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导入艺术的

点赞:14784 浏览:673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到来,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人生观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力推行新课改革的今天,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基础教育中极为重要的语文学科,该如何承担自身的责任,寻找并实现自身的价值,走出一条更为理想之路,所以我对语文课导入的初探与同行们作一些粗浅的交流与探讨.


【关 键 词 】语文课, 导入, 艺术, 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151-02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兴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听、做、想多项活动,目的是把学生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后面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状态.作为教师应该重视,并抓好课堂教学中导入这个环节,以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如何开头才是最佳,才更有利于事情顺利进行下去,以便好达到预期的目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果开好了头,即导入得成功,就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师预期的教学情境中,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精神准备.那么,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导入呢笔者认为可以有以下的几种方法.

1开门见山,明确目标

在教学非课文类,如低年级的“归类识字”,“识字教学词学句”及中高年级的“积累运用”等课时,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形式开课,一开始即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要学习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和效果等.这种方法,它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明确了教学目的,很快就进入了主题探究,目的直截了当,一目了然.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情感的引发往往与一定情景有关,情感常常受到外部环境和气氛的影响,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气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开课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的一个情境,使学生置于模拟真实的环境中,如同身临其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情景交融.如课文《左传.曹刿论战》,开讲时可以先提出:春秋时代曾经发生过一次有名的战争,叫“长勺之战”,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入侵的强大的齐国,而鲁军的指挥官就是曹刿.曹刿就是这样开始的:当强大的齐国入侵鲁国,而鲁庄公准备迎战,作为平民的曹刿就想去见这位国君.这时他的一位同乡也劝告他不要自讨苦吃去参与这战争,但他不听同乡的劝告,还是立刻见鲁庄公,为战争出谋献策.设问:从前面他与同乡的对话去分析他们两个性格的不同请大家从文中找出曹刿入见鲁庄公后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和表现这样通过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情境创设,把学生引入“佳”境,成功的导入,激发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起.

3联系旧知,贯穿前后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互相联系,它们有的内容相关,有的主题相似,或者出自同一作家的手笔等这样,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联系己学过的课文来设计导语,导入新的内容.如在教学《白鹭》时,这样导入: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门写白鹭的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像一首诗.我国现代大文豪郭沫若也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白鹭》来赞美它.现在我们先阅读这篇文章,品味、感悟、欣赏它,想一想他的文章中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因此联系旧课或已有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课的开始,以故引新,以旧启新,新旧相联系,不断设疑导思,激发求知欲.

4图像激趣,启迪思维

新教材图文并茂,我们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作用,看图导入新课或利用电化教学,让插图“活”起来,制作幻灯片,配上解说词,生动形象地再现情景,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如教学《荷塘月色》这课,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开课时展现美丽的荷塘画面,再配上音乐,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和荷塘中荷叶、荷花的美,然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到的荷塘景色美不美学生都会说“美”,然后接着问学生:刚才大家看到的白天荷塘荷花荷叶的美,有谁见过月光下荷塘荷叶美景这样让学生通过画面和声音的感受到具有视听结合,动静相宜,使往日呆板的教学形成变得丰富多彩,增强了直观教学的效果,通过图文的迁移过渡,顺理成章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趣味性,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5音乐渲染,带入情境

音乐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艺术形式,它往往能有效地影响甚至带动人的情绪,在语文教学中,如能恰当地运用音乐进行课的导入,也能收到其他形式无法达到的效果.如在教学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时,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我们现代人给它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歌曲,学生们的情绪随着音乐一下子注意力集中起来了,表情也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完全带入音乐的情境和氛围中,至此,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又如在教学《草原》一课前,先播放一段著名歌唱家德德玛的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优美动听,充满草原风味的歌声唱得人对美丽的草原心驰神往,恨不能骑上马儿到草原上驰骋放歌,这样学生的情绪就能调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6介绍背景,铺路架桥

