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合唱作品艺术实践

点赞:25161 浏览:1174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我国浩瀚的合唱作品中,少数民族歌曲的合唱作品略显单薄.本文将彝族民歌合唱作品《阿嫫妞妞》的训练、表演等艺术实践过程上升到理论层面,同时结合对彝族民歌合唱作品的研究,旨在对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提出积极建议.

关 键 词 彝族民歌;合唱;研究;艺术实践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合唱是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形式,常有指挥,可分为有伴奏或无伴奏,是人类最古老的音乐形式之一.合唱以其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合唱表演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少数民族民歌合唱作品的研究仍然略显单薄.四川省拥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文化内涵深厚,艺术表现形式独特,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民歌旋律优美、风格自成一体、内容丰富多彩,演唱技巧上极具鲜明的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特色,因此研究彝族民歌的音乐特色、将其充分与合唱这种声乐表演的方式科学地结合在一起,对传承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歌合唱艺术的发展、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彝族民歌之特色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彝族的祖先就生息繁衍在云贵高原和金沙江、澜沧江一带,在金沙江以南、大渡河夹流地区,聚居着众多彝族同胞.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彝族人口约180万,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雅安石棉县、甘孜泸定县、甘孜九龙县等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烂烂的民族文化,并形成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

民歌就是其中一朵盛开的奇葩.彝族文化主要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承,而彝族民歌作为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传承彝族文化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记录了彝族的历史、科学、生产生活、传统习俗、哲理等.音乐在彝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随处都能听到口弦、月琴、笛子、马布等乐器的声音和独具风格的民歌演唱.歌唱已成为彝族人民喜爱的习俗.彝族民歌中唱道:“口弦会说话”,“月琴会唱歌”,彝族“尔比尔吉”(格言谚语)中有语道:“赢弱的马到了烂坝(一个水草茂盛的平坝)要放声嘶嚎,萎靡的人见到拖木沟(一个土地肥美的地方)就要放声歌唱”.彝族民歌主要分为:习俗性的民歌(火把节、婚庆、丧吊等民间习俗)、山歌(彝族称“呀”,主要是人们在野外劳作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叙事歌曲(代表性作品有“阿元阿直”、“阿莫尼惹”)、童谣(代表作品有“尼此约甲”“甲甲此河坡”)、宗教歌曲(如毕摩、苏尼等演唱的歌曲)等等.根据音乐的色彩和特点又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四川凉山和云南宁蒗的大小凉山,云南的中、南、北部,贵州六盘水地区和毕节地区.本文中要进行论述的彝族合唱作品《阿嫫妞妞》主要是以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音乐风格为素材进行创作的.

研究发现,彝族民歌基本上是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调式,偶尔有“4、7或升4、降7”,但这些音都不会作为主干音出现.一般来说,歌曲中部有大的跳进,常随着旋律的变化和发展出现,旋律的写作手法常以重复、变奏、模进、调式交替等方式呈现.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一领一跟、一领二和、二领二和、一领众和等.彝族人民素来喜欢高亢明亮的声音,在民间人们常用“胡毕猜吱吱”(明亮的高音)、“托谷布苏”(春天的布谷鸟叫)等词语来比喻优美、嘹亮的音色.彝族民歌演唱中非常讲究歌者之间的音色接近(彝族称“胡毕吉则拉”),故演唱需要协和的音色.据说,在彝族人民聚居的地方,声音明亮、音色接近的歌手们会备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另外,彝族民歌的拖腔较多,演唱较随意、自由.演奏者喜以速度、音高和音量的对比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二、《阿姨妞妞》之创编

《阿嫫妞妞》最早起名为《阿妞涅》,后改名为《阿嫫妞妞》,是采用彝族音乐素材创作的一首具有新民歌韵的彝族民歌风格合唱作品.这首歌曲表现的意境是一位慈祥的母亲看着自己美丽的妞妞(“妞妞”在彝语中是女儿的意思)长大成人,表达了母亲对女儿成人的欣慰以及对女儿即将出嫁的依依不舍之情.作品开头处写了一段对乐曲的简要说明“此作品素材取自中国西南四川大凉山地区原始的彝族音乐.歌词大多只作为象征意义的衬词形态出现.乐曲力求表达彝族人民对他们自己古老淳朴的文化、生存状态于精神生活的独特感受.”为了使这部作品更好地发挥合唱类作品展演及舞台表演的优势,笔者结合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女子合唱团的艺术特色和实际情况,在征得作曲家同意之后,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创编.为了便于平时排练,我们将作品分成了三段:前段(A)、中段(B—E)和尾段(F—G).关于A段,最初的《阿嫫妞妞》篇幅要比定稿的长很多,音乐的主题出现了三遍,后出于舞台表演对曲目时长要求等原因,删除了第三次主题.在定调方面,也由D调修改至G调以求作品的前段可以在音乐表现上出现一个高音的华彩.在作品的中段(B—E),笔者根据我院合唱团演唱的特色加入气声说唱,由弱到强,由快到慢,给人以紧凑、级进并逐渐将音乐发展推向的感觉.经改编之后,中段音乐表现的张力得到了更大的拉伸,同时也提升了这部彝族民歌合唱作品的演绎难度,尤其是在气声说唱演唱技巧中加入固定音高的旋律说唱,相应地加大了合唱队员在把握固定音准方面的难度.在尾段的创编上,我们把民歌合唱中最常见的四个声部扩展到五个声部,音乐在三个和声声部铺垫下,两条旋律线于之同行,力图给人们一种非常丰满的和声听觉效果.在关于增加声部的考虑方面,主要旨在增加这首作品的技术难度,为了使它的和声更加丰满,我们将作曲家原作的钢琴伴奏稍作修改,变成了一个和声层来为伴奏铺垫.这样一来,旋律与和声的关系就更紧密,音响效果甚是丰满.同时也为该作品未来能够不断提炼、创新从而最终形成一部无伴奏的彝族民歌合唱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阿姨妞妞》之作品分析及表演方法训练

