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听觉艺术

点赞:10429 浏览:450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开展一些探讨课,力求创设丰富的情景,以听觉为先导,让学生在听中学、听中思、听中做、听中创,充分感受听觉艺术的迷人魅力.做到听中有思,让心中有耳;听中学,让歌声更美;听中创,让情感更浓.

关 键 词 :听中思;听中学;听中创

一节好课首先要重视课程设计,因此在设计一节音乐课时,一定要遵循音乐学科的规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所以,只有紧密地围绕着听来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使音乐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

在实施新课标理念的过程中,听觉艺术的培养的确有所提高,但我们往往忽略听觉艺术本身应体现的学生意识的觉醒,而仅仅作为一种外在要求,难以内化为学生的品质,让学生体验内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那如何在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与感悟呢?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探讨课,力求创设丰富的情景,以听觉为先导,让学生在听中学、听中思、听中做、听中创,充分感受听觉艺术的迷人魅力.


一、听中思,让心中有耳

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音乐的足迹布满了各个领域,学生接触音乐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所以在音乐欣赏中,我们经常会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要欣赏的音乐与一些美丽的画面相结合,本意是让学生视听结合,但有时往往是学生的视觉得到了满足,而忽视了听觉艺术,本末倒置.其实我们可以让学生纯粹地听,从方式方法上进行改变,这种以突出音乐本身的特点,用音乐来创设情境的做法,远比用画面更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关注与喜爱,让他们在听中品、听中思、听中说,在听赏审美中发展内心的听觉,体验内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的效果是明显的.

二、听中学,让歌声更美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应给学生完整的音乐形象,从整体入手.因此,在歌曲教学中,我们应突破传统唱歌教学惯用的“识谱——唱词——处理表演”模式,凸显音乐教学听觉领先的特征.以“听赏”作为学习歌曲的主要途径,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每一遍听赏时给予适当的设问,而不是枯燥地反复听.记得听过这样一节展示课,是六年级泰国歌曲《故乡情》,执教者在新授歌曲时就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听觉感官,让学生在不断的欣赏中熟悉、分析歌曲旋律,为歌曲教学降低了不少难度.她是这样安排的:一听歌曲旋律开启心智——感受乐曲风格与情绪;二听旋律开口默唱——找出相同乐句,感受前八分休止的妙用,解决难点;三听教师范唱轻轻律动——体会歌曲意境;四听歌曲轻声跟唱——加强对歌曲音乐的熟悉.这样,学生对歌曲的学习水到渠成,并把曲谱视唱简化为哼唱,从而走出了为知识技能所累的牢笼.通过不同形式的听赏,学生对歌曲的把握也有很大提高,声音控制也有很好的效果.“听中学、听中辨、听中动、听中唱”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得到愉快的体验与表现.

音乐教学中的听觉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教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三、听中创,让情感更浓

新课标要求我们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为课程目标,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这也显示了音乐教学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密切关系.《愉快的梦》就是以创编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聆听并体验歌曲意境,要求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创编表演,从而使学生在创作表演中进一步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毫无目的地任意开放,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教给每一组活动的方法,并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使内心听觉与创造能力得到同步发展.如第三组表演的听音乐画旋律线,他们在平时画旋律线的方法上加入了创新意识,组成梦境中的图案用身体跟着音乐的起伏画旋律线,感觉真的像小船在海上飘摇,既形象又有创意.因此,只有当学生真正全身心地融入音乐中去,他们的情感才会进一步得到升华,其丰富的情感体验才会在一次次潜心创作中得以提高和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新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