有些课文所涉及的内容较深或较广,或者历史年代,地域位置的跨度较大,学生没有相关的知识准备,如果在课前不对课文的相关背景作恰当的介绍,往往不易进入较好的教学状态.如教学《狱中联欢》,接常理说,关在监狱中的犯人,都是犯了法的人,作者写关在监狱中的犯人的联欢活动有什么意义呢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学生很难理解课文的主旨.因此,教学课文前,学生就有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以及小说《红岩》概况的必要,这样有助于学生学习课文铺路,激发起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 7故事诱导,引人入胜

故事本身有一种吸引的魅力,针对学生爰听故事的心理,老师可结合课文实际搜集、缩写有针对性的故事、典故、寓言等开讲,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专心致志的听讲中逐步引入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引人入胜.例如教学《词义》一课时,我说:“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我国维吾尔族有个很聪明的传奇小老头,你们知道他是谁”学生回答:“阿凡提”,我说:“对,老师今天给你们讲一个关于他当理发师时的一件事.有一个财主经常去他那里理发,但从未付过钱,阿凡提对此十分恼火,就想整他一下,一天,这个财主来了,阿凡提先给他剃光了头,在刮脸时问他:“你眉毛要不要”他说:“要,当然要!”阿凡提就两刀把他的眉毛剃光了,说:“你要眉毛,给你!”财主气得说不出一句话,自己说过“要眉毛”嘛.阿凡提又问:“你胡子要不要”财主有漂亮的胡子,于是忙说:“胡子不要!不要!”刷刷又两刀,阿凡题把他的胡子也剃掉了.财主站起来对镜子一照,光溜溜的头像个剥光的鸡蛋似的,这一下才暴跳如雷,气势汹汹地质问阿凡提:“你怎么把我的眉毛、胡子都剃光了”阿凡提从容回答:“我是遵照你老人家的吩咐来做的呀!”这时,那个大财主无话可说了.接着老师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们说说,阿凡提究竟玩了什么花样,让那个大财主上了当了”学生说:“意思阿凡提在‘要’这个词的词义上玩了花样.”老师又问:“阿凡提眉毛要不要的要是什么意思”学生答:“给”,老师又问:“你胡子要不要的‘要’又指什么意思”学生答:“留”.老师说“同学们都回答很正确,你们看,这个”要“字在这里有两种意思,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阿凡提就是利用要”这个词的两种不同的含义,使财主上了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掌握一个词的词义和注意它的使用范围很重要.(板书:词义:范围.)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这比较抽象的词义,很难接受,然而我利用故事把抽象的“词义”立刻变得那么生动有趣,唤起了学生的积极性.

语文课导入艺术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语文课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8借助课题,巧设悬疑

记得有人曾经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我们在教学新课时,如能抓住课题,巧妙地设置悬念,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教学《七根火柴》时,老师开始就向学生发问:“火柴是很正常、微不足道的,这篇小说为什么以‘火柴’为题,而仅‘七根’本文通过微不足道的七根火柴表现了什么反映了什么呢”通过一连串的提问,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收到良好的效果.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一开讲,老师指出疑问,使学生在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下,让他们积极思考,导入新课.如教学《院子里的悄悄话》时,教师设问:谁和谁在院子里说悄悄话说了些什么呢如此设疑,吊起了学生的胃口,使学生自然进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境界,激发起学生求知和探索,使学生有急于阅读以揭开谜底的愿望.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揭示知识的新矛盾,摆在学生面前,使他们疑中思,“山穷水覆疑无路”,思而明,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常言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教育教学,每一课的开讲至关重要,而且,良好的开头,能先声夺人,拨动学生的心弦.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于语文课的导入方法,有多种多样, 可都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而定.同样一堂课,每个人着眼不同,思路不同,使用的导入方法也就会不同,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只要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就值得我们借鉴.

总之,巧妙的导入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的导入是一门艺术,成功的导入是成功学习的必要条件之一,语文课的导入艺术也是值得我不断学习和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