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与测评

点赞:31362 浏览:1446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编制与测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为评估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工具.方法在开放式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自编初测问卷,经过修订形成正式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使用正式问卷对17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正式问卷共有31个条目,包括性认知和性态度2个维度.问卷具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与设计的理论构思相符.2个维度和总分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6,0.64和0.78,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65,0.72和0.70,分半信度分别为0.71,0.67和0.74.问卷总均分为(2.14±0.34),性认知和性态度的均分为(2.45±0.35)和(1.93±0.56),在性别、年级和父母态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工具.

【关 键 词】性,问卷调查,精神卫生,统计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10)06-0706-03

ClinicalMedicalSchoolofDevelopmentandEvaluationofPsychosexualHealthQuestionnaireforCollegeStudents/YANGRun-tao,WENBin,ZHANGDong-mei,etal.GuangdongPharmaceuticalUniversity,Guangzhou(51031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developandevaluatethepsychosexualhealthquestionnaireforcollegestudentsandtoprovidetestinstrumentforthem.MethodsBasedonopen-endedquestionnaire,interviewsandsomeconcernedreview,thepreliminaryquestionnairewasdesignedandtheformalquestionnairewaormedwithgoodreliabilityandvalidity.Totally1700collegestudentswereinvestigatedwiththeformalquestionnaire.ResultsTheformalquestionnairewainallyrefinedasalistwith31-item,2dimensionsincludingsexualcognitionandsexualattitude.Thequestionnairehadgoodcontentvalidity.Itsconstructwasconsistentwiththeconceptdesigned.Thetest-retestcoefficientorthe2dimensionsandthetotalscorewas0.76,0.64and0.78respectively,Cronbachαwas0.65,0.72and0.70respectively,Thesplit-halfreliabilitywas0.71,0.67and0.74respectively.Thetotalscoreofquestionnairewas2.14±0.34,thescoresof2dimensionswere2.45±0.35and1.93±0.56respectively.Thereweresignificantdifferencesinthetotalandthe2dimensionscoresamongthesex,thegradeandtheattitudeofparents.ConclusionThepsychosexualhealthquestionnairehashighvalidityandreliability,anditcanbeusedasameasureofpsychosexualhealthforcollegestudents.

【Keywords】Sex,Questionnaires,Mentalhealth,Statistics,Students

目前国内外均有不少关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研究,但较多是使用根据各自研究内容自行编制的问卷[1-2],另外由于使用的调查工具不一致,调查结果差异性较大,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的教育对策和建议也纷呈各异[3-4].该研究试图编制具有较高信度、效度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用以评估当前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状况,为构建大学生性价值体系,促进大学生性心理的成熟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研究分2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施测所得资料用于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第2阶段施测所得的资料用于正式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1阶段在广东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随机抽取被试264名,男、女生各占50%,一年级至四年级分别占20.15%,28.72%,25.16%及25.97%.第2阶段在广东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随机共抽取被试1850名,有效样本1700人,其中男性占45.70%,女性占54.30%,一年级至四年级分别占22.50%,23.50%,33.80%及20.20%.

1.2方法

1.2.1理论构思根据对以往研究的回顾,以及在个别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初步检测设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结构包括以下2个方面:(1)性认知,即对有关性问题的各种知识的认识,(2)性态度,即对有关性问题的较为稳定的看法和持有的态度评价.

1.2.2条目选择与初筛组成由医学心理学、统计学人员等参与的研究组,参考前期研究以及有关文献[5-7],并邀请部分大学生参与,编写出条目池(60项),每项均按“完全同意”(5分)、“比较同意”(4分)、“不能确定”(3分)、“比较不同意”(2分)、“完全不同意”(1分)排列和评分,得分越高,说明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另外还邀请30位大学生对有关条目进行预试性回答,评定各条目的重要性.研究组根据上述结果进行讨论,删除重要性较低的条目,删除或修改不恰当及难以操作的条目,并结合专业实际对某些条目进行了合并,结果余下49个条目,形成初测问卷.

1.2.3初测及条目评定和再筛选研究人员使用初测问卷对第1阶段抽样的300名被试进行团体施测,回收有效问卷264份,采用相关系数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各条目进行评定和再筛选:(1)相关系数法,计算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删除相关系数低于0.6的条目,(2)因子分析法,对初测问卷的各条目进行因子分析,删除在各因子上负荷系数<0.40和在2个或2个以上因子载荷系数相近而无特异性的条目,形成正式问卷.

1.2.4效度和信度的测评研究人员使用正式问卷对第2阶段抽取的1850名被试进行团体施测,回收有效问卷1700份.对其中132名被试在填写问卷后第4周进行了重测,完成正式问卷效度和信度的测评.

1.2.5统计处理采用SPSS16.5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2结果

2.1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的初步编制

2.1.1条目筛选采用相关系数法计算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删除相关系数低于0.6的条目后,保留36个条目,另外对初测问卷的各条目进行因子分析后,删除在各因子上负荷系数<0.40和在2个或2个以上因子载荷系数相近而无特异性的条目,保留33个条目(表1).经上述2种方法选出者为必选条目,最后保留31个条目,其中性认知和性态度分别含21和10个条目.整个编制过程概括为:条目池(60条目)→专题小组讨论,小范围预测(30名被试)→初步问卷(49条目)→初测(1700名被试),条目测评和再筛选,分析→正式量表(2维度,31个条目).

