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点赞:12723 浏览:5635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医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医学院校应开展心理咨询,有必要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本文通过分析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现况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提出了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关 键 词]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93-01

大学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人格因素是影响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而心理素质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大学生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医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一个特殊层次,既有大学生心理发展共性趋势,又有其职业定向的个性特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自身发展是很重要的,在未来的工作中直接影响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关爱程度.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此应高度重视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1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大学阶段是人生走向社会的准备时期,大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趋于成熟的过渡时期,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健时期,在这个成人化的过渡阶段,必然存在着较多的心理矛盾、感情冲突,在心理健康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等问题.

1.1医学生的心理素质影响因素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人群中,独生子女已占很大比重,因其很少经历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和心理挫折的考验,常常禁不起打击和挫折;其次,家庭经济的贫富悬殊,给许多大学生的心理,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再者,大学学习方法的变化,带来了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等等[1].对于如何处理好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素养、个性各异的同学的关系一片茫然,这些诸多因素可能就会引发心理问题如出现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等.

1.2高校多侧重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政管理,忽略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长期以来,高校辅导员工作重心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政管理,觉得心理的问题应该要交给心理咨询中心,因此忽略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此外由于高校扩招后辅导员人数相对较少,一个辅导员可能要管理百名以上学生,因此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大大减少,待出现了问题才去解决,从而无法充分发挥沟通和教育作用.

1.3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有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咨询室,但由于宣传工作跟不上去,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不强,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实质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主动求询的人很少.建立正规的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学校很少,有些学校即使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并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由于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把心理健康教育切实纳入教育管理与素质教育之中,仅满足于应付教学评估,故效果不佳.


2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帮助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门科学.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2].

2.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同志特别强调大学生“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既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具有健全的心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生理、心理、社会方面都和谐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2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要求我国的传统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比例不合理,突出医学专业知识学习,轻视心理素质的培养,许多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社会学科的选修课比较少,课程比较单调,造成学生心理卫生知识甚少.医学生成天埋头于医学知识的学习,不注意道德修养,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了解和认识,导致部分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3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对自身健康成长、成才、成功的极为重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躯体疾病或残缺,而是要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处于完好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过渡时期,促进身体、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3].

3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及发展途径

3.1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和心理咨询活动各医学高等院校应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有相应的课时和师资,暂时还没有能力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高校,可以分时段、分群体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医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医学院校各学科教师应普及最基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将其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去.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学校心理咨询的重点应是发展性咨询,同时辅之以障碍性咨询.发展性咨询可分为需要咨询、成长咨询、成功咨询、创新咨询,引导学生成为高素质有创造性的人才[4].

3.2为新入校的大学生建立电子心理档案医学生心理档案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特征(重点是人格特征).通过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让辅导员和其他热爱学生工作的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使德育工作能够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更注重人格特征[5].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后,可以针对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生心理问题,安排专题报告,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给予集体的心理咨询.

3.3结合专业特点,增强心理干预方法训练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医学生所学的许多课程都与心理健康有关,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在其他临床课程的内容中也大量涉及某种疾病的病因、治疗中的心理因素,这是医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加强心理干预方法的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培养了学生心理干预的能力[6].

医学院校应充分重视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把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教育和培养统一起来,科学地加强心理教育.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思考,通过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医学生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使之成为具有竞争意识,又有协作精神;既有专业技能,又有健康心灵的医学人才,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