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小品到艺术精品

点赞:10148 浏览:438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其实中国竹雕发源甚早,流传至今的作品包括竹木牙角雕刻、留青阳文雕刻、竹节雕、竹黄等,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可惜作品始终不脱竹壶、酒杯、笔筒、香筒、扇骨、竹鼎,甚或花鸟人物等范畴,至于泡茶辅助用的小器具如茶则、茶匙等,古代竹雕名家大多不屑为之,因此翁明川父子的竹雕小茶具堪称“前无古人”了.

翁明川的“赏茶则”近年炙手可热,他的儿子翁伟翔也不遑多让.父子俩的茶器创作更堪称近代竹雕艺术的异数,父亲从传统中开创新意,儿子却是从现代中加入传统元素,两者相得益彰,在两岸茶艺蓬勃发展的今天,引领竹雕茶器的创作风潮.

1943年生于金门的翁明川,1968年自中国文化大学文学院美术系毕业后,便一直担任台湾电视公司美术指导,曾荣获四届电视金钟奖的肯定.2003年退休淡出电视圈以后,他自号“竹翁”与“乐竹斋主人”.爱泡茶的他,最初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茶匙而动念拾起雕刻刀,运用传统技巧,在茶具上细雕出现代化的主题.让赏茶增添了视觉与触觉的美感.近二百件足以传世的茶则、茶杓、茶匙、茶夹等作品不断跃登国际舞台,曾受邀于纽约、上海、沈阳故宫、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等地展出,将茶器小品提升至精致的艺术境界.翁明川的竹雕创作,以充满神奇的巧思与创意,赋予竹器生命的律动与茶艺的禅境,可以很传统,也可以很时尚.更可以光滑如脂、温润如玉.近年的“赏茶则”系列,就不断加入中国古典建筑与明清家具等元素,在同样留青的竹面上,雕出了层次分明、浓淡有序的大气美学,令人从恬淡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邃悠远;又如他以留青竹刻方式创作的茶则,留青与竹肌之间整齐有序地迭压错落,构成青白相间的繁密纹饰,或取竹材内壁竹肉做“翻黄”,放佛普普艺术注入精品皮件的高贵血液,时尚语言在正面流畅闪烁,内面却以简练古朴的雕刻将龙云翻腾的中国图饰作为完美实用的句点;又如看似极简的茶匙,熏成红褐色的竹皮在正面适度保留,与周围包覆的竹肌紧密相切,俨然古代官员上朝手持的笏版,令人赞叹.


长年从事房地产广告与室内设计的翁伟翔,原本在台北建筑圈小有名气.以前他常替父亲拍摄作品,制作出一本本漂亮的专辑画册,10年前却有感于父亲急于传承的殷盼,而毅然放弃月入数十万台币的高薪,全心投入竹雕的创作,近年也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翁伟翔回忆说,为了避开父亲盛名光环的保护伞笼罩,开始选择不同的题材,先以竹雕结合琉璃创作茶盘,往往父子共同写回一截好竹,较薄的竹尾就让给父亲雕刻茶则,较硬且厚实的竹头刚好留给自己,作为承重所需的茶盘创作之用.他不眠不休地在父亲位于新竹关西的工作室埋首创作多年,展出的茶盘不仅大胆颠覆过去单一素材的刻板印象,多元材质融合所创造出的缤纷意象也深受好评,市场给予高度评价,近年更在两岸造成风靡.

茶器小品到艺术精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竹雕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从“见山是山”到“见山不是山”,翁伟翔再跨出一步,大胆运用现代年轻族群熟悉的符号语言为主体,再将传统的元素逐一注入科技美学或图腾.雕出一把又一把全然不同于父亲的茶则、壶承、杯托、自在钩等,茶盘也化繁为简,在极简中更见新意.他说父亲除了对他雕刻技法有强烈的要求外,从不教他要如何如何去创作.由于自己是左撇子,因此父亲送他的雕刀都必须经由自己不断琢磨,运用起来才能更加利落顺手.有了自己的强烈风格,翁伟翔逐渐回到“见山还是山”的境界.进一步迈向细致茶则的创作领域.尽管技巧上传承乃父的精湛技艺,但无论创意或构图或造型表现,都大胆表现新世代茶人的想法,以较为活泼、年轻化的风格创作竹雕茶器,与其父全然不同的“潮系列”茶则,以及各种不同排列组合的茶盘等,让爱茶人眼睛为之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