2.1.2信度测评问卷进行了同质性信度分析,采用α系数作为指标,总信度为0.70,性认知信度为0.65,性态度信度为0.72,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5以上,说明问卷同质性信度较高,性认知、性态度2个维度和总分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76,0.64和0.78,说明问卷的重测信度较好,性认知、性态度2个维度和总分的分半信度分别为0.71,0.67和0.74,说明问卷的分半信度亦较好.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说明所编制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和构建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结构模型是稳定可靠的.

2.1.3效度测评该问卷的维度构想和条目编写是基于理论文献综述和个别讨论、访谈综合考虑的结果,在问卷初测前后多次邀请心理学专家进行审查和修订,确保了问卷的维度和条目能够涵盖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各方面的特征,并具有代表性,问卷可认为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该问卷还采用主成分法进行因子分析,选出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4.00%.经方差变异最大正交旋转后可知,第1主成分代表性认知,共21个条目,第2主成分代表性态度,共10个条目.可见,问卷的结构基本符合设计时的理论框架,说明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2大学生性心理健康定量研究《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总均分为(2.14±0.34),性认知和性态度2个维度的平均分为(2.45±0.35)和(1.93±0.56).其中性认知高于性态度得分.

在《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总分和性态度因子上男生得分低于女生,总分和性认知因子上高年级(三~四年级)学生得分低于低年级(一~二年级)学生,父母不同态度的3个组别在总分和各因子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理解支持组得分最低(表2).

3讨论

3.1关于测评工具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较多使用各学者根据研究内容自行编制的调查表,因此,编制精炼成熟、能被广泛应用的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很有必要.

本研究在个别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结构,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题项,同时也参考了国内外一些相关文献[8-9],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该问卷的编制按标准规范进行,共有31个条目,含性认知和性态度2个维度的内容,基本囊括了大学生性认知方面和性价值观方面的内容.所有条目按1~5级计分,其中25项正向计分,6项反向计分,得分越高,说明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量表的编制参考前期研究及国内外有关量表编制方法.从上述检验可见,该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可以作为评估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工具.

3.2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特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性认知和性态度2个方面.性认知即对有关性问题的认识,是否具备了这些知识、所具备的这些知识是否准确和丰富,都是性心理能否健康发展的前提.性态度即对有关性问题较为稳定的看法和持有的态度评价,而这些对性问题稳定的看法和态度倾向会支配他们对有关性问题的各种心理过程和行为,因此端正性态度也是性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本研究提示,在性心理健康的总分和性态度因子上男性得分低于女性,可见男性性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性态度的健康倾向都要高于女性.在传统文化教育背景下,女性仍然比男性在性问题方面受到更多的限制[10-11],如在对性知识的探求和掌握上,女性一般不愿意主动去了解性知识,一般都觉得羞耻和不道德,而男性则会比较主动去了解性知识.这些保守的性观念对女性的影响更多些,因此在性问题的态度倾向上会出现性别差异[12].

在性心理健康的总分和性认知因子上,高年级学生得分低于低年级学生,说明高年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更为准确和丰富,性心理更为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获得性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接触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从而慢慢形成了一些对性问题的看法.因为心理成熟度的不断提高,这些对性问题的看法也会不断地发展和调整为更和谐的状况.这与实际情况很吻合,也和国内的一些研究结果[13-14]一致.

父母的态度对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影响也较明显,3个组别在总分和2个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理解支持组的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最高,了解性知识更为准确,性态度更为端正.热衷异往是成长中正常的心理现象,如果禁止孩子与异往或者向孩子发难,不仅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容易造成性心理偏差.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管得越严,他们与异性的行为发生率反而越高[15],因此对孩子与异往保持尊重、理解和接纳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必要的引导,势必能更有利于其性心理健康的发展.

4参考文献

[1]董莉萍,李晓波,李兴有,等.大学生性知识、性观念和性行为现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3):3113-3115.

[2]徐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国性科学,2007,16(9):36-39.

[3]胥兴春,刘电芝.大学生1638名性行为和性观念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9):745-746.

[4]于立东,李艳玲,刘爱楼.大学生的性态度及其教育策略.生殖与避孕,2005,28(2):183-187.

[5]潘绥铭,曾静.中国当代大学生性观念与性行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14-345.

[6]黄希庭,郑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51-252.

[7]黄希庭,郑勇.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94-196.

[8]骆一,郑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6,29(3):661-664.


[9]OSWALTSB,CAMERONKA,KOOB.Sexualregretincollegestudents.ArchSexBeh,2005,34(6):663-669.

[10]乐学裙,肖万福.浙江省751名大学生性行为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07,28(3):205-206.

大学生性心理健康问卷的编制与测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1]罗恋梅,陈静,周乐,等.成都市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现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06-308.

[12]隋萍.大学生性心理和性行为性别差异调查.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8):724.

[13]杨小丽,袁美学.大学生性心理状况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5,21(4):387-388.

[14]李阳,李宏翰.广西大学生性观念现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7,28(4):323-324.

[15]潘绥铭,杨蕊.十年:全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98-102.

(收稿日期:2009-11-18,修回日期:20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