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儿》的叙述策略艺术魅力

点赞:4088 浏览:121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多以黑人女性为中心,描写她们在白人社会里所遭受的苦难.发表于1973年的《宠儿》是一部内容与技巧俱佳的作品,也是最能体现作家小说艺术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具有了复杂性、矛盾性和多声部性等边缘特质,从而展现了她主张多元共存的文化立场.

关 键 词 :《宠儿》 叙事结构 叙述视角 艺术魅力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作为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也是历史上获此殊荣的唯一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迄今为止共发表了8部小说:《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3)、《所罗门之歌》(1977)、《柏油娃》(1981)、《宠儿》(1987)、《爵士乐》(1992)、《天堂》(1998)、《爱》(2003).而其中最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并最能体现作家小说艺术的作品就是《宠儿》.

《宠儿》的主人公是一名叫塞丝的女黑奴,她怀着身孕只身从肯塔基的奴隶庄园逃到俄亥俄的辛辛那提,奴隶主寻踪而至,为了使儿女不再重复自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毅然杀死了自己刚刚会爬的宠儿等18年后宠儿还魂,重返人间,和塞丝、塞丝的女儿丹芙以及塞丝的情人保罗D生活在同一幢房子里.她不但加倍地向母亲索取爱,还纠缠和引诱保罗D,从而扰乱和摧毁了母亲刚刚回暖的生活.

作为莫里森小说中最具有震撼力的一部作品,莫里森在《宠儿》的表现手法上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多重叙述视角、内心独白以及象征隐喻等叙事手法,并结合黑人文化中的神话与魔幻成分,成功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

一、多重叙述视角

按照女性主义批评家雷切尔迪普莱西的观点,纯粹的“女性写作”是没有等级差异的,“它要打破等级制度,把所有材料组成多个中心,使各种因素均匀地展现出来而无突出的位置或时刻.”(程锡麟:169)在《宠儿》中,莫里森抛弃了传统小说的单一性叙述模式,采用了多视角叙述法.她让叙述者的声音跨越时空界限,甚至阴阳分割,让过去与现在、虚幻与真实杂糅并存.

小说中故事的展示都是由其他角色的叙述而成型的,如塞丝杀死女儿这样重大的事件她无法直截了当地讲述,只能绕来绕去.这时候小说的叙述声音变了,刚才还是塞丝满怀深情地讲述,但第三个声音出现了:

“很简单:她蹲在菜园里,当她看见他们赶来,并且认出了‘学校老师’的帽子时,她的耳边响起了鼓翼声.小蜂鸟将针喙一下子穿透她的头巾,扎进她的头发,扇动着翅膀.如果说她在想什么,那就是不.不.不不不等拎着,推着,拽着,他们穿过幔帐,出去,走开,到没有能伤害他们的地方去.到那里去.远离这个地方,去那个他们能获得安全的地方.”(莫里森:206)


莫里森通过第三种叙述声音完成了塞丝兜来绕去的话题,帮助她为杀死宠儿的举动做了简明扼要的解释:让她的孩子们到安全的地方去!如果由塞丝自己来解释她极端的杀婴行为,多少会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莫里森巧妙地运用第三人称完成了这段故事.从第三者的眼光观察塞丝当时的行为更直接、更客观,短短的几句描述便把塞丝当时突见“学校老师”带领一行人要把她的宝贝们抓回到“甜蜜之家”去时的焦虑、恐慌以及果断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发出一连串的“不.不.不不不”,并做出一系列敏捷的动作,这比她自己长篇大论地解释更生动,更有力度.之后,小说的叙述角度又转回了塞丝:

“我止住了他等我把我的宝贝们送到了安全的地方.”(莫里森:207)

这种多层次、多方位、多声部的叙述方式,体现了女作家全新的艺术思维观念.

二、内心独白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现代小说流派.小说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心理立体结构,在时间的处理和结构的安排上,作品呈现出时序相互倒置、相互渗透的多层次结构,时空错乱的表现手法使小说具有很大的时空跨度,此外,在意识流小说中,作家们多采用内心独白的表现手法来展示人物瞬间的内心活动及思想变化.意识流手法在《宠儿》中占的篇幅最多,发挥的作用也是最大的.

