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点赞:19460 浏览:847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30例住院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血管并发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患者出血、皮下血肿等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经过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和术后护理,能够及时针对患者出血、皮下血肿等症状进行有效判断,有利于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 键 词】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并发症;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78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27-02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PCI)是当前诊治冠心病的一种极为常见的方法,能够快速确定病变血管位置、性质以及程度等,并在心肌严重缺血的前期,实现闭塞血管的再通,让心肌重新恢复供血[1].在目前,随着PCI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由其所引起的心率失常、心绞痛、血管并发症等问题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及重视[3].为此,本研究现结合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进行讨论,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在2011――2012年做冠脉造影(CAG)的患者1560例,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的患者共720例,共2280例.其中,发生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为30例,占1.3%,男性有17例,女性有13例,年龄在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0±4.5)岁.包括9例CAG患者,18例PTCA患者,以及3例先心病介入诊疗患者.全组患者病程为5h-15d,平均病程为(5.7±2.1)d.

2方法与结果

2.1诊断方法与结果全组均行右侧经皮股动脉穿刺,鞘管在5F到7F之间.其中,有16例出现局部皮下血肿,且均经B超检查,确诊为单纯局部皮下血肿.同时经穿刺后,有3例患者在PTCA支架术后7h左右出现出血症状,并且在用肝素,服用氯吡格雷和阿斯比林的过程中,出血量达到50ml以上.另有4例为股动静脉瘘患者,术后均表示出现下肢不适,经诊断下肢有轻度肿胀,足背动脉搏动减缓,且在听诊穿刺点附近有连续性杂音,后经B超检查,证实股动静脉发生交通.此外,有1例患者在术后7d左右发生右下肢肿胀,进行性加重,经诊断为静脉血栓形成.有6例患者发生局部搏动性肿块,经B超确诊为检测性动脉瘤.

2.2护理方法与结果

2.2.1心理护理经耐心宣传、心理疏导,给予预行PCI治疗的患者常规教育,并通过介绍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等,提高患者依从性,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以便早日治愈出院.

2.2.2皮下血肿护理需要对原发病灶进行完善处理,并抑制出血现象.而且,在行右侧经皮股动脉穿刺后,若发现患者局部有进行性发展的渗血、血肿等情况,应尽早拔管,做挤压血肿、加压包扎处理.部分已拔管患者,则需要将其弹性绷带除掉,沙袋压迫6-8h至无出血后,做加压包扎处理,并给予药物调整.通过术前3h严密观察敷料有无渗血现象,来了解是否存在腹股沟肿块.若存在,此时应分两种情况考虑,一是出现局部较小的血肿、皮下淤斑,为便于观察需用笔圈出范围;二是出现较大的血肿,则需要在监测双腿周径时,水平分别监测其根部、上部、中部和下部,并将误差控制在0.5cm以内.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年纪较大的患者皮肤较为松弛,偶尔尺度不变但张力加强,在测量时应触摸其大腿局部张力,并观察期肢体远端动脉搏动、皮肤温度等,提高监测准确性.本组16例局部皮下血肿中,有4例需在术后进行热敷或频谱仪局部照射,方达到良好吸收效果.

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冠心病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2.3静脉血栓主要在于为患者提供溶栓、抗凝以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其中,溶栓及抗凝类药物易于导致脏器或部位出血,在护理时,需对其使用方法、时间及剂量等有充分了解,并严密检查患者牙龈、口腔黏膜和皮肤等部位是否出血,定期采用血、尿常规检查.同时,因急性期新鲜血栓松软,易于松脱,需要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并尽量减少活动时间,可抬高下肢至心脏以上位置,利于静脉回流.

2.2.4检测性动脉瘤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引导压迫,需平均持续压迫20min以上,再逐渐减压来控制通道血流通过,若仍有血流,则重复以上步骤.在压迫成功后,应加压包扎患侧,并保证有24h制动.本组6例检测性动脉瘤患者均采用此方式进行,半年内未见复发.

3讨论

PCI常见的血管并发症,除了皮下血肿、检测性动脉瘤和出血之外,还包括动静脉萎、静脉血栓等几种.据有关资料显示,其总发生率达到6%左右[2].而且由于血管并发症带来的穿刺处疼痛、腹股沟肿块、长期卧床等,对患者的影响并不容忽视[3].需要医护人员在行穿刺及压迫术前,加强对这方面技术的熟悉掌握,合理使用各类抗凝药,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以尽量减轻患者的身体痛苦及精神负担.

同时,部分患者在行PCI治疗后,会出现发热、排尿困难等情况,需要对这部分患者加强护理.通常术后发热是由感染所致,需要医护人员每天为患者测体温4次左右,并指导患者多饮水,避免食用过冷或过热食物,按医嘱应用解热镇痛药处理,体温可恢复正常[4].对于术后排尿困难者,应给予热敷及诱导、心理暗示等,若仍未能排尿,则需要放置导尿管解除尿潴留[5].此外,对于容易导致血肿、出血者,应提高检查局部术密度,直至处理完善为止.

经本研究表明,经过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和术后护理,能够及时针对患者出血、皮下血肿等症状进行有效判断,有利于对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