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答艺术

点赞:3581 浏览:1022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主导除了体现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更体现在学生回答后的评价引导中.如何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应答,是很多老师欠缺的一项能力.要么模糊一片,全是“你真棒”“说得好”;要么批评一顿,怒颜厉色;要么不知所措,不置可否就此而过等甚至许多老师常常会被学生牵着鼻子走,丧失了课堂上“师者”的作用.有机会听许嫣娜老师执教《会走路的树》一课,佩服于她的应答艺术.

“精准力”和“糊涂法”

许老师请一学生读“早晨”一词,学生读准了前鼻音和轻声,许老师表扬了她,同时又提出改进建议:“收得太快,有点不好听,改一下.”学生明白了要求,一下子就读准了.老师简洁明了的一句话直指要点,让学生清晰地知道不足之处.而非朦朦胧胧地表扬读得真好,糊里糊涂地把不足蒙混过去.对症下药,自然药到病除.

但是如此睿智的许老师,也有“耳拙”的时候.一个女生起来读书,“n”“l”不分,可是许老师却没有指出,这令听课老师有点疑惑.课后许老师的一席话让大家豁然开朗:“该糊涂时且糊涂,像这种方言习惯一时半会儿是改不过来的,如果一直纠缠,反而会打击孩子的信心.”是啊,“n”“l”不分的情况在我们这里是很少见的,显然是外地的孩子,而忽略这些语音“顽疾”,是为了让孩子更加自信地朗读,更加自信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许老师此举不仅是智慧之举,更是呵护了孩子的自尊和积极进取之心的爱心之举.

“巧于预设”和“妙于生成”

教学“好奇”这个词,许老师预设的程序大概是读准音,读懂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站起来读了词,许老师说:“光读得响还不行,要用表情把这个词读出来.”这下,孩子们恍然大悟,一个个两眼瞪大,满脸的疑问,在孩子们可爱的表情里,这个词一下就被读懂了.接着,许老师问:“谁来给‘奇’组个词?”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组词:奇特、奇怪、奇妙、神奇等一般来说词语教学到此为止了,可是许老师巧妙地来了句点睛之笔:“这些词都可以用来形容这棵树.”这样,学生不仅对带“奇”的这些词语有了更具体的感受,对“这棵树”也有了更丰满的认识,当然对于低年级孩子必不可少的类似“( )的树”的词组又进行了一次巧妙的训练.课堂上顺学而导,自然天成,仿佛无心之举,却是对课标、对课堂、对学生、对文本了然于胸的结果.实乃“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借鉴”与“创新”

在看图上小鸟的样子时,许老师问:“你觉得它长得怎样?”然后请学生起来说.一个学生说了它的羽毛,第二个学生说了它的嘴.这时,许老师就引导:“在别人的基础上发言要越讲越好.”回想我们的课堂,不乏“你说、我说、大家说”的现象,也往往出现说在一个层次上的情况,却没想到像许老师这样轻盈的一个点拨.在别人的基础上回答,就有了提升,学生的语言有了发展,这也就是课堂上的成长.这其实就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借鉴与创新,并且在课堂上形成运用的习惯.

“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

在了解课文脉络时,许老师问哪几小节写了驯鹿爸爸和小鸟的事?哪几小节写了小鸟和小驯鹿的事?答案和老师一样的举手.找对的孩子一个个举起了小手.到此这一环节我们一般就结束了,但是许老师却侧身问一个没举手的孩子:“你哪里错了?”这不是让孩子难堪吗?我心里一惊.但当孩子说出错误情况时,我才体会出了老师的匠心.追问一句“哪里错了”,其实是让孩子找到错误的原因,不仅知道正确答案,更从中一步一步学会正确分段.这就是学习的过程.

“文境”和“情境”

课文有文境,即利用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课堂有情境,即课堂上由师生参与而生成的情境.许老师的课堂上文境和情境巧妙融合,令人称绝.

在讲小鸟和驯鹿爸爸结下深厚友谊的内容时,许老师首先创设了一个“看谁接得上”的课堂游戏情境,而这个情境又巧妙地过渡到文境之中,自然无痕.

“每天放学,老师把你们送到校门口,第二天早晨又在门口(接)你们.小树把小鸟送回家,第二天早晨又去(接)它.就这样送了接,接了送,一天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样一个情境,不但理解了“送”和“接”这样一对反义词,更体会了小鸟和驯鹿爸爸的友谊.

接着许老师请学生找出写他们感情深的句子.一学生找到了这句:“天天来陪小鸟.”许老师微笑着说:“你把这句话找好了,但没读好.再来一遍.”于是,孩子又认真地读了一遍,这次许老师亲切地说:“你也是一棵会成长的小树.”评价语也是信手拈来,融情入境,与课文语境浑然一体.

更妙的是接下来的朗读,许老师请一对同桌来读这句话,“同桌也是天天在一起,感情深厚”.一句话就让孩子从文中的小鸟与驯鹿的友谊迁移到自己身上,同桌一人读小鸟,一人读驯鹿,旁白一起读.在读的过程中,许老师适时评价:“有的同桌互相看着,用微笑鼓励对方.”“看到逗号,注意小小的停顿,这样更有节奏.”


看着孩子们投入、珍惜的样子,你不由得感叹:教育无痕.关于友谊、关于爱,已经随着朗朗书声,流进孩子纯真的心田,在心底长出了一棵友谊树.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答艺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老师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课虽短,意未尽.一节课给我们太多的思考和启示,从许老师的课堂上,可以看到教育的真谛:尊重、唤醒、成长、爱.也许唯有如此,我们的课堂应答才能贴近孩子,融进课堂,才能有助于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