女主人公塞丝的人生经历好多都是通过她的意识活动向读者叙述的.在时空错乱的故事中,读者只能从她跳跃式的意识活动中,了解到“甜蜜之家”奴隶们的非人生活、塞丝本人的遭遇、她对宠儿的细心喂养、她扼杀宠儿时的紧迫情景和无奈心理,以及此后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而做的一切.这种意识活动把一个善良、慈爱、为了孩子幸福愿意做出任何牺牲的母亲形象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小说开始不久,塞丝正在思念两个离家出走的儿子,突然,她的脑海中出现了18年前的生活情景:

“她正匆匆穿过一片田野,简直是在奔跑,目的无非是为了尽快地感到压水井那边,洗掉腿上的春黄菊汁等那两个家伙来吸她的奶水,这景象已经同她后背的神经一样没有生命了.”(莫里森:7)

塞丝在留给女儿的奶水被两个长满青苔牙齿的白人家伙吸光,后背被抽打得稀烂且身怀六甲的情形下,毅然下定决心逃出不再甜蜜的“甜蜜之家”.她拖着肿胀的双脚不停地赶路,一头栽倒在地的时候,如释重负,也想到就此放弃生命:

若是不用再走一步了,那倒也算不上太糟糕,可是想到她撒手死去,而“小羚羊”却活在她没有生命的躯体里――一个小时一天一天一夜等(莫里森:40)

为了新生命的诞生和嗷嗷待哺的婴儿,塞丝拒绝选择死亡,她必须活下来,活到新生命的诞生.小说通过塞丝大段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她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

小说中,有一次塞丝和小女儿丹芙正在谈论屋子里闹鬼的事,突然间,她的意识活动回到了给宠儿刻墓碑时的情景:

那些未经雕凿的墓石凉意沁人,那一块她挑出来踮着脚靠上去,双膝像所有墓穴一样敞开.它像指甲一样粉红,遍布晶亮的颗粒.十分钟,他说.你出十分钟,我就免费给你刻.(莫里森:5)

塞丝为把“宠儿”二字刻在墓碑上,不得不与刻字工做了一笔肮脏的交易,把自己出卖给刻字工.类似这种跳跃式的内心独白在小说中频繁出现,从各个角度构成了完整的画面,把塞丝与黑奴们的生活重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让读者了解到女主人公当时的窘境以及她为了女儿所做的巨大牺牲,将她的负罪心理展现无遗.

由于宠儿的特殊身份,她的意识活动没有标点,语无伦次,时空跨度极大.宠儿死的时候才两岁,所以当她还魂归来时,她对世界的记忆更多的是关于黑人被贩卖到美国途中的情景:“紧缩的双眼”、“堆成小山高的死人”、“用长杆把他们推下海去”、“在海上漂浮着”等虽然,宠儿的这段回忆没有标点,无逻辑可言,但死亡意象再现了贩奴船上奴隶群体的悲惨命运,帮助读者重构了黑人从非洲被贩卖到美洲的这段历史.莫里森通过宠儿道出了美国黑人对自由的向往,对没有自由地狱般生活的恐惧.

故事就这样缓缓地进行着,一会是塞丝的声音,一会是丹芙的声音,一会又是宠儿或保罗D的声音,声音重重叠叠,乱中有序.莫里森“把不同的声音组合起来,构筑成不同的人物形象,而不是把自己的观点生硬地塞给读者.”(王晓兰:51)

三、象征及隐喻

在《宠儿》中,象征的手法比比皆是,如:塞丝在蓝石路的住址门牌号124号就蕴含了深刻的象征意义:1、2、4代表着塞丝的三个在世的孩子,“3”的缺失表明排行第三的宠儿的不在,“1+2+4等于7”,而 “7”在黑人宗教与神话中是一个关键的数字,它类似咒语,“124”这间房屋的确充满恶意与怨恨,令人恐惧,斯坦普培德(Stamp Paid)出生时,他的白人主人给他取名乔舒亚(Joshua).在蓄奴制时期,他被迫将妻子献给了主人的儿子,他认为从此他再也不欠任何人的债了,于是改名培德(Paid),意为债务已经偿还.这个名字向人们暗示:所有的黑人都不欠任何人的债务,他们应该与白人一样,享有自己的自由和权力,“甜蜜之家”(Sweet Home)既是天堂,也是地狱,“没有皮肤的人”(the men without skin)则象征着白人等莫里森使用象征手法赋予作品一种内在的思想张力和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

