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运动情绪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点赞:25095 浏览:11050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探索运动对情绪、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制定缓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心境状态量表(POM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随机整群抽取扬州大学468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运动群体的情绪、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得分与非运动群体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情绪、自我效能感与其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P<0.05),且对心理健康回归非常显著(P<0.01).结论运动能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又能通过改善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感间接促进心理健康,即情绪、自我效能感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均起部分相似度检测效应.

【关 键 词】运动活动,情绪,自我概念,精神卫生,回归分析,学生

【中图分类号】R395.6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10)07-0792-03

RelationshipBetweenSport,Mood,Self-efficacyandPsychologicalHealthAmongCollegeStudents/LIUHai-yan*,KONGQing-xiang,WUXin-lei.*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225009),JiangsuProvince,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impactofsportonmood,self-efficacyandmentalhealthandtodevelopideaorthedevelopment.MethodsTheinventoryofPOWS,GSESandSCL-90wasusedtomeasurethelevelofmood,self-efficacyandmentalhealthof468female-collegians.ResultsTherewerestatisticalsignificantdifferenceofmood,self-efficacyandmentalhealthbetweenphysicalexercisegroupandnon-physicalexercisegroup(P<0.05).Therewerethestrongcorrelationinmood,self-efficacyandmentalhealth(P<0.05).Thereweresignificantregressionsofmoodandself-efficacyonmentalhealth(P<0.01).ConclusionPhysicalexercisenotonlyinfluenceentalhealthindirectlybutalsoinfluenceentalhealththroughmoodandself-efficacyindirectly.Moodandself-efficacyhepartialintermediaryeffectintheeffectsofsportonmentalhealth.

【Keywords】Motoractivity,Emotions,Selfconcept,Mentalhealth,Regressionanalysis,Students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日益下降.研究表明,情绪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3].自我效能感因其在人类动机和很多情境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已成为临床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的主要变量[4].该研究旨在探讨运动、心理健康与情绪、自我效能感之间是否有更深的内在联系.如果能证明运动既能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又能通过影响其主要诱因(情绪、自我效能感)间接促进心理健康,将会为缓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拓思路,为更具针对性地制定缓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运动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扬州大学在校女大学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由专业心理学教师使用统一指导语进行测前指导,问卷填写完后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580份,回收问卷512份,有效问卷468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1.41%.在468份被试样本中,一年级学生占20.94%,二年级学生占27.14%,三年级学生占24.79%,四年级学生占27.13%.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1)症状自评量表(SCL-90)[5].心理健康水平的测定选用王征宇修订的心理卫生调查问卷SCL-90量表,该表共90个题目,包含10个因子.量表的效度系数在0.77~0.90之间,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评价时常用总均分和因子均分,SCL-90总均分分值小,表明心理状况较好,同样,因子均分分值小,表明某因子的不良症状较轻,健康状况较好.(2)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6].由王才康等编制修订,该量表为单维量表,评价时只统计总量表,即把所有10个项目的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总量表分,分值高,表明自我效能感较高.量表的效度系数在0.60~0.77之间,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3)心境状态量表(POMS)[7].采用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祝蓓里教授1994年修订的心境量表(POMS),其信度在0.60~0.82之间,平均为0.71,问卷共分7个维度: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自尊感.采用5级量表的形式(几乎没有等于0分,有一点等于1分,适中等于2分,相当多等于3分,非常多等于4分),问卷的总分,即情绪状态总估价(TMD),其计算方法是:5种消极情绪(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得分的总分减去2种积极情绪(精力、自尊感)得分,最后加100.总分越高,表示情绪越差.POMS是一种研究情绪状态以及情绪与运动效能之间的良好工具[8].

1.2.2运动群体的界定运动群体定义为:除体育课之外,每周参加运动的频次为2次或2次以上,每次运动的时间为30~60min,每次运动达到中等强度,此运动情况持续10周或10周以上.不能满足这个特点的即非运动群体[9].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2结果与分析

2.1运动与非运动组女大学生情绪、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从表1中可知,运动群体的女大学生情绪、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均显著好于非运动群体(P值均<0.05).说明经常参加运动的比不运动的女大学生情绪状态更好、自我效能感更强及心理更健康.

2.2运动组女大学生情绪、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从表2可知,运动群体女大学生的情绪状态与SCL-90总均分以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值均<0.05),GSES总均分与SCL-90总均分以及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均呈负相关关系.这表明运动群体女大学生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2.3运动、情绪、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回归分析为进一步考察它们之间相互关系,以心理健康(用y代替)为因变量,根据温忠麟等人建议的关于相似度检测效应的程序[8],以运动(用x代替)、情绪(用G代替)、自我效能感(用Z代替)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表3显示,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受到运动的影响效果非常显著(P值均<0.01),而心理健康又受到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效果也非常显著(P值均<0.01).说明情绪、自我效能感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均起部分相似度检测效应.

综合上述结果,使用标准化系数绘制出分析图.见图1.

