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护理院校本科层次学生护理道德教育的现状

点赞:17386 浏览:7304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护理道德又称护理专业品格,是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在护理活动中,调整护理人员与社会、患者以及同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现今,随着护理学新的发展,对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回顾我国护理院校学生护德教育的现状基础上,借鉴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对新形势下我国护理院校如何构建新的护德教育模式进行了思考和建议.

[关 键 词]护理道德;科尔伯格;教育;现状;启示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7(a)-165-03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树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呼唤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思想体系.因此党于2001年9月20日向社会颁布了《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又将新时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写入报告中.护理学作为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和贯彻实施对本专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纵观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史,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护理事业蓬勃开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全国护士数量和护理院校学生保有量更是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群健康理念的提升,社会对护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期待日益增长.与之不相称的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护理教育一直处于“重技能、轻素质”的现状,造成了护理从业人员素质道德水平和社会需求之间差距不断拉大,以致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的护德缺失的案例,使护理这一神圣的事业无形中蒙上了负面的阴影.这种“急进”现象必须引起我国护理教育者的重视和反思,而以教书育人、培养新型实用型护理人才为目的的护理院校,要把护理道德教育放在与专业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应贯穿于其他学科教育之中,以加快构建与市场经济及护理学发展相适应的护理道德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护理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据此,本文通过选择护理院校本科层次学生的护理道德教育为研究目标,旨在通过回顾我国2000年至今的护德教育现状,探寻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适合现阶段时代特点和学生个性的护德教育途径.

1相关理论和概念的界定

1.1劳伦斯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Kohlberg,1927~1987年)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也是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和道德哲学家.在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道德教育实践方面具有创造性贡献.他继承并发展了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基于对道德两难问题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其理论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前习俗道德期――被试者的道德心理特征是,只考虑自己需求满足,不考虑是否符合社会习俗.习俗道德期――一般都是遵从世俗或社会规范,从事道德推理判断.后习俗道德期――指个人面对攸关道德的情境时,可本着自己良心及个人的价值观从事是非善恶的判断,未必受传统习俗所限制.科尔伯格认为,学校的教育对于青少年德育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认为“正式的宗教教育对于道德的发展,并未占有特别重要或独特的地位,至于公立学校和家庭则相反地应该扮演重要而独特的角色”[1].学校要善于抓住这一关键,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手段将道德内容潜移默化,切实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1.2护理道德概述

护理道德属于职业道德中的一种,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护理科学中的特殊表现.护理道德就是在护理实践过程中调整护士与患者、护士与医务人员和护士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一方面,它以一般社会道德的一般医学道德为指导,引导护理人员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身心健康怎么写作的道德信念.另一方面,它根据护理科学上需要的一些特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来调整护士与患者、医务人员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护理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关心患者,恪守护理制度,讲究护理艺术,钻研护理业务,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2文献回顾

2.1我国护理道德教育关注度

随着医学模式逐渐由以疾病为中心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我国护理院校及其他研究者都开始将关注点着重于护理道德教育这一方面.孙琴琴等[2]认为,不同层次护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否有其差异性,护生道德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的变迁,道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是否需要改进,以及教师们如何因材施教,这些都是护理学教师必须知晓和深入研究的.赵春娟[3]认为,教育如何根据护理学发展的需要做好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是每一位护理教育者值得重视的课题.王泉华等[4]也认为,医学模式的改变和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对护士角色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培养护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BeritKarseth[5]在其著作中也强调,“从整个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史上来看,现在我们应当关注护理道德和观念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广大护理实践者和教育者都已经开始关注护理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2.2我国护理道德教育现状

张梅等[6]在其研究中着重调查护生临床实习中对道德的认知水平,结果显示处于较低水平,文章基于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加强实习护生的道德观.王泉华等[4]还强调,在实习中慎独精神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对护生道德培养的重要性.方桂珍[7]在其研究中主张实习中应将道德教育与临床相结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综合查找到的文献,我国现有护德教育途径多集中于本科学生实习阶段,多数研究者也将重点放在实习过程中.这与护生实习中较多出现与道德相关的困扰和纷争有关.

2.3我国护理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

通过阅读文献可以总结出,尽管我国护理教育蓬勃发展,但对学生护理道德观教育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总的来说有以下特点:首先,我国护理道德教育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一定冲击,导致本科护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向个人方面倾斜,追求物质化,缺乏护士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削弱了对社会的奉献精神;其次,随着国家普法教育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逐渐加强,患者及家属期待高素质的护士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怎么写作,这就对我们护理院校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再次,护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未发育成熟,没有社会经验,缺乏人际沟通技巧,面对临床中的各种复杂情况会感到较大的压力,特别是近年来青少年的叛逆和独立思想导致护生的职业思想不稳定.

2.4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应用现状

PamelaE等在其研究中认为,科尔伯格的理论对于护理教育者帮助学生识别临床中不道德的现象和行为起着基础作用.在已检索到的文献中可以得出,我国护理教育者对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于怎么样将其应用于我国护理道德教育中却缺乏系统和实用的观点.文献大多是介绍其理论原理和概念的论述性著作,未有针对性的量性和质性研究.总之,对于此专业理论的应用在我国护理道德教育领域还处于较为浅泛的阶段.