在奴隶主的眼里,黑人奴隶与动物无异,《宠儿》中的“学校老师”就把女主人公塞丝的特性列入动物一栏,如:

Schoolteacher had chastised that nephew,telling him to think-just think-what would his own horse do if you beat it beyond the point of education.(Morrison:149)

这个句子是隐喻,“学校老师”把塞丝比作马,反问他的侄子如果把马鞭打过分会有什么反应,他认为塞丝是因为被逼急了才杀死亲生孩子,致使“甜蜜之家”的“财产”遭受损失.

One step off that ground and they were trespassers among the human race.Watchdogs without teeth,steer bulls without horns,gelded workhorses whose neigh and whinny could not be translated into a language responsible human spoke.(Morison:125)

“甜蜜之家”原来的主人加纳曾善待他的奴隶们,但保罗D他们非常清楚,只要出了“甜蜜之家”,他们就成了“trespassers among the human race”(人类的入侵者),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被列入人的范畴.接下来,作者用了三个隐喻,再现了保罗D他们的身份:没有牙齿的看门狗、没有角的公牛、被阉割的驮马.莫里森在使用隐喻时,利用白人的逻辑,总是把奴隶跟动物联系在一起,一方面再现了奴隶们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也促使读者就奴隶的非人生活进行思考.

四、超自然和魔幻成分

在《宠儿》中,黑人文化的超自然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打破了生与死、人与鬼的界限,将现实与幻境融为一体,勾勒出一个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翻开小说,一种恐怖压抑的气氛便扑面而来:蛋糕上的神秘小手印,镜子一照就碎,豆子在地板上自燃,杯盘在空中飞舞,家具时不时地移位等由于宠儿的特殊身份,只要情节需要,她就可以出现.透过这一幅幅神秘魔幻的画面,屋子里的人都明白这是宠儿的鬼魂在发泄她多年的怨恨.塞丝提出搬家时,贝比萨克斯说:

“在这个国家里,没有哪座房子不是从地板到房梁都塞满了苦命的黑人的冤魂.我们还算幸运,这个鬼不过是个娃娃等我生过八个等我估计,个个儿都在谁家闹鬼呢.”(莫里森:206)

那个自称宠儿的姑娘在124号一出现,人们便断定她就是18年前塞丝杀死的女儿.由此可见,在黑人眼里超自然和魔幻的东西是司空见惯的.非洲的宗教认为,生死之间没有界限,生者与死者之间没有界限,生者与死者可以对话交流,人死后,其灵魂亦可转世投胎.莫里森以基于黑人文化的“魔幻”的表现手法来颠覆主流社会提供的“现实”,目的是为了唤醒那沉睡的黑人民族的创伤记忆.

作为美国非洲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自己的作品中运用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细致地描写了黑人种族,尤其是黑人女性的辛酸遭遇,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叙述风格.在《宠儿》中,莫里森以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打破了传统的陈规,展示了美国黑白文化冲突中黑人的心灵困境,维护和弘扬了黑人文化传统,以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使《宠儿》成为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的经典,并散发出永久性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Toni Morrison. Beloved.New York:Alfred Knopf,1987.

[2] 程锡麟、王晓路:《当代美国小说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3] 黄铁池、杨国华:《20世纪外国文学名著文本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刘晓文等:《多元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女性文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 田亚曼:《母爱与成长――托尼莫里森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6] 托尼莫里森,潘岳、雷格译:《宠儿》,中国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7] 王晓兰、钟鸣:《〈宠儿〉叙述视角的转换及其艺术效果》,《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8] 习传进:《走向人类学诗学――20世纪十年代非裔美国文学批评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宠儿》的叙述策略艺术魅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宠儿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9] 章汝雯:《托尼莫里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作者简介:王宇,女,1980―,河北抚远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