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的夜间护理与观察

点赞:5502 浏览:194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心血病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不但日间变化迅速复杂,而且夜间的发病率也较高.早期发现,早期抢救,早期治疗,通过抢救能转危为安,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夜间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根本的一条,为了引起临床护理人员对心血病夜间病情观察的重视,现结合临床上心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变化,根据对心血管疾病人的观察,谈谈护理体会:

【关 键 词】心血病;护理人员;夜间观察护理

心血管病的夜间护理与观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物钟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心血管患者1033例.其中男性患者680例;女性患者353例;32-50岁328例;50-60岁421例;60岁以上284例.病情好转出院者984例,转院28例,死亡21例,其中夜间死亡者6例,可见夜间是心血管病患者死亡高危时段.

2夜间护患情况分析

2.1病人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心血管病人夜间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易引起心肌细胞抑制,导致心率减慢,心脏收缩力减弱等.甚至会引起病人在夜时出现窦性停博,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所以夜间对心血管病人来说是发病的高发期.

2.2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护士均为女性,体力较弱,再加上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夜时生物钟紊乱,身体极度困乏,且夜间值班人员少,无人监督.如果没有较强的责任心,良好的道德修养及自制力,就很容易放松对病人的观察,而导致不良后果.

2.3陪护方面的原因:夜间陪护人员,往往适应不了生物钟的紊乱而困乏入睡,加上住院时长,陪床人员身心疲惫,难以迅速提供变化的信息.

3夜间临床观察与护理

夜间护士应详细做好床边交接班,了解病人日间病情变化,主要治疗、心理、睡眠及饮食情况.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情况,并知道急救仪器的放置位置,以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同时根据心血管患者病情变化特点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制定夜间工作流程:护士接班时要仔细交接,并将交班内容整理在交接本上,以便夜间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防止遗漏治疗和护理.

3.2按护理等级要求定时巡视病区,包括病区安全设施,专科设施及急救仪器设备情况.仪器使用情况,巡视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保证夜间全病区护理安全.

3.3夜间病情观察、治疗及护理,对夜间治疗的患者,我们更应该保持高度慎独精神,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障治疗及时,准确无误地进行.

3.3.1对病区患者的病情要做到心中有数,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态及精神状态变化,及时了解患者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并采取相应措施,如吸氧、舌下含服消心痛等.


3.3.2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要定时巡查液体滴速.夜间也是气温下降最快的时间段,在夜间冠心病病人的保温不可忽视.

3.3.3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过程及不良反应,对睡眠不良的患者要及时反馈给医生.排除外周环境的干扰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协助患者安静入睡,保证患者睡眠.

3.3.4对不能自理的危重患者要定时翻身、叩背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的护理.

3.3.5密切观察心电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

3.4氧疗的护理观察:夜间病人处于睡眠状态,间质液下吸收血管容量增多,而且平卧后静脉回流增多而引诱发作,所以多采取半卧位.并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吸氧管容易脱落、阻塞、应经常检查,保持其通畅,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讲解低流量吸氧的治疗意义,不可随意调节流量,以保证氧疗的正常进行,氧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发绀等情况变化,定期进行血气分析,以便更好地调节氧浓度和流量.

3.5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准备工作,如准备好除颤仪、吸痰管、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呼吸机等.以便及时抢救病人.

3.6详细准确地记录夜间值班情况,按要求完成本班工作,护理文书记录及时完整,对需要延续到下一班的治疗要详细地与下一班交接完整.

通过严格执行临床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心血管病患者的好转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使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