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点赞:6124 浏览:208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马克思曾指出,艺术和审美作为人类精神需要和享受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在物质需要和享受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必然发展起来的,这是人的一个高级属性,“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方面得到发展”①.也就是说,现代人和现代教育通过艺术和艺术教育的形式,已经成为完善和发展自我个性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不仅是一种理论,而且更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②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阵地,通过课程化的途径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选择与内在要求.

课程建设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创造活动,因而必须遵循一定的价值原则.美国文化哲学家列维(AlbertWilliamLevi)和艺术教育家史密斯(RalphA.Smith)就提出,教学的进程如同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统一体,从接触、熟悉和感知训练到历史意识、欣赏代表作和批评分析,整个过程的重点是从中学会发现和接受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同时也强调讲授方式与对话教学法等.③树立科学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理念,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前提与核心.教育部2006年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高校开展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理念进行了宏观的架构.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围绕该方案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辨别能力、陶冶道德情操、提高综合素质作为课程理念的最终指向.具体来讲,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要树立以下几种基本理念.

一、愉悦理念: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内在属性

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强调,审美必须与实际的人生问题、与社会功利问题相分离,强调审美只有作为无功利、无利害的纯形式的存在才是它自身.换句话说,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实施的压抑人性、不能给人愉悦感受的艺术课程,哪怕其功利性结果多么令人羡慕,价值含量多么高,都违反了艺术教育的基本规律,是一种反艺术的课程,也是与现代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相悖的.

从上述的最终指向目标出发建构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理念,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精神层面知、情、意结合,德育、智育、美育相互渗透,改变了传统教育结构中由道德所统摄的德性教育模式,也修正了传统教育重视知识技能、漠视情感的偏颇,在完善教育体系的意义上强调三者兼顾、全面发展.保持学生的良好求知心境和愉悦的身心状态,使他们充分感知艺术的愉悦性,这既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内在属性,也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与价值取向,也就是说,愉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是目的与手段二者的统一体.我们按照精神愉悦这一要求,可以把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概括为三个层次,即艺术审美感知的愉悦、艺术意识唤醒的愉悦和艺术情感共鸣的愉悦.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艺术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第一层次是艺术审美感知的愉悦.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说:“艺术的本质是审美.”④在艺术教育中,审美教育是一种自我的实现和自我的体验,只有对艺术有着浓烈的审美感知,才能唤醒人的自身艺术意识,进而对艺术产生浓厚兴趣,也正如席勒所说的那样,“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⑤.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审美,才能够实现“理性的人”这一目标.“美不仅是我们的对象,而且是我们主体的状态,在审美过程中,感觉、情感和思维是交织在一起的”⑥,对艺术的审美感知,是实现精神愉悦的前提.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艺术感知习惯,在此阶段,学生的审美倾向初步形成,通过审美感知体会到精神愉悦,可以让学生对艺术心领神会,保持浓烈的感知兴趣.

第二层次是艺术意识唤醒的愉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⑦.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更是如此,只有唤醒学生所获得的艺术审美体验,学生的艺术兴趣才能够得以不断保持,“当人们处于快乐的时候,他们的身心是自由的,他们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因而,他们作为人的本质力量,能够自由而又充分地表现出来,这时,他们就成了全面的人、完整的人.因而,艺术教育的目的,最后还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之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⑧.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主要作用是激活学生内心的审美意识,唤醒他们内心的艺术情感,使得他们能够在兴趣盎然的艺术课堂上,主动而又积极地掌握一些基本的艺术技能,确立认识、鉴赏艺术作品时所需要的态度,进而在艺术课堂上能够专心致志地审视艺术作品的感性特征,从中体验到艺术情感唤醒的愉悦.

第三层次是艺术情感共鸣的愉悦.审美活动离不开情感的参与,愉悦是艺术情感体验的结果,享受艺术愉悦的途径便是对艺术进行审美体验.只有当审美体验被激发之后,与之相随的审美情感能够被激发起来,起到强化知觉、激励想象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艺术情感的共鸣,这也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情感愉悦的最高体现层次.我们常用的“物我两忘”“物我合一”等词语,就是情感共鸣最好的表现方式.“只有当学生从被说教、动员、强制、灌输的被动地位解放出来,处在一种对艺术的渴望状态,融自身的生命内容于艺术审美对象的状态时,他们才会感到自己进入了一种‘自我实现’的自由境界,等在个性的空前解放中获得了极大的享受和愉悦.”⑨由此可见,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教师依靠共鸣的师生情感,利用艺术的魅力吸引、感染学生,使其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地并附有创造性地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艺术活动,这种精神的愉悦最终会体现在对艺术情感的接受上.


二、人文理念: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人文精神是人文主义课程观的价值体现,人文主义课程观的出现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融合的结果.科学主义核心是“科学崇拜”和“工具理性”,当今教育所追求的“能力本位”“行为目标”等,就是科学“工具理性”的表现.⑩在科学主义支配下,课程文化也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如提倡科学精神的形成和科学方法的掌握、重视课堂教学等.但随着人本主义哲学的盛行,课程文化出现了转变,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取向,人文主义课程观由此确立.人文主义反对整齐划一的课程教学,认为人的情感、意志才是人的存在、人的本质,由此课程文化也体现出对“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要求“课程的全部重点必须从事物世界转移到人格世界”.伴随着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逐步走向融合,课程文化也开始摆脱原有的视野局限,有了新的发展,于是,人文主义课程文化便确立了.我们强调人文理念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在于它展现了人文主义课程观的审美性和融合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