该作品彝族音乐风格浓郁,想要在表演中更好地把握歌曲的内涵,真切地演绎出彝族民风民俗的原汁原味,就必须对作品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这首合唱作品中的音色、力度,以及寻求最佳的表演效果. 由于这首作品的篇幅较长,笔者根据歌曲的发展将其分成了A-B-C-D-E-F-G七个段落,每个段落之间用不同的速度及音量的强弱变化来衔接.

作品的A段首先是由四个声部依次发出“zeng”音演唱组成的引子,“zeng”是模仿彝族乐器中口弦的声音,口弦是深受彝族等少数民族人民喜爱的小巧乐器.彝族长诗《阿诗玛》中多次提到:“人们爱它和宝贝一样”.在演唱的方法上要求小腹用力,先唱出“zeng”的音头,随之用较少的力量轻轻地唱满该音的时值.紧接着solo声部的主旋律加入进来,成为该段落第一次主题陈述,之后由S、A两个声部再一次阐述音乐的主题,整个A段不仅有甜美灵动的主题,更有丰满而流动的和声做铺垫.在A段的尾部,音乐力度由强到弱,速度较之前有所改变,加快过渡到B段.曲子的B段,由S1声部取代之前的solo来进行主题旋律的演唱,音乐具有强烈的动感.该段的尾部四个声部相互呼应,仿佛看见四队美丽的姑娘们在彝家的山头相互对唱、相互呼喊.C段由之前高声部中的S1声部演绎主题变为S1、S2声部共同演绎,两者之间在作曲技法上采用了“卡农”的写作形式,在节奏上时而悠长时而紧凑,相互呼应.D段在演唱方法上采用了具有浓郁、鲜明的东方民族民间艺术特色的说唱形式,说唱音乐具有独特的“语言型旋律”,是民间音乐中与语言结合最密切、最大众化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在演唱的技术方面要求小腹有力,气声较多.在这部作品中,气声说唱由弱到强,逐渐加入真声,由慢到快推向该作品的.该段落也是整首曲子难度较大的地方之一,尤其在音准方面,要求歌者在三遍渐进的说唱之后就需要各个声部能准确坚定地唱出绝对音高.因此,我们在合唱作品排练过程中需要根据作品的实际要求重新理解演唱音程,使之赋予新的音乐生命力.从而达到真正的音准,实现合唱音乐艺术的和谐美.当然,这也是合唱训练的难点,需要在长时间的日常训练中来实现.E段,作曲家在D段尾声和弦的基础上,巧妙地由G调转到降B调,整个段落几乎是D段的一个转调后再现,音乐在一声强唱的“耶”的欢呼声中结束.随后迎来了这首曲子的F段,共6个声部,是本曲最多的声部的段落.由于曲子快要接近尾声,在F段中的意境就表现出一个热闹的场景慢慢安静,随之的速度也有之前很快的一拍146转换到了一拍72再转换到一拍64.G段,solo再一次出现,节奏上采用三连音,为了使音乐流畅S2、A2两个声部要求做循环呼吸,最后solo分为双人演唱,旋律越来越弱逐渐消失在朦胧的音乐意境中.


这首作品的主要难点在于,B段复杂紧凑的节奏型,各段之间的调式调性转变比较频繁,以及各个段落中出现的临时变音都增加了作品的难度,要求合唱团员在音准的把握方面必须具备良好的素养.在具体的演唱技巧方面,由于作品中时值较长的音较多,需要很好的气息去支撑且让长音得以流动,在音响的强弱变化方面,这首作品也颇有特点,剧目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张力,所以歌者在演唱时对力度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和难点,就必须要求合唱团员们打下坚实的声乐演唱基本功,同时还需合唱过程中的默契配合,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排练者需要选取有针对性的练声方法.中国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教授在一次专访中表示:“中国声乐需要重视对传统民族音乐的继承,在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身的艺术特色,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舞台.”

