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点赞:5003 浏览:159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采用SCL-90对566名教师的心理健康受损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总均分≥2者,占教师总人数的14.2%.从单项因子看,依因子分大于2者所占百分数由少至多依次是精神病性、恐怖、焦虑、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偏执、敌对等,有30.6%的教师有强迫症状.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任课教师与行政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大体相当.乡村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城市教师,1~10年教龄的教师远远低于1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关 键 词教师,SCL-90,心理健康.

分类号R395.6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乃至健康人格的形成.本研究采用SCL-90对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查,并在中小学教师人群内进行多维度的比较研究,希望为其他研究者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具体资料,以此为依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天津市中小学教师作为总体,以学校为单位随机抽取,在天津市区、郊区分别随机抽取中、小学各4所.在16所学校中,发放问卷581份,剔除不合格问卷,有效问卷566份.其中中学教师240人,小学教师326人;郊区教师179人,城市教师387人;男教师168人,女教师398人.任课教师489人,行政人员77人.

调查测量工具为SCL-90.该量表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中,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本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forWindows10.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中小学教师的SCL-90测查整体结果

从表1中可见,566名中小学教师中,有485名总均分小于2,占测量教师总人数的85.8%,心理健康受损检出率为14.2%.从单项因子看,有精神病性症状者最少,占总人数的9.4%.按所占百分数从少到多依次是恐怖、焦虑、躯体化、人际敏感和抑郁、偏执、敌对等症状,有30.6%的教师有强迫症状.

2.2中小学教师人群中不同群体SCL-90测查结果的比较

2.2.1不同性别教师SCL-90总均分和各因子分的比较

表2显示,男教师(168人)比女教师(398人)偏执因子分高,且存在显著差异,其他各项均无显著性差异.

2.2.2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SCL-90测查结果比较

从表3可见,小学教师(240人)躯体化和焦虑因子分比中学教师(326人)高,且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其它各项均无显著性差异.

2.2.3城市、乡村教师SCL-90测查的结果比较

从表4可见,城市教师(387人)的抑郁和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乡村教师(179人),城市教师的总均分、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分比乡村教师低,且差异极为显著.城市教师的躯体化分非常显著地高于乡村教师.这表明,乡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城市教师,而城市教师有较多的躯体症状.

2.2.4不同教龄教师SCL-90测查结果的比较

表5和表6是不同教龄的教师SCL-90测查结果和差别显著性.

由表6可见:

(1)1~10年教龄组教师的总均分、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比11~20年教龄组教师高,存在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

(2)1~10年教龄组教师的总均分和焦虑因子分比20年以上教龄组教师高,存在显著差异.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也较20年以上教龄组教师高,且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

(3)11~20年教龄组教师的躯体化因子比20年以上教龄组教师低,且存在显著差异.

2.2.5不同职务教师SCL-90测查结果的比较

不同职务教师SCL-90测查比较的结果显示(见表7),任课教师(489人)和行政人员(77人)无显著性差异.这提示,任课教师与行政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当.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讨论

3.1关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显示,有30.6%的教师对强迫症的诊断有一定意义的强迫症状因子得分较高.这表明,应该重视对教师强迫症状,乃至强迫症形成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研究[1].

3.2不同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的分析

本研究结果和其他有关研究结果不一致的是,男女教师除偏执外,心理健康水平相当[2].这可能和本研究样本所在地区有关系,在这里,男女教师的角色职责差异较小,男女教师有着相同的自我发展的社会需求,也同样承受着来自于家庭、职业的压力,因而健康水平相当.但由于社会文化的熏陶和男性社会角色的认知,男性更具有自信和果断的性格,若走向极端,便有可能使其变得偏执.

有些研究表明,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2,3].本调查结果有所不同:天津中学教师与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相当,只有小学教师的躯体化和焦虑症状重于中学教师.究其原因,可能因为天津为小学教师提供了多种进修学习的渠道,并且提供了与中学教师相近似待遇的政策――小学教师可评定高级职称.小学教师的躯体化和焦虑症状重,也许由于小学教育的烦琐性,以及目前小学生是生育低峰期出生的,学生人数有锐减的趋势,小学教师面临可能下岗的社会压力,比中学教师更容易影响身体健康和产生焦虑情绪.

任课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是因为目前天津的中小学校调整合并,数量在逐渐减少,行政人员虽然没有教学的压力,却有着岗位危机的顾虑.

与有些研究结果[4~6]相反,与有些研究结果[7~10]相同的是,乡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大大低于城市教师.乡村教师的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它等症状远远重于城市教师.但躯体化症状却比城市教师要好.可能是因为与城市教师相比,乡村教师工资较低,甚至有拖欠工资的现象;职称评定困难,而教学任务不低于城市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有很强的失落感.因为求学为跳出“农门”,仍然是多数农家子弟走向城市的有效途径,这样也对乡村教师产生了更高的期望、更大的压力.但由于乡村教师多能吃苦耐劳,不娇气,所以躯体症状反而比城市教师轻.

与有的研究结果[2]相同,与一些研究结果[9,10]不同的是,年轻、教龄短的教师――10年以下的教龄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随着年龄、教龄的增长,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这可能反映出青年教师由于阅历浅,经验不足,面临个人成长、事业、爱情、家庭的多方面的矛盾,有可能出现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等心理问题.青年教师的精神病性症状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日本学者青木民雄认为30岁左右是精神疾病发病的高峰期,对青年教师应特别加以关注[11].教龄在20年以上的教师,一般家庭事业基本稳定,阅历丰富、生活积淀深厚,他们已经不过分奢求难以得到的东西,在心态上更加趋于平稳.所以,呈现随教龄增高症状减轻、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趋势.

本研究是从天津中小学中抽取的样本,虽不能代表全国中小学教师群体,但却能反映出相同背景下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显示教师心理健康、特别是青年教师、乡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相对较差,为国家的未来,为数亿青少年的前途计,全社会都应对教师群体,特别是青年教师、乡村教师群体给予关注,采取得力的措施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