3结论与建议

3.1对于科尔伯格道德理论的评价

劳伦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为我们深入理解道德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视角,其对于青少年成长发展的深入研究对于我国护理教育者有着一定的启示.根据道德两难问题进行的小组或团体的讨论法对我国护理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但是由于其研究是基于其国情和儿童特点基础之上的,所以对于我国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由于国外灵活的授课方式开始较早,科尔伯格的道德培养方式有推行的基础.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较大的国家来说,较难在课堂上推行其全部的小班式教学.此外,其理论中蕴含着人本主义思想,并且在现实的教学背景下,其理论的某些方面过于复杂,操作性不强.因此对于任何理论,我们所有研究者都应当本着辩证的观点看待,对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要进行兼收并蓄式的借鉴.

3.2对于我国护理院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通过研究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和回顾我国现有护理院校本科层次的道德教育现状,我们可以看出现有的护理德育教育无论是从重视程度、教育内容、教授方式、评价体系和理论的应用深度方面都还有很长的完善之路要走[8-15].研究者通过研究得出如下启示:

3.2.1加大对护理院校护理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

每个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都应不遗余力地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护德教育的关注度,特别对于护理院校的领导者而言,更应在响应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基础上,重视学校的护理道德教育工作的计划、有序进行.改变过去长期以来护理学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的单一格局.

3.2.2改进护理道德教育内容

护理院校现有的护德教育内容没有专门的统一教材,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被编排在《护理学》中,由于内容相对固定,因此与时代社会的要求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护理院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把中国从古至今道德思想的精髓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去,加强道德知识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和渗透,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目标的有机结合.此外还应加强对不同年级本科学生道德知识需求的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有层次性地制定相关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3.2.3善于分析本科护生的特点

现有的护德教育大多不注重对被教育对象人格特点和性格特征的分析.本科护生年龄在18~20岁,此年龄段按科尔伯格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分期标准是处在习俗道德期,此期青少年的特点是愿意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希望寻求别人的认可.这就要求我们的护理教育者善于抓住这一特点,在授课方式和内容设置上作出努力,以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启发和鼓励的方式促进护德知识的学习和观念的培养.

3.2.4不断探索新的护德教育方法和途径

德育方法多种多样,要进行优选组合.这是我们现阶段能努力扭转现状的最关键步骤.建议改变传统的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知识讲解的基础上适当鼓励教师开展对于社会道德现象辩论的讨论课,教师可选择有代表性的道德案例,借鉴科尔伯格的道德讨论法,让学生对其原因和结果进行分组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指导者和观察者的角色,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适当的指正和评价.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设置一个虚构的情景,设置学生较感兴趣的如实习中的病房场景,让学生扮演角色深入其中.通过角色学习和角色移情的方法讲道德知识内化为自我思想中的道德观.这样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无形中道德教育内容也较易被本科护生所接受.

3.2.5完善学校道德评价体系

现有护理院校对本科护生道德认知程度的评价多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这样未能对学生真正的道德水平作出全面的考核.建议采取类似临床观察的方法即教师评价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道德水平程度的表现,对其认知水平和思想意识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综上所述,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护理事业蒸蒸日上和人才层次不断提升的今天,加强护理院校本科层次护生的职业道德和改进现有护德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这也是护理学这个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现在在护理院校教师素质、教学技巧等方面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因此仍需其他研究者在此方面探讨和研究.希望在不远的将来,能够共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我国护理院校本科层次学生护理道德教育的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道德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参考文献]

[1]LawrenceKohlberg.ThePhilosophyofMoralDevelopment[M].SanFrancisco:Harper&RowPublishers,1981:300.

[2]孙琴琴,王斌全.护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4):865-866.

[3]赵春娟.护理专业课学习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J].护理研究,2007,21(20):1868-1869.

[4]王泉华,吕桂晶.怎样培养实习护生的职业道德[J].中国护理管理,2004,4(3):24.

[5]BeritKarseth.Curriculumchangesandmoralissuesinnursingeducation[J].NurseEducationToday,2004,24:638-643.

[6]张梅,王力.关于实习护生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0):879-881.

[7]方桂珍.护生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9):40-41.

[8]周长兰,胡秀凤.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2011,17(12):119-120.

[9]梁爱琼,邱小文,谢红珍,等.新时期军队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方法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2):30-32.

[10]周俊萍.论护士职业道德内化教育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0):77.

[11]JaanaAuvinena,TarjaSuominenb,HelenaLeino-Kilpib,etal.ThedevelopmentofmoraljudgmentduringnursingeducationinFinland[J].NurseEducationToday,2004,24:538546.

[12]王煜炜.实用主义道德观在医护管理工作中的实践意义[J].护理研究,2007,21(33):3076-3077.

[13]沈传华.护理实践课教学中贯穿护理道德教育[J].现代护理,2008,14(2):244-245.

[14]杨运秀.从护理学发展谈现代护理道德教育[J].护理学杂志,2005,20(5):76-77.

[15]李维忠,王昆.儿科门诊护患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107,110.

(收稿日期:201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