严格说来,每一个民族的歌曲.都有属于本民族独特的演唱方法,想要在演唱上把握住不同风格的歌曲,就必须注意调整发声器官的歌唱技巧.否则作品浓厚的风格就无法得到真实再现.在平时训练中,要反复训练真检测声对比、交替的演唱方法,以便塑造彝族民歌风格.当然,在合唱排练时不仅要使用传统的合唱训练方法,还可以运用彝族人民演唱民歌的方法来训练.据研究,彝族人民在生活中练唱的方法和我国艺术院校传统的练声方法有很大区别.彝族人民通常会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民歌来进行发声、练唱,而没有专门的练声曲,也不在演唱之前开嗓(练声).而在练声曲目的选择上,常用音域不宽,但音调中有八度的歌曲,对气息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句换一口气,使得在歌唱中参与呼吸的肌肉群得到极大的锻炼,歌唱时气息张弛有度.练习时多采用本民族的语言,讲究发音轻松(彝族称“胡起”)、换气自如(彝族称“松起”).另外,彝族人民在练歌时喜欢紧束腰带,使腰部上下左右的肌肉紧迫有力,从而减轻喉舌的负担.在声音训练上,笔者始终坚持“强而不炸、弱而不虚”,“每个声音的发出必须要有支点”、“找到发声的通道”等科学的训练原则.正如金铁霖教授所说“科学性,并不是单纯指某一种唱法,而是演唱方法、状态的科学.”这个道理在民歌合唱作品的训练中同样适用.针对这一特点,笔者非常强调队员对于各种声音效果的概念、听辨,在日常训练中着重树立大家对声音的正确认识.关于呼吸的训练,我们采用的是胸腹联合式呼吸方法,这样既能够保证横膈膜有足够的弹性,又可以吸入更多的气息,使声音圆润、具有弹性,气息流畅、持久,音域宽广.要演唱好民族风味的作品,除声乐表演艺术中各种手段的基本功训练.声音训练外,民族音乐基础、民族音乐风格、民族语言、民族特色的行腔润味、表演等的有机结合,全面整体的训练,也是不能忽视的.

关于《阿嫫妞妞》演唱的语言选择,笔者采用了以彝族本民族语言演唱的方式.语言是声乐的核心,艺术形象的表达和塑造离不开语言.同时,语言可以表达歌者丰富的感情,带给听众具有艺术价值的美妙声音.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格.其中,语言也是代表各民族文化特色差异的要素之一,尤其是在各民族民歌演唱中,由于语言差异带来变化更是异彩纷呈.可以说,语言与民歌水乳相融,民歌的体裁、旋律、节奏等于语言的语气、语调等息息相关.

在中国众多著名的民歌独唱演员的艺术表演中我们看到,在民族声乐传统中将声音、吐字、表演、风格、感情结合训练,一切从演唱内容出发,可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他们的一招一式都传递出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彝族民歌经过历史的沉淀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排练和对合唱团员进行声音训练时把中西两种唱法融为一炉,更追求声音的甜美,更注重语言的表达,更强调情感的表露,这样才是先进的、科学的歌唱方法.这样的方法势必能开拓民歌唱法的视野,增强民族唱法的适应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形成以情带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演唱风格,把民歌合唱作品的表演带入一个更新更高的民族音乐领域.

彝族合唱作品艺术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民歌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四、《阿嫫妞妞》之舞台艺术实践

为了更好地进行彝族民歌合唱作品《阿嫫妞妞》的舞台艺术实践,笔者对四川彝族的历史、语言、社会、文化、风俗习惯等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积累了大量资料,在收集、整理彝族音乐文化的初步研究方面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有利于更广泛的中国少数民族民歌合唱作品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同时,站在艺术民俗学(艺术民俗学是从民俗学角度展开的对于艺术活动的阐释,并探索艺术活动与民俗整体之间内在关联的学科)的视角和运用该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该作品的舞台艺术实践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笔者在长期的艺术工作中一直提倡:“艺术作品的创作必须从生活到文化再到艺术的整体角度去解读.艺术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与仪式、信仰、宗教、习俗等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文化整体.”等观念.以《阿嫫妞妞》全体女队员的服饰为例,笔者希望在服饰和舞美的设计上既融合四川彝族传统意义上的服饰语言,又不完全拘泥于传统.为此,专门走访、请教了多位彝学专家,对整个作品的演唱语言与服饰设计方面进行了更加科学严谨的把关.在本民族女性服饰元素的基础上,又根据舞台艺术的需要,对服饰的质地、色彩等进行了改良,还大胆地加入一些彝族服饰文化中具有闪光点的民族元素.尤其在舞台艺术的色彩需求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比如:每位队员手持黄伞的动作运用使得整个舞台弥漫在黄伞的桐油清香之中.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象征着太阳和光明,具有吉祥欢乐的寓意.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布拖县,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把当地彝族手工制作的油布黄雨伞.据相关资料考证,在彝族的众多民俗节日中都有黄伞的踪影.笔者希望在《阿嫫妞妞》的舞台呈现上,由每位队员手持黄伞,在色彩上增加块的运用.带出舞台上色颜流动的效果,从舞美角度加强音乐的律动性,同时,与彝族女性传统配饰(银饰)相呼应,形成一幅优美的音乐动感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