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体会

点赞:26838 浏览:12086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医学院校学生对计算机课程不感兴趣,导致计算机实践教学效率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基于双主体教学法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改革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 键 词]双主体教学法;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286-01

医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网络化、信息化的程度变得越来越高,因此,高等医学院校不断加强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力求使学生能够学到对以后工作有用的计算机知识.在需要借助计算机处理的医药卫生领域中,其信息一般有两类:一是与医药专业、医疗过程的相关信息;二是非医学性质的信息,比如管理信息、卫生保健方面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等等.

1医学类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对于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首先要明确学习计算机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工具,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是为了用它来处理日常工作以及将来的科研课题,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问题,学会操作计算机并把它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与自己的专业结合起来进行应用开发[1].

2高等医学院校学生计算机技能现状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仍然存在学生处于盲目、被动地听、记、答、背、做的现象.教师过多地包办代替、仔细的“搭桥”、铺垫,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对学生来说,每堂课都要把一堆操作罗列在一起,令有些学生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索然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

其次,医学知识大多比较僵化,都是固定的知识点,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计算机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把学习医学知识的方式应用到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当中,对计算机知识只会死记硬背,缺乏学习的自主性[2].计算机类课程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操作,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是不解决任何问题的.相反,还造成了学生只会按题目的要求进行操作,而不会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式制作表格、排版文档等现象.


事实上,不管大学计算机基础体系如何变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始终是关键[3].为此,本文提出针对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实践教学的一种新型方法――双主体教学法,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方法.

3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医学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体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1选取更适合医学生使用的教材医学院校培养的是医师、检验师、药剂师、护士等医学专业人才,因此我们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基本操作技能上,培养其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在选用教材方面,一些医学院校曾经走过弯路,选用过专业性较强的教材,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理论性强,容易产生枯燥感.因此,应选择适合医学院校教学特点的教材,以适应当今社会和职业岗位对医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使他们不断适应未来信息时代的发展.在内容上,应该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压缩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应用软件的教学,增加网络应用和网页制作、医学多媒体技术基础、常用工具软件、医学信息系统、计算机与医学影像技术、医学动画设计技术基础、Photoshop图像处理技术、AutoCAD等知识,这样可以拓宽医学院校大学生知识面,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3.2针对学生差距,实施分层教学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和非智力等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有区别地进行教学.学校在新生入学时,应首先进行计算机基础的摸底考试,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层次,根据学校的摸底结果,按照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分成三个或四个层次,组成新的教学集体(暂称之为A、B、C、D教学班).“走班”并不打破原有的行政班,只是在学习这些文化课的时候,按各自的程度到不同的班去上课.“走班”实际上是一种运动式的、大范围的分层[4].它的特点是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

在具体实施上可以采取教学分层、实验分层、考核评价分层相结合的方式同步进行.在分层教学中,教师给没一层次的学生设计符合他们知识水平结构的任务,活动.优等生不断开发潜能以求对知识的最好运用.

3.3双主体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双主体理论所阐述的学习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和学习过程,即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此教学法曾在2008级医学文秘专业的《办公自动化》课程中试行,取得较好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3.3.1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操作演示、讲解.教师首先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讲解office软件所能实现的各种功能,一些比较有特点的操作要讲深、讲透.而且要举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例子、容易理解、印象深刻的例子,让学生初步了解使用工具软件的方法.

3.3.2为学生演示做好的效果图,让学生对要完成的作业有一个感性的了解教师要让学生看到此次实践活动的目标,充分认识课程中与众不同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3.3将效果图中涉及到的所有的数据、文字.和图片等资料发给每一位学生,本门课程强调要学生学会各种基本操作,而重要的是让学生利用现有的资料做出精良的作品.所有材料均由教师为学生准备好,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操作过程上.

3.3.4学生根据自己对效果图的理解,根据现有资料,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和实验方法,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做好的作业.

3.3.5教师对每位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打分,并在下一次课程中进行反馈当大部分学生完成自己的作业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并展示得分高的同学的作业、请做得好的同学谈经验和体会,让同学进行交流、反思、讨论,怎样才能做得更好.

3.3.6总结教师在下课前点评本节实验课,采用鼓励法,指出学生本次实验的成功之处和优点所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4结语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医疗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以成为衡量医学人才的标志之一.因此,如何培养出医学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的医学人才,已成为高等医科院校努力的方向.在医科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学生了解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重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医学水平的进步,医科高等院校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不断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以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