,也能捡得些子回来”.


晚年的黄苗子与夫人一道畅游世界各地,在传播东方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西方绘画艺术众多精华.专家称他的画:绘画在继承中力求新意,有时把中国古代象形文字、图腾符号等和绘画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现代感.而他却认为是:不土不洋,非驴非马,也不敢说像个骡子,还是姜子牙的坐骑“四不象”.正是这些书、画,在世界各国的展览中,让人刮目相看,纷纷被伦敦大英博物馆、德国科隆东方美术博物馆等.

走进两位老艺术家的家,客厅墙上挂着几幅对联.那斗大的玉箸篆书,规整而活泼: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意境清秀、宁静而高雅、博大.一副行草对联:崖高复千尺虎,松老一山龙.景物雄壮飞动,豪迈之情飞跃于松、崖之上.古云:“诗言志.”但是能“言志”的“诗”须是好诗.

黄苗子:在艺术的宫殿里自由穿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苗子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黄苗子的诗很强烈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他讽刺那些貌似风雅,实际上是追逐金钱的人,他画了一幅《鸦柿图》,题诗日:鸦柿讹成雅土图,馋涎贪吻笑徒铺.何当下海摸金去,饱醉终朝大丈夫.

在黄苗子身上,艺术总是以不同 形式伴随着他的人生行程,但不管形式如何变,艺术却始终是他生命的轴心.他说:“生活虽然很重要,但是没有什么比艺术的爱好更重要的,爱情也不例外.”正是因为将艺术看作生命,他才能在兴趣广泛的同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成就.

笑看生死,挥汗逐日

造诣高深的艺术家,总能在平凡中赋予作品永恒的生命力.这种平凡而永恒,体现的是艺术家恬淡虚无的人生目标,也同样使人能够于平静中保持青春的热情,让生命力更持久.

像大多数老人一样,黄苗子常常喜欢回首自己过去走过的路.因为悔恨年少时没有好好用功,老人更加珍惜现在的每一天,“现在我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中午小憩片刻后继续工作到.画画、练书法、写文章、整理书稿,一天又一天周而复始.以前是时光撵我,现在是我挥汗逐日.”

每天早上6点起床,散步、早餐、读书、写作,中饭后午睡,下午继续工作,四五点时也会上街溜达一会儿,理个发,写些零食,如今每天黄苗子的生活充实而有规律.

除了北京,黄苗子先后在香港、澳大利亚长住过.选择回中国还有一个非常个性化的原因,那就是饮食.黄苗子说:“在澳洲生活虽然很方便,但无论是鸡、鸭、牛、羊肉都是一个味道;蔬菜也是一样,无论是菠菜、白菜、芹菜也是一个味道.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一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太现代化了,反而不好吃70还是北京好,驶在北京还可以吃到农民喂的土鸡.”

黄苗子身体特棒,精神也好,还爱说笑话.以前有人问他:您这么大岁数了,头发怎么还不白?他回答:不白之冤.70岁的时候,黄苗子在自寿诗中自称老顽童,如今已年高九句,“本性”不移,俏皮依旧.黄苗子还很爱笑,谈话间说到高兴处,常常一阵爽朗的笑.郁风曾对老伴说:“你这个人呀,将来怕是笑死的.”

黄苗子自言生活中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不抽烟,不喝酒,不搓麻,一生最爱的事就是读书,最痛苦的事就是没有书读.另一个嗜好便是爱吃肥肉,但老被孙女黄牌警告,所以总是藏着掖着的.在北京万荷堂的黄永玉81岁生日晚宴上,黄苗子开怀大吃,馋嘴的模样,活像个大孩子.华君武曾说他:“好吃,得了痛风病,仍不顾.1994年在悉尼又大吃王蟹,几乎送命,恶习至今不改,尤喜食猪手.”

乐观豁达的黄苗子对生死看得尤为淡漠,他说:“死是自然规律,一定要来的,你忧心忡忡、害怕都没有用,还不如顺其自然,能够活多久是多久.”他70岁、75岁的时候曾两次写遗嘱.告诫家人坚决反对在自己死后开追悼会、座谈会,更不许宣读“悼词”,也绝对不允许向遗体告别.他和几个“生前好友”有过协议:趁我们现在还活着的时候,互相做个挽联,写句纪念的话,大家互相欣赏一番,这比死了之后看不见听不到会好得多.关于人死后“住房”――即骨灰盒,黄苗子吩咐家属:预备一个放过酵母片或别的东西的空玻璃瓶,便可作为临时的“行宫”.

从老人这种游戏似的举动,我们可以看到那种淡然,而这种淡然,正是对生命本质的高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