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点赞:7851 浏览:318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心肌梗死;急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目前已成为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也是威胁生命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相应的心肌因严重持久的缺血所致的局部坏死.其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给社会和患者带来沉重负担.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和心肌梗死后相关的全身症状;有特征性心电图改变(梗死区ST段弓背抬高,对应导联ST压低)和血清心肌酶增高;可能发生的严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等,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抢救须争分夺秒.诊断确立后密切监护和良好的护理特别重要.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情的转归,能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自愈率.

通过对我科自2013年以来所收治的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我们总结出护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系统护理

1.1疼痛护理

疼痛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使梗死面积扩大.因此心肌梗死患者应尽早解除疼痛.一般可遵医嘱肌注杜冷丁50-100mg或5-10mg,为避免恶心呕吐可同时给予阿托品0.5mg肌注.

1.2吸氧的护理.吸氧可改善心肌缺氧状态,减轻心绞疼避免梗死面积扩大.剧烈疼痛时给予6L/min的流量吸入,疼痛减轻或消失后改为低流量(2-3L/min),持续吸氧3-7天左右,注意保持鼻导管通畅,鼻导管应每24小时更换一次.

1.3卧床休息的护理

心肌梗死第一周患者要完全卧床休息,应加强基础护理,协助病人在床上吃饭、洗脸、翻身、解大小便.尽量避免增加劳动力.第二周除低血压患者外,可在床上做深呼吸及伸展四肢等轻微活动,以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第3-5周如病情稳定可在室内逐步走动.

1.4饮食护理

病情急性期应流质饮食,随着疾病的恢复可改为半流质.饮食宜清淡,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多维生素的食物.如青菜、水果和豆制品.每天保正必须的热量和营养.少量多餐,避免因过饱而加重心脏负担,忌烟酒,少吃含胆固醇较多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和巧克力等.

1.5排便护理

许多病人由于不习惯床上排便,执意要下床排便,这是万万不可的.临床上引入厕而导致猝死的病例并不少见.一定要耐心说服病人适应床上排便,而且不可屏气用力,否则易发生心包破裂或猝死.如有大便干燥排便困难者,则需用缓泻剂帮助排便.

2生命体征的监测

2.1心电监测

第一周特别是48-72小时内应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及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每一小时记录一次,若发现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早搏或室速,要立即报告医生.

2.2血压的监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可随时发生,而心源性休克为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及时发现是争取抢救时间的关键,护士应每15-30min测血压、脉搏一次.如血压下降,患者出现面色发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烦燥不安、出冷汗等症状时,即可判断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应积极给与抗休克治疗,可使病情转归.

关于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护理工作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溶栓治疗的护理

溶栓是治疗AMI的重要手段,对早期恢复冠脉供血、抢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起着积极的作用,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监护的关键是:1.出血倾向,如有黑便、血尿、鼻衄、瘀血等出血倾向时,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神智和肢体活动情况:如有嗜睡、神智恍惚,一侧肢体软弱无力等症状时,应考虑颅内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2.心律失常,源于心肌再灌注损伤,多数患者为结性心律失常,可自行消失,在密切观察的情况下不做处理,如果出现频发室性心律失常,应及时报告医生,紧急处理.以防室颤的发生.

4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情绪障碍是紧张、焦虑,患者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应激对病情的反复发作起着重要作用.因为过度紧张、焦虑可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增高,血压上升,脉搏增快,易导致梗死面积扩大,诱发心律失常,所以应多与病人交谈,让病人感觉到温暖和安慰,多给病人积极的疏导和暗示.向病人耐心地解释疾病的特点及预后情况,使其配合治疗,保持心理平衡,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实施,加上合理的治疗方案,使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从而证实了有效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康复的重要手段,在延缓病情进展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