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乐》的讽刺艺术

点赞:5100 浏览:187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讽刺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萧红的《马伯乐》是40年代长篇讽刺文学中一部重要作品,它通过场景、人物、心理、事件以及作品思想性质的漫画化处理,给40年代讽刺文学增添了光彩的一笔.

关 键 词 :讽刺 《马伯乐》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讽刺一词源于拉丁文Satura,从词源意义上说,它是指一种杂烩食品,一种多色多样、既粗俗又充足的杂烩食品.该词在罗马诗人爱尼乌斯、教育家昆蒂莲、诗人朱维纳尔之后才成为文学词汇,指具有粗俗性、多质性和富于酸辣性的诗文.

一件作品是否为讽刺作品大抵有两个参考标准,即可供攻击的现实和机智幽默.“可供攻击的现实”是讽刺的起因,“机智幽默”是讽刺实现的途径.讽刺家们常常怀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重整秩序的信念,通过“独白”或“戏拟(吉尔伯克哈特将讽刺概括为“独白”和“戏拟”两种主要方式.“独白”指讽刺家以他自己的口气讲话,而“戏拟”则是讽刺家取用一部现成的作品,或套用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的形式进行创作),画出现实世界的丑恶,意欲找回理想世界的神圣之光.讽刺总是充满对抗性的.大多数讽刺作品,都具有或部分地具有这些特点:多质掺和、极度的质朴、粗粝、即兴笔调、幽默、滑稽模仿、学嘴学舌、辱骂性讥讽、综合情感、真实的或检测装的不顾一切的冷漠,它带有时评性,讲求真实性,震骇人心,不守成规,并且滑稽可笑.

《马伯乐》是萧红毕生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中的一部,而且是她因重病而不得不惜别这个世界时没来得及最后完成的一部.《马伯乐》是一部漫画式的讽刺小说,是上世纪40年代长篇讽刺文学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它虽不能与钱钟书的《围城》和沙汀的《淘金记》相提并论,然而,任何一个写讽刺小说的人都绕不过这部作品,这不仅仅因为它是天才女作家萧红的转型之作,更因为小说中独特的讽刺艺术以及女性讽刺所带来的细腻周到之风.它以独特的面貌给群魔乱舞的现实世界以沉重一击,为送走战争年代的寒夜送上了几声谐笑.

《马伯乐》讲述了一个逃难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马伯乐是一个极不靠谱的富家子弟.故事叙写“七七”事变后马伯乐由青岛开始南下、继而由上海迁往内地的过程,中间夹叙了马伯乐在上海开书店的经历.马伯乐的逃难过程极为家常,柴米油盐,老婆孩子,偶尔有一点轨道外的罗曼蒂克,也压不住沉闷而且沉重的生活.

它的漫画式讽刺艺术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一、场景描写的漫画化

萧红像顽童作画那样随意挥洒,笔下是一张张夸张的图画,轻松自然.马伯乐在上海住旅馆时萧红插了段对旅馆的描述:她从茶房开始写起,历数臭虫、客堂、游廊、洋绣球、玻璃、楼栏、电灯泡、房间内的气味、车过时的“哆嗦”以及睡午觉时的鼾声――旅馆之陈腐破败,不觉让人想起《围城》中的“亚欧大饭店”.在一部长篇讽刺文学中,将社会景观甚至自然景观无一例外地以漫画手法加以处理,就意味着把小说世界变成了彻底的检测想国,失真的同时也形成些疏离空洞的虚化效果,甚至让作品从根本上失去其现实主义的创作特征.好比一部写实电影因为场景的漫画化变成了卡通片,这就是它最显著的表达效果.

二、人物描写的漫画化

《马伯乐》中几乎没有一个人物不是夸张地漫画化的.笔者悉心查去,好不容易找到个典正的“王小姐”,细品之下,仍有点阅人不淑的讽刺意味.从马伯乐到马伯乐太太,再到他的两个宝贝儿子和一个宝贝女儿,再到他的父母,再到他的朋友,他家的佣人,他在马路边上旅馆茶楼碰上的每一个人,所有人都被漫画化了,无一幸免.人物出场,先给几个夸张的笔画,然后再细笔慢描,抓住行动心理做文章,这就是萧红的漫画人物群像.以马伯乐为例:

在萧红笔下,马伯乐是个多少遗传了一些阿Q基因的波希米亚人.他生病不吃药,孩子生病了也只是给几块饼干吃,很有点奈瓦尔在卢森堡公园遛龙虾的想象力.他时刻准备着逃离家庭,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一生都在逃跑(逃离父亲的老迈昏聩――因为不给钱所以“昏聩”,逃离妻子的阿谀奉承――奉承耶稣,为得到更多的家产,逃离被人鄙视的精神压力――马伯乐总是被人看不起,甚至连他的小女儿都看不起他,直至后来真真切切看得见摸得着的逃难――逃难,只有逃难,让他终于找到了自我和尊严),马伯乐在逃跑,从身体到灵魂.而最终让他做成波希米亚人的原因是:他很穷――尽管他有个有钱的爸爸.他特别看重钱,“有钱的就是大爷,没有钱的就是三孙子”.他到街里写菜,却要多抓几棵,到店里写油,少给份量就要争一争,讲一讲.但“到外国商店去写东西,他不争.让他争,他也不争.哪怕是没有标着价码的,只要外国人一说,两元就是两元,三元就是三元.他一点也没有显出对于钱很看重的样子,毫不思索地从腰包里取出来,他立刻付出去的.”他有他的口头禅――“这算完”(对社会的看法),“真他妈的中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万事总要留一线”(行动指南).就这样,短短二十页的篇幅,一个大概的马伯乐就跃然纸上了.之后,萧红通过叙述马伯乐在上海开书店和逃难的情景,把一个马伯乐刻画得生机盎然.

一个明显且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在《马伯乐》这一整部作品中,所有的人(包括劳动人民、知识分子、资本家、外国人等等一系列形象)还有人们身处的世界都被嘲弄了,那么与此相对的典正高雅在哪里,还有所谓的典正高雅吗萧红的答案是没有,女作家的口诛笔伐没有饶过任何生命――甚至非生命.所有的一切都成为牛鬼蛇神了.真正的遗憾是,这一荒谬的图景正对应了那个可怕的时代.

三、人物心理的漫画化

心理描写是《马伯乐》这一小说不可小觑的一部分.人物心理,往往是人物最真最难以掩藏的部分,人们可以为了掩饰或者强调什么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但绝对没必要也没有可能为了掩饰或者强调什么来改变自己的想法.讽刺小说作家们往往描写思想与行为的冲突,从而揭示人物伪善的一面――张天翼的许多小说都是如此,《背脊与奶子》中的“长太爷”,《砥柱》中的“黄宜庵”,以及《清明时节》中的“谢老师”都是这一类人物.然而,对于心理描写,萧红有些独出新裁,她让她笔下的人物怎么想就怎么做,心理和行动完全一致,如此这般,讽刺效果却有增无减.

我们不妨看看下面两个例子.

马伯乐有一种特殊的格言,他往往从外部景观入手,通过荒谬的联系,中间涉及些大而无当的人生哲学,最后定格在一个动词上,譬如说下面这一段中的“逃”.

没有月亮,夜是黑的.

秋天了,叶子是要落的.

有钱的人是要看不起穷人的.

做官的是要看不起小民的.

太太是要看不起我的了.

风停了,树叶就不落了.

我有了钱,太太就看得起我.

我有了钱,父亲就是父亲了,孩子也是孩子了.

人活着就是这么的.

活着就是活着.

死了就活不了.

就非死不可.

想逃就非逃不可.

这一次,马伯乐想逃却没有逃,因为他刚从上海逃回来(由于开书店的失败),逃有点不合时宜.但是,几个月后,“七七”事变一出,他就夹着尾巴从青岛出逃了,这一次,是逃回上海.

再有就是,马伯乐的性格是一种十分彻底的性格.“马伯乐最害怕的事情是未来的事情,那事情还没有发生,只要一让他预料到了,他就开始害怕.无论那事情离着发生的时候还有多么远,或者根本不一定发生的,只要那事情他一预料是有可能性,他就非常注意了起来.”

这一特点在马伯乐从上海逃到南京时充分显现了出来.

心理是行动的铺垫,心理描写的漫画化是为了给荒唐行为提供一个佐证.这也是那个理性时代的作家们一种特殊的思考方式,因果联系无处不在,有结果必有原因,马伯乐有这样荒谬的行为是因为他有着无数的奇思妙想.

四、事件描写的漫画化

有的事件本身是讽刺性的,一经说出就达到了讥讽效果,而有的事件本身并不具备幽默因子,只是由于作者言辞之间流露出来的讥讽之意而沾染上讽刺色彩.这两种表现手法在《马伯乐》中均有体现,前者如马伯乐的逃难,后者如孩子的演讲.