大学生运动情绪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4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4情绪、自我效能感在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相似度检测效应的分析从图1可以看出,一方面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正效应,另一方面情绪、自我效能感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均起部分相似度检测效应,即运动通过改善情绪状态、提高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有间接正效应,为了探索情绪、自我效能感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均起多大的相似度检测效应,哪个因素的相似度检测效应最大.相似度检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ab/(c+ab)可以衡量相似度检测效应的大小(a,b,c分别代表情绪、自我效能感、运动的标准化系数)[10].依次计算了情绪、自我效能感在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中起的相似度检测效应大小:情绪的相似度检测效应等于0.395×0.245/(0.456+0.395×0.245)等于17.51%.自我效能感的相似度检测效应等于0.367×0.217/(0.456+0.367×0.217)等于14.87%.结果显示,情绪在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的相似度检测效应稍大于自我效能感,但差异不大.

3讨论

3.1运动对女大学生情绪、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运动群体的女大学生情绪状态、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非运动群体.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功能,是人格系统中的动力源泉,受环境、生理唤醒和认知过程等因素的影响.运动对调节情绪有积极的作用[11].因为运动本身蕴含着许多对人的各种刺激,如克服困难、竞争、冒险、把握机会、追求不确定结果、达到目标、控制、成功、挫折等,这些也相应地引起人的各种情绪体验,同时还具有宣泄、中和、抵消和对抗负性情绪的作用.人们通过身体的活动,释放的不仅仅是能量,同时也释放了积压的负性情绪,引起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提高了人的心境状态水平.体育锻炼活动具有平衡效益,可产生“情绪改善”现象,即愤怒、抑郁、紧张、疲劳、慌乱(POMS)情绪降低,精力比原来充沛.在心境状态方面,愉悦性提高,愤怒性和抑郁性降低,因此运动群体的女大学生较少存在情绪状态方面的困扰.有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情绪状态,其次,经常参与运动的女大学生有较强自我效能感,因为运动促使她们的脂肪减少,肌力增强、弹性提高,体型改善,另外随着运动能力的提高,受到同伴的认可、鼓励,内外因素的影响促使女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提高[12-15].已有大量研究证明,运动对心理健康的明显促进作用,与本研究完全一致[16-19].

3.2运动、情绪、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情绪与SCL-90总均分以及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女大学生情绪状态越积极,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情绪在运动影响心理健康中的相似度检测效应显著.当3个指标同时预测时也是显著的,所以是部分相似度检测效应.说明,一方面运动对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正效应,即运动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运动通过情绪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间接正效应,稳定的情绪及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能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悲伤、抑郁、焦虑、恐惧、愤怒、暴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给心理健康带来危害[20].而运动通过缓解抑郁、降低慌乱、增强精力、提升自尊,对心理健康有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对非运动群体女大学生,应引导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每周至少活动2次,每次30min以上),经常性地参加运动以提高精力、增强自尊感、缓解抑郁、降低慌乱,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研究结果还显示,GSES总均分与SCL-90总均分以及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因子呈负相关关系.说明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将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状况,更好地减少抑郁、焦虑、强迫、偏执等.这与钱铭怡等[21]的研究成果相一致.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相似度检测效应显著,表明运动通过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间接正效应,这是因为自我效能感通常被认为是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有较高的自信心,这种较高的自信心会使个体更可能以乐观、求助和问题解决等积极的认知或行为方式应对各种生活事件,减少焦虑情绪,产生良好心态.提示应引导运动群体的女大学生多参与一些比赛项目,让她们展示自己,多次的成功经历和来自同伴的肯定、鼓励,能够有助于自我效能感提高,更好地改善运动者的心理健康.

4参考文献

[1]侯洋,李施漫,李毕琴,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情绪管理团体咨询效果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9,30(3):219-221.

[2]李年红,章建成,夏文.内部和外部表象训练对篮球熟练者与初学者投篮技能学习的影响.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63-66.

[3]LANGPJ.ABio-informationaltheoryofemotionalimagery.Psychophysiology,1979,16:495-512.

[4]BANDRUAA.Socialfoundationsofthoughtandaction:Asocialcognitivetheory.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86.

[5]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上海精神医学,1984,2(2):68-70.

[6]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7]祝蓓里.POMS量表及简式中国常模简介.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5,10(1):35-37.

[8]黄晓东,黄永良.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对大学生心境和情绪的影响.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2):33-34.

[9]殷恒婵,卢敏,王新利.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体育科学,2007,27(5):41-47.

[10]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相似度检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11]卢敏,殷恒婵,薛红.情绪在运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相似度检测效应.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1):51-55.

[12]WEINBERGR,BUTTJ,KNIGHTB,etal.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useandeffectivenessofimagery:Anexploratoryinvestigation.JApplSportPsychol,2003,15(1):26-40.

[13]HALLCR,MACKDB,PAIVIOA,etal.Imageryusebyathletes:Developmentoftheaportimaryquestionnaire.IntJSportPsychol,1998,29(1):73-88.

[14]PIOA.Dualcodingthrory:Retrospectandcurrentstatus.CanJPsychol,1992(45):255-287.


[15]周秀军.不同目标设置对男大学生篮球个人技术和心境状态的影响.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3):30-311.

[16]付奕,于芳,刘定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06,42(5):120-125.

[17]喻坚.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福建体育科技,1997,16(2):52-54.

[18]李薇,陈莉萍,魏秀云.健心运动处方对提高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2):144-146.

[19]漆昌柱,徐培.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5):117-119.

[20]朱风书,颜军,陈爱国.中小强度健美操锻炼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39-141.

[21]钱铭怡.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1998,21(6):553-555.

(收稿日期:2009-11-15,修回日期:2009-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