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与护理干预

点赞:15840 浏览:695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25-01

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里―社会医学模式”,由此带来护理学上一系列大变革.以往的单纯进行躯体的护理已不能适应现代的医疗需要,更需强调对病人的心里护理的重要性.既往人们认为人体无病就是健康,而现在人们认为只有心里健康和机体无病才能称之为健康.中医学中情志即上情,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喜则气缓,悲则气消,忍则气下,以及大怒伤肝,暴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故不同的情志变化,对人体有不同的影响.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都与情志改变有关.理解和帮助患者摆脱焦虑和痛苦,做到“交其友,知其心,治其病,安其神”,为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一个良好的心态条件,古人曰:“三分治疗,七分修养”这是个道理.

1.加强对危重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在危重病人积极抢救的同时,应做好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一般情况下只要解释明白,入情入理,家属一般都会接受,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诊治和护理.解释更要用词得当讲究,抢救及时,耐心解释不能产生厌烦情绪,以免造成医疗上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我们在进行危重病人抢救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其家属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用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修养影响家属,赢得病人及家属的信赖,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即有利于我们的顺利抢救,无形中又树立了自己的良好职业形象,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做好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

危重病人由于起病急骤,自觉症状明显,病情危重,所以患者具有焦虑、暴躁、惊恐及悲观等心理特点.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消退一切影响患者康复的不良心理因素.针对那些脾气暴躁的患者,医务人员更要做到耐心说服工作,工作细心,热情怎么写作,科学讲解病情,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急病人所急,做到与病人思想沟通,真正做到“交其友,知其心,治其病,安其神”,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及生理环境.

3重视老年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

老年病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耳聋、眼花、性欲减退等生理改变,心理和性格也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忧郁不定、孤独、固执、焦虑、痛苦、悲伤等心理状态的变化.因此,我们医护人员必须在尊重、关怀、同情、理解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心理护理.另外在加强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要做好老年患者亲属及子女的工作,说服他们解决老人的心理疙瘩,尊重老人的意愿,给老人一个祥和、亲情满意的治疗氛围,这样有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促进病情的好转.

任何心理治疗不是为患者直接解决详细问题,而是帮助患者改变自己的自我意识来复合或顺应客观现实.作为医护人员,应该从病人的说话、语言、表情中认真观察病人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心理类型进行开导,“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变,开之以其苦”,通过劝慰,说服教育等增强病人的生活信心,防止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最好还要针对病人性格上的弱点进行心理卫生教育的咨询,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用冷静、开朗、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分析困难、解决困难,世上就没有不能解决得问题和不能克服的困难.

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与护理干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护理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多为意外或突然发生,此时,患者不是面临生命威胁,就是遭受身体伤残.心理正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因此,掌握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疾病向健康方向发展.

总之,做好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必须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任感,恬静感,要全面的观察了解其心理护理,及早发现患者的异常心理,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的心理回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