五、作品思想性的漫画性质

《马伯乐》是部未竟之作,然而,这部作品虽是断章之作,对于它的未完成,人们未必有《红楼梦》缺乏后四十回的遗憾.一则这毕竟不是半部红楼,再则,它的未完成其实也是一种完成:“于是全汉口的人都在幻想着重庆”,这第九章的结尾,或许就是《马伯乐》最好的结局.

《马伯乐》的中心事件是“逃”,可为什么要“逃”马伯乐和他的家人们仅仅是在“逃”日本人的飞机和大炮吗我想,对于马伯乐来说,逃难是“逃”日本人的飞机和大炮,却更是在“逃”一种过惯了的生活,“逃”一种屈辱的人生.马伯乐在家中是没有地位的,父亲看不起他,母亲只有同情他,妻子看不起他,儿子看不起他,甚至连他小的女儿雅格也看不起他,他难以忍受这样的屈辱地位,却也无力改变――上海开书店的经历彻底打碎了他重整威望的幻想,所以,他只能逃.

“七七”事变前马伯乐逃过,但那时候“逃”没有成为普遍性的行为,他不被鼓励――要知道,马伯乐是没有力量单独去做一件事的,他没有钱,他受着家庭“钱”的牵绊,所以他想做的事情能不能被人认可非常关键――甚至由此遭来更严重的鄙视.可是,“七七”事变后,“逃”就变得名正言顺了.马伯乐兴致勃勃地从青岛逃到了上海,他期盼着战争早一点爆发,这样太太就能跟来,孩子也能跟来,太太会带一点钱,父亲看在孩子面上也会给一点,这样,逃难就不愁了.逃难不愁了,马伯乐的身份地位就更是不愁了,他终于从屈辱的家庭阴影中逃出,他甚至于感谢这一场战争了.在这里,战争给了马伯乐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一种追求别处生活的机会.在马伯乐逃难的叙述中有一个细节:太太要去西安,而马伯乐想逃去汉口,他怕太太坚持要去西安,钱在太太手里又不敢跟太太正面冲突,而这时上海的风声是越来越紧,逃往内地的人也越来越多,马伯乐非常郁闷.他因为郁闷而生气,因为生气而想向太太摊牌,这时萧红插了一笔:“所以马伯乐每当生气的时候,他就勇敢起来了.平常他绝对不敢说的,在他气头上,他就说了.平常他不敢做的,他就绝对地敢做.”这里一个显见的真实是:生气是马伯乐进入精神乌托邦的大门,只有在生气的时候,他才有力量去跟他所厌恶的东西斗争.也就是说,只有在非正常的情况下(而战争,正是马伯乐这一刻的非正常),马伯乐才有可能获得正常的人的尊严,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他只能像阿Q那样自欺欺人.当他终于不敢跟太太摊牌时,他一个人在屋里瞪眼睛.“他之所以瞪眼睛不过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过瘾.因为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每当他受到了压迫,使他受不住的时候,他就瞪着眼睛自己出气.”

马伯乐逃难了,从青岛逃到上海,从上海逃到南京,从南京逃到汉口,在小说的最末,全汉口的人又都在幻想着重庆.追求别处的生活,而别处却永远走不到,写完这一层后,小说戛然而止,是该停止了吧,重庆过后还会有香港,香港过后呢,还会有新加坡等

《马伯乐》的讽刺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现代文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逃”,何尝不是所有人人生的漫画

《马伯乐》中的讽刺因素还包括,纯粹的言语间的冷嘲热讽,以及柴米油盐的闹剧特色.闹剧特色在萧红的早期作品中少有涉及,它在《马伯乐》中的出现更多的是为了配合人物群像的漫画化,它对增加小说的幽默感也有帮助.

正是这一幅幅世道人生的漫画,把《马伯乐》打造成一部优秀的讽刺小说,而萧红也因此收获了讽刺小说名家的美誉.在《马伯乐》中萧红的讽刺是详尽而絮絮叨叨的,它缺少温和,也并不显得机智,它只是把一切铺得很开,作者写得酣畅淋漓,读者读了也觉得够味.其实有这些就够了,在那充斥着无边苦难的四十年代,能让人笑一笑,给人一点生活的调剂,这就是一部作品不错的收获了,那些经天纬地的大事业,还是让男人们去做吧.


参考文献:

  [1] 吉尔伯克哈特:《讽刺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2] 艾晓明:《戏剧性讽刺――论萧红小说文体的独特素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3期.

  [3] 艾晓明:《女性的洞察――论萧红的〈马伯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4期.

  作者简介:尹喜荣,女,1964―,湖南湘潭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湘潭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