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风筝的艺术特色

点赞:2690 浏览:73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风筝,又叫做纸鸢,至今已有了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潍坊风筝作为民间风筝的典型代表,其造型、题材、以及色彩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本文以山东潍坊风筝为例,从风筝的起源、实用性、造型和色彩的运用上进行阐述并对潍坊风筝的艺术特色做了分析.展示了风筝作为工艺美术的独特形式所蕴涵的艺术魅力.

关 键 词 :潍坊风筝;起源;审美特点;发展

风筝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相传最早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其实风筝真正的起源已经无法证实,最早的风筝并不是玩具,而是用于军事、通讯上.唐代晚期,因为有人在风筝上加入了琴弦,风一吹,就发出像古筝那样的声音,于是就有了“风筝”的叫法.还有一些民俗学家说,风筝是古人是在清明节前后怀念世故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亲友.不管怎么说,如今风筝流传下来,并家家习以为俗.

潍坊市被世界各国推崇为风筝之都,是中国著名的风筝产地,明代就已经出现轧制风筝的艺人,清代放风筝习俗开始流行,风筝艺术达到鼎盛阶段.道光年间,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描绘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这里的“纸花”指的就是风筝,因为风筝又叫做“纸鸢”这首诗就将清明节潍坊风筝满天飞的情景描绘出来了,特别是春暖花开之时,风筝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项运动.《潍县志》也记着:“清明,小儿女作纸鸯,秋千之戏,纸鸯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之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每逢春天,潍坊的天空鸢飞蝶舞,一只只风筝放飞在云端,一条条银线纵横在天空.潍坊的风筝以其独特的题材,生动的艺术造型,精巧的扎制工艺,鲜明的民间色彩,突出反映着潍坊风筝的地方特点,历来受到中外风筝爱好者的青睐.

1.风筝的实用性

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认为,从民俗史上来说,放风筝的原始意义,是具有巫术性质的,其最初的寓意是放飞病痛、邪恶,将一切不祥的东西放飞于天空,随风筝飘走.潍坊最具特色的龙头蜈蚣风筝的“龙头”,以前也曾经被做成一个“鬼头”,春天,人们把风筝放到天空,剪断放走,意味着放走旧年的灾祸晦气.表达着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和祝福.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有一段记述多病的林妹妹用风筝放侮气的情节:暮春时节,风飘柳絮,林黛玉等众姐妹在大观园内放起了风筝.而曹雪芹本人也是一名扎制风筝的高人.

风筝的内容和题材丰富多样,承载着人们的感情,运用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话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赋予求吉呈祥、消灾免难之意,寄托人们对幸福、长寿、喜庆等愿望.它因物喻义、物吉图案,将情景物融为一体,因而主题鲜明突出,构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色彩.例如:“蝙蝠”.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尽管它形象欠美,但经过充分美化,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以丰富的寓意、变化多姿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2.风筝的审美特点

2.1 色彩搭配

风筝的用途主要是用来放飞到空中,离地面几十米或几百米的高度,为了能够便于观看,风筝的颜色一定要鲜艳,颜色对比要强烈.色彩是最能区分各民族各地域美术特色的一种重要标志,突出反映着民间艺术的地方性,潍坊风筝的用色基本使用四种颜色:品红、槐黄、品绿和锅烟子黑色.四种颜色对比是很强烈的,民间艺术家制作风筝多是靠经验和实践,以纯色为主,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富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潍坊风筝在绘画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自然形成了基本的两大类.一种是色彩淡雅的文人国画风格,这是自近代以来形成的一个风筝绘画流派,它在绘制上有独具的特点,观赏价值极高,曾多次在风筝比赛中为潍坊争得了荣誉.另一种是色彩浓艳的民间传统绘画风格,龙头蜈蚣风筝即是这种传统风筝的代表作.它的色彩特点形成,与潍坊民间的绘画有直接关系.并受到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影响,色彩鲜艳,大的色块涂抹,对比强烈明快,远观近看皆宜.

2.2 造型题材

潍坊风筝在结构和造型上是非常严谨的,讲究工整,对称和均衡.风筝的造型和结构都是源于自然,模拟自然,风筝艺人们根据大众的审美需求将自然景物或者动物夸张变形,形成千姿百态,丰富多变的风筝形象.地域特色明确,造型独特,形象逼真,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动物植物形象都很经典,人物的造型基本借鉴和采用了木版年画中的“男性形象粗壮健美,女性形象婀娜多姿”的手法.动植物造型更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例如最具特色的“龙头蜈蚣”风筝.

1986年3月,民间艺人杨同科与儿孙共同创作了长达350米的龙头大蜈蚣风筝,成为第三届潍坊风筝会场上的焦点,引起了全国全世界的关注,蜈蚣头风筝也成为潍坊风筝的象征性代表.勤劳的潍坊艺人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追求,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将龙头和蜈蚣的躯体倏然变成一条长龙,让艺术得到升华,令人耳目一新.集龙头和蜈蚣为一身在这里,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品不再是仅有实用价值和观赏功能,还寄托着人们的某种思想感情和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试想,龙和蜈蚣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可风筝艺人却硬是把它们联结在一起,并给予一个顾名思义的名字“龙头蜈蚣”.这无论从造物法则上还是称谓上都是有些矛盾的,但只要从劳动人民的文化心理上去分析,就比较容易理解.我国人民历来把龙视为至高无上的神灵,蜈蚣在潍坊民间又传说是龙的子孙,因此,风筝艺人取龙头为首,以蜈蚣作腰节,构成了龙的风筝.这样一条龙头蜈蚣风筝,与人民群众吉祥如意的传统观念相吻合,因而一经问世即被人们所接受.


3.潍坊风筝的发展及启示

2006年6月,经国家批准“潍坊风筝”被正式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风筝的继承和发展,建造了专门的风筝博物馆,自1984年开始,每年的4月20号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节”.

潍坊风筝作为民间艺术的代表之所以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正是因为其重视传统,注重发挥民间艺术与地方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走了一条审美功能,实用功能与发展经济效益的良性发展道路.潍坊风筝已经成为潍坊人的文化艺术的象征,它将不断适应新时代的人们的审美艺术需求,迈